□ 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委党校校长 张 轩
加强社会管理 确保全委会精神落到
□ 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委党校校长 张 轩
2011年7月,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对于“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有很多重要的论述。他曾经讲,如果出现贫富差距,而且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我们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对重庆来说,“缩差共富”更有其特殊意义。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差异很大,二元结构相当突出。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定向导航,提出了“314”总体部署,其中一条就是要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市委全委会提出“缩小差距、实现共富”,就是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重大举措。“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经济高歌猛进、大步发展,需要很多配套措施,需要消除各种前进中的障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各方面的民心不能够凝聚起来,发展就会很困难。所以加强社会管理非常重要。
狭义讲,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的职能,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让人们明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提倡、什么禁止。其二是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从经济发展、国民收入的角度来讲,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形的,“两头小,中间大”。但重庆目前的社会结构是倒“T”字型,就是低收入群体数量庞大,中、高收入人群数量微小。其三是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目前各个社会阶层事实上已经形成,我们要给收入低、生活不好的人群向上发展的通道。各个层次之间不应该有一个截然的界限和壁垒,否则一旦出现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缺失,就会导致各阶层间尖锐的社会对立和社会冲突。其四是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稳定。当前出现的上访问题、群体性诉求问题,都属于这类范畴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化解,在社会中就会存在若干个矛盾点,这些点太多太密集后就会连成片,产生社会动荡。我们这几年开展的大下访活动,从2008年到2010年解决了20多万件各类纠纷,就是消除密集的“点”,最大可能消弭社会矛盾。其五是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
广义讲,社会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职能,还有其他社会主体的职能。其他社会主体包括各种社团,即社会自身也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职能。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对社会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一定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才能提高社会管理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需求内容和层次顺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管理的重点就应该随之调整。现代社会,人的需求概括来讲,第一是“业”,然后是“医、食、住、行、教、保”。
关于“业”。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现代人生存和发展所仰赖的基础就是就业,就业的充分与否与经济活跃程度紧密相关,因此也最能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所以很多国家经济发展指标,第一位是就业,而不是GDP。就业的人群不仅包括城市居民,还应当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重庆这些年发展迅猛,地少人多的矛盾愈加凸显,很多地方一个农民就两三分地。重庆推行户籍制度改革,使一大批已经常年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取得了城市户口,实现社会身份的“进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放开户籍政策转户口很好办,关键还是就业,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充分、稳定的就业岗位,包括其他的社会保障,如教育培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我们说“劳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一个人呆在家里靠救助养活,与出去工作挣钱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成年人来说,第一位的需求就是就业。
关于“医”。医疗首先要便捷,看病不要太费事儿,不能让看病的人受折腾、受罪。其次要便宜,不管大病小病能够看得起,不至于一个人病了拖垮全家。再一个就是要治疗有效,不管是在穷乡僻壤还是在城市社区,都应该有受过职业教育和正规培训的医务人员为老百姓提供有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不是任由江湖游医贻害百姓。
关于“食”。“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怎么才能保证吃得安全放心?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以前曾有专家说过没有现代的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似乎食品里有添加剂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问题很复杂,添加剂能用不能用?由谁作结论?这些问题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但又太过专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需要认真研究。此外,我们食品的结构怎么才能健康,包括足量保证的问题。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我们的粮食、食用油以及很多东西都进口,单纯迷信和依赖进口食品肯定是不行的,怎么构建保障我们食品安全的体制,从质和量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应该深入思考。
关于“住”。过去讲安居才能乐业,住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无后顾之忧。重庆公租房的建设在这方面探了路、开了好头。让中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应当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包括有些大学毕业生,虽然工资稍微高一些,但要买房还是能力不够。我们的目标是让老百姓不仅要有房,房子还要稍微大一些,不要“蜗居”。另外,房子质量还要好,仅能遮风避雨是不行的,还要安全坚固。
关于“行”。首先出行要方便。重庆直辖以后,修建了2000多公里的高速路,还有轻轨、铁路等等。现在我们还要追求更高质量、更加方便的交通方式,实现交通换乘的无缝衔接。香港这方面的管理做得很好,便捷性和舒适度都很高,搭乘任何交通工具,坐两个电梯,就可以换乘,即使雨天也基本上不会淋雨。试想一下,如果管理水平达不到,从地铁站出来,一大群人在马路上站着,等着穿过去再挤公交车,老百姓出行会有多大障碍?还有,乘车环境的宽松与否也会影响舒适程度,要尽量避免出现要么挤不上去,要么挤上去后下不来的情况。
关于“教”。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好的资源就集中在那么几个点上。优质的师资怎么均衡分布、教育的内容和体系怎样科学配置、怎么培养出素质优秀的公民,这些都属于社会管理方面的内容。
关于“保”。社会保障是多方面的。中国人一直追求老有所养、幼有所抚、病有所医。因此,从保障对象来说,鳏、寡、孤、独、弱、老、幼应当作为保障重点,让他们都能有所依靠,得到关照帮扶。其次,社会治安要好,生命安全要有保障。至少每天上班可以放心出门,小孩上学家长不用担心。第三,财产的安全要有保障。不能让市民担心工作之后工资拿不到手,自己的劳动所得被别人窃取。
总之,人的需求俱是民生。我们研究社会管理就是要善于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社会管理就是民生工作。市委三届六、七、八、九次全委会对这些工作都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重要决策,我们要下功夫落实到位。
社会管理是一项精细工作,必须对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目前,重庆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探索,但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要高度重视。
第一,人口大量流动加大了管理难度。目前,人口流动量很大,相当一部分现代人都处于“自由人”的状态,没有组织、没有固定单位。大量“自由人”的存在,必然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就重庆而言,每年仅各地农村就有800万人流动出来,其中有400万人生活工作在重庆各城区。这800万流动人口,比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还多。有的人变换工作频繁,长期流动就业,信息很难掌握。对这部分人怎么管理,怎么为他们提供服务,如何加强社会管理的网络化建设?这就是新的问题。同时,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会造成一系列家庭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重庆有130万,这些孩子往往情感缺失,身心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还存在安全问题。还有空巢老人,老人们既要劳动,还要带孙子,自己生病也没人照顾。此外,农民农转城以后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二,劳动关系不够和谐。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劳动关系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这个关系处理得不好,必然导致很多社会问题。一是部分企业职工缺乏主人翁的意识。我们这代人过去当过工人、插过队,工作中什么事情都往前冲,加班熬夜心甘情愿,因为觉得自己是主人。现在如果进行调查问工人是不是主人翁,结果恐怕不容乐观。二是有的企业漠视职工的主体地位,对其权益不够尊重。重庆也有发展势头非常好的企业,职工工资10多年没涨一分钱。有的企业该为职工上的保险不上或不按时足额上;有的企业为了不承担对劳动者的责任,不直接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甚至全部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用工;有的企业缺乏人文关怀,工资定得很低,职工为了维持生存只能加班,而企业则说是职工自己愿意超时劳动,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时间久了要出大问题。
第三,经济快速增长带来资金、土地紧张。大发展需要大投入,资金需求量必定呈几何级增长,一旦运作不当,一些问题和危险就必然蕴含其中。过去有过教训,资金一紧张,贷款贷不着,地下钱庄趁势就热起来了,非法集资也起来了。所以,对资金问题一定要谨慎。还有,经济发展中对土地过度依赖,现在区县发展经济把土地看得很重。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存度高,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大片土地开发,由此势必挑战人均耕地底线并将衍生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存问题。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变,大项目又不一定就能带来就业的增加。
第四,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的不配套。现在,一方面百姓就业难,每天大量的人在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又招不着工。今年春节,很多政府官员都去看望回家的农民工,希望他们春节以后能够留在本地打工。据说浙江招收熟练的电焊工,企业开出7500元的月薪还招不足、招不满。这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表现出的一种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第五,利益群体的非法化。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度建设的及时跟进,以保障经济发展环境的健康有序。法治化水平一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就容易出现畸形,黑恶势力就会乘虚形成并做大。重庆打黑除恶中揪出的黑社会头子,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高度重视和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将会极大地促进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管理的水平。
第六,网络的“发酵”影响。网络的特点是信息获取方便、传播速度快、发散范围广,对现代人的影响很大。据统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近5亿人,网民正在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现在的网络事件比较多,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火柴头”只要到网上一散发、一扩大,就可能演变成“熊熊大火”。所以,对网络的应对和处置不容小视。
第七,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诚信体系怎么建设,社会理念的影响很重要。中国是一个讲礼、讲信的国家,过去老百姓都奉行仁、义、礼、智、信,但现在很多好的东西被丢掉了。还有弄虚作假的问题,包括我们有些干部,精力没有放在怎么实实在在把事做好,造福老百姓,而是在数字上造假。社会诚信我们虽然讲得很多,但实际上重视得不够。如何在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耻”的风气,如何树立诚信的理念,还需要下大功夫深入研究。
第八,突发性事件处理难度大。现在的突发性事件比较多,有的突发性事件初始发生时只是一个点,但最后演变成很多与事件本身无关的人参与其中,各色人等都来借助这个点发泄,社会学称之为“破窗理论”。所以平常的工作一定要做足功夫,以免因蚁毁堤。对突发性事件的准确预判和恰当处置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九,敌对势力的渗透。西方敌对势力不希望中国发展壮大,不管我们走什么道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起,更何况我们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所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我们进行渗透。最近,一些西方国家又想唱衰中国,借助我们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攻击中国。比如,讲中国发展这么快,某方面的泡沫什么时候要破裂;中国的债务包括地方债务什么时候要导致中国破产;中国的项目质量多么的差等等。这种渗透的范围很广,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第十,基层民主有待加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政治热情也在提高,对自己的身边事,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希望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的愿望比较强烈。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大党内民主,通过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群众的主体意识增强,需要被充分尊重,尤其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希望更加公开透明。
如果我们一味地讲经济发展,对以上问题不重视、不面对、不研究,最后经济也会发展不上去。熙来书记讲,人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也是靠人。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好人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央对此非常重视,今年2月在全国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强调了四句话要求,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最近,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需要认真学习领会。
(一)党委领导。各级党委及领导干部要有社会管理的意识。首先,要把社会管理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各种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不能拖,否则,小问题就会成为大问题。其次,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些问题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方面是解决不了的。这些年,特别是熙来书记来重庆后,抓的“五个重庆”建设,实际上也是社会管理:森林重庆让大家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平安重庆让大家有安全感,干事创业心里踏实;宜居重庆让大家住得舒服、方便;畅通重庆、健康重庆,都是社会管理的范畴。还有打黑除恶铲除社会的“毒瘤”,营造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不仅重庆百姓欢迎,外商也高度评价,觉得到重庆投资放心。这几年开展的“大下访”,每年有22万人次干部下访群众,听取百姓诉求,排查化解矛盾,前三年市里投入了100多个亿,化解了21万件纠纷,社会紧张度得以有效舒解。包括在基层党建中推行的“三项制度”,干部要走访、回访,情况要反馈,这些都是在党委领导下化解矛盾的有力措施。
(二)政府负责。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政府的工作,这也是狭义社会管理的涵义。所以,在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立足管理的效果,力求人民群众满意。首先,政府在决策时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就是干事、上项目必须要经过专家论证,着眼长远,把周围的环境、历史沿革、实施后果搞清楚,克服随意性。民主决策就是要让老百姓说话,听老百姓的意见,特别是关系到老百姓的事,一定要让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以体现。依法决策就是要有程序意识,依法办事。其次,政府行为要执行有力。一项决策一旦定下来,就要抓紧实施。在执行过程中,政府一定要把诚信放在重要位置。我们说领导威信高,高在哪儿呢?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说话算话、说到做到,那么在群众心目中就有威信;如果表态以后又没落实,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这个同志不大信得过。所以,说话一定要经过思考。第三,工作要有保障。政府在负责社会管理过程中,要有工作机制,怎么做、谁负责、做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还要有监督和考核。
(三)社会协同。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不能包办所有的事情。社会协同的重点就是要在政府不便介入的领域,发挥好群团组织的作用。工会可以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作用,包括推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内容的厂务公开、工资集体协商等。要在劳资双方间建立沟通协调、共患难的关系,企业发展了,不能忘了职工;企业有困难了,职工也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妇联也可以做很多工作。最近,市妇联做了很多探索,比如,针对农村留守妇女搞的留守妇女互助组,针对空巢老人开展的爱心呼唤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监管问题举办的流动家长学校,针对农村妇女信访工作实施的信访代理等,这些都是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共青团同样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比如在公租房小区组织志愿者开办市民学校,除了讲居住安全问题,还讲子女教育、和谐邻里、健康问题,开展就业培训等,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科协可以在科普宣传方面多做工作,比如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防震、用电、用火、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活动等等。
(四)公众参与。就是要发挥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比如中介机构,包括审计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在社会管理中可以发挥很多很重要的作用。广大市民也可以有组织地参与社会管理,比如志愿者可以在救灾、环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机关干部组织起来开展“三进三同”,同样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舒缓和解决一些社会矛盾。
(一)重视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所有工作中,基层基础工作是第一位的,因此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党的大政方针落地到人。我们常讲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果基层基础工作搞不好,那么这些“线”都是飘的,落不了地。比如要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就不仅是静态的掌握人口状况,还要实施动态的跟踪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我们管理的层次和水平。要继续加强对“一老一小”的关爱。对留守儿童,不仅是物质上的,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关怀。这方面工作,现在有很多创新,如代理家长、爱心家园等等,要坚持下去。对空巢老人,要关爱到人。乡镇要尽量修建养老院、五保家园,解决好他们老有所养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绝不能允许出现老人死在家里没人知道的现象。还有要加强对转户农民的培训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逐步习惯和适应城市的生活,特别是要解决就业的问题。
(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规范用工合同的签订,让劳动者包括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重庆要争取成为工资零拖欠的省市,尽全力让劳动者拿到报酬,体现劳有所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三)加强网络管理。网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引导;另一方面,对不良信息该删除的要删除。当然对个别别有用心利用网络来煽动、滋事的,要特别关注,落地查人。最近一两年网络炒作的事件很多,像“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因为郭美美而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网络管理,使网络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引导其成为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美的力量。
(四)加大法治建设的力度。社会秩序的引导和培育需要强制力保障,如果没有强制力,破坏以后没有代价,人都无所畏惧,就会为所欲为。反腐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行贿后东窗事发,但最后被打击的只是收受贿赂的,行贿人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以后依然会有恃无恐,从“糖衣炮弹”换成“原子弹”,如果遇到一个抵抗力不强或者压根儿就无法抵抗的,那么这种现象就屡禁不绝。还有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如何使之常态化,坚持打早打小,不让其滋生蔓延,给社会一个清明的环境。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加强法治的角度,构建防错堵漏的机制。
(五)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一是村务公开。村务公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是百姓当家作主的体现,是确保群众的权益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比如农村低保,老百姓关注的是低保谁吃了、谁没吃,吃了的人该不该吃、该吃的人吃上了没有?这些问题处理得不好,老百姓的意见就很大,组织就没有影响力、凝聚力。又如惠农资金,是不是都用到老百姓头上了,都给了谁、给了多少?如果不公开,群众不清楚,即使大量的惠农资金下去了,老百姓也不一定满意。还有村集体费用怎么开支、安置补偿款项的使用分配、基层干部是否廉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公开。而且也只有以公开的办法才能够解决。二是厂务公开。这是中央反复要求的。本来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但有的企业在这种制度的框架下,并没有很好地按制度办事。有的企业领导大笔一挥,大笔大笔的资金就出去了。怎么监督、怎么保障资金安全?有的企业改制,职工甚至不知道具体方案,以致实施中引起不满要群起闹事。只有厂务公开,让职工代表大会发挥作用,类似的问题才会杜绝。三是居务公开。居务公开跟村务公开性质是一样的,国家制定的《居委会条例》已经讲得非常明确了。四是政务公开。政府的政务信息,除了涉及国家机密的以外,能公开的要全部公开。特别是涉及民生的事项,要让老百姓明明白白。在这方面巫溪县作了一些尝试,过去县里每年提出十件涉及民生的实事,但是做了以后老百姓并不一定认可,后来改为每年要做哪十件事由老百姓投票来确定,结果评价非常高,因为这些事都是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保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六)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及苗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发展很快,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是过去没有的。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时还多。”确实,党委、政府对社会的管理面临更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对苗头性的问题要特别重视,首先信息要及时准确,要在第一时间摸清相关情况。
(七)重大决策要进行风险评估。这方面工作市里已经全面推开。2010年以来,各区县上报了129项风险评估事项,大部分都通过了评估。没通过的几项,相关区县决定暂不实施。有的人认为干什么事儿都有风险,如果都要四平八稳,怎么干得出成绩啊?其实,这是两个概念。风险评估是让我们在干一件事情之前知道潜在的风险以及底线是什么,能不能承受这个底线。如果风险没有办法应对,那么这个方案就要慎重考虑,就得完善;如果说潜在的风险能够承受,那就把预案做出来,这样做工作就比较踏实。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一定要全面推进。我们把全市“十二五”规划所有涉及政府的这些大的项目,都分解到各个单位,要求做风险评估,拿出预案来。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管理就是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本身就是促进发展,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执政能力的体现;发展也是管理,发展过程中不关心社会管理问题,就消除不了阻碍发展的问题,最终影响发展。所以,必须要有社会管理的意识。
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提出的“民生十条”,三届九次全委会提出的“共富十二条”,任务都很重。希望同志们在抓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社会管理。只有各方面管理到位了,社会才能够和谐,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重庆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
本文系张轩同志在市委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