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网络媒体的黄色新闻趋势

2011-08-15 00:47靳继华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黄色新闻报道

靳继华,郑 伟

(1.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2.北京市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 102600)

试析我国网络媒体的黄色新闻趋势

靳继华1,郑 伟2

(1.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2.北京市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 102600)

与美国的黄色新闻相比,我国网络新闻出现了黄色新闻的新趋势,我国网络黄色新闻报道在报道内容、传播手段和影响公共事务方面具有新特点,网络黄色新闻对社会风气、新闻媒体本身和受众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针对不良影响,提出了行业自律和提高受众素质等解决方法。

网络;黄色新闻;新特点;影响

一、引言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闻媚俗化和娱乐化风潮,我国的新闻报道出现了“黄色新闻”化的新闻报道趋势,而网络媒体是其主力军。黄色新闻一词来自西方新闻学。美国新闻学教授埃默里父子在合著的《美国新闻史》一书中,这样定义黄色新闻:从最坏的情况来说,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的、华而不实的、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适合报童叫卖的东西。最糟的是,黄色新闻不仅不起社会领袖的作用,反而为罪恶、暴行等开脱。[1]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纽约报业市场之争。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买下《世界报》,为打开销路,他在注重报道重大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的同时,大量报道犯罪、灾祸、意外事件和趣闻并充分运用了煽情主义的手法。而赫斯特为了在普利策的《世界报》已经全面占领纽约市场的情况下占有市场,将这种煽情主义发挥到极致,并最终陷入黄色新闻的误区。

西方黄色新闻在内容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难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把“黄色新闻”这一概念移植到我国的网络新闻上,由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不存在出版“增刊”的问题,而且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下除少数的私营和外资企业外基本不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因此,本文中所讲的网络黄色新闻不具有“出版星期日增刊”和“对被剥削压迫者表示同情”这两条特征。

二、我国出现黄色新闻的背景

中国新闻报道中“黄色新闻”的萌芽出现在20世纪末。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得西方文化大量传入我国,报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开始学习西方的“注重人情味”的报道手法,负面新闻也逐步进入到报道内容中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事业逐步转化为企业化管理,盈利成为大众媒体的重要目标。改变以往单一的报道模式,增加适应大众口味的内容,也是媒体生存的必由之路。所以,一些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放低行业标准,把大量具有色情、暴力的信息和奇闻异事等媚俗的内容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以满足大众的庸俗的趣味追求。这一趋势从90年代在都市报上掀起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各种其它形式的大众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亦不能免俗。而且因为其具有匿名性等便于传播的优势,在报道此类新闻上更是不遗余力,为追求点击率实现利润,黄色新闻在网络上铺天盖地蔓延开来。[2]

三、我国网络媒体黄色新闻的现状

在近几年我国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黄色新闻随处可见,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而提到网络上的新闻,夸张、虚假、色情和题文不符这些弊病已经为广大受众所诟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在《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里把网络新闻报道的这种趋势称为“边缘化”,在笔者看来,我国网络新闻的报道所存在的已经不仅仅是“边缘化”的问题,而是黄色新闻充斥的问题。我国网络上的诸多新闻与美国的黄色新闻本质上没有差别。

由于我国和美国社会制度的不同,因此在报道内容上,我国网络媒体的黄色新闻与美国传统的黄色新闻亦有所不同:

(一)黄色新闻主要出现在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中。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传统有关,即对时政新闻的要求比较高,比较严肃,具有较强的宣传意识。而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则具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因此最容易走上黄色新闻的道路。

(二)对违法官员的报道。美国的黄色新闻中,政府官员的丑闻也占有一部分。由于我国的党报传统,新闻报道中鲜有对在任的公务人员的负面报道。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和舆论监督的进展,新闻报道官员违法的报道多了起来;但是在此类报道中也出现了黄色新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对这些官员的报道集中在他们的桃色事件的渲染上。

四、网络黄色新闻的新特点

(一)新闻“黄色化”主要体现在标题上

在网络上,每条新闻的内容都有自己的单独的页面,需要点击后才能阅读,因此主页上的新闻标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导航作用,承担了吸引眼球的重任。正是因此,网络新闻在标题的制作上十分讲究生动性,但是过分讲究就容易煽情过度甚至进入“黄色新闻”的误区。

(二)全方位报道和多媒体传播

如果说报纸“黄色新闻”还只是图文并茂,那网络在对“黄色新闻”的报道上则具有设备和技术的优势,除了图、文、声的全方位包装外,还有时空的全面跟进。[3]很多黄色新闻都配发图片或视频,而且点开该条新闻的页面后,还能发现许多与本新闻事件相关的前承后续报道。这使得黄色新闻的报道图文并茂,细致入微,阐述全面,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并产生更为恶劣的社会效应。

(三)在煽动公共事务的进程上,具有更便利的条件

由于网络的双向传播性,网络媒体在煽动公众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与赫斯特当年煽动政府发起美西战争的招数相比,如今网络具有更为便利的条件。不少新闻内容后面直接附有发表评论的对话框,看完后随时可以发表意见;有的媒体还经常在网络上就一些热点问题引导辩论。

2005年关于“超女”的网上争论可算是典型的例子。一些有关“超女”选手或是评委的负面新闻引发粉丝团间的谩骂,一时间好不热闹,甚至迫使某些评委“下课”。这仅仅是娱乐新闻引发的“集体暴动”,已经卓然显示出“网络”的力量。

总之,与传统媒体的“黄色新闻”相比,网络媒体借助多媒体、超链接等技术优势,使得传播范围更为广泛,效果更加显著,受众层次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五、网络黄色新闻的影响

(一)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美国20世纪著名的政论家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提到,由于现代社会太大太杂,我们不可能全面接触到所有的事情,因此,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间接形成的,是一种被媒介构造出来的“拟态环境”。这个“拟态环境”压缩和扭曲了真实的环境,但我们却将它当作真实的环境来看待。并对之做出反映。由于我们的反映是发生在真实的环境里,所以“拟态环境”可能会因此向真实环境转变。

这一理论反映了新闻特征尤其是反映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社会新闻报道本来是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事情,网络媒体在对社会新闻的选择上,偏重对色情、暴力等负面的信息进行报道,几乎每天报道的都是暴力、凶杀等犯罪新闻、充满色情意味的“性”闻、有悖常理人伦的奇闻等负面消息,与正面或中性的新闻比例严重失调,容易使受众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产生偏差,并且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甚至影响到对生活工作的态度,进一步可能会诱发犯罪和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

(二)对媒体本身的影响

大量报道黄色新闻,是对新闻的降格,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并最终导致媒体本身失去受众,走向灭亡。

媒体发挥着检测环境、引导舆论等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媒体所具有的公信度也可以成为媒体的生命。公信度的要素包括:准确、诚实、公正、体面。然而,黄色新闻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严重地损害了这几个要素。黄色新闻的典型特点就是耸人听闻和欺骗,这使得前三个要素无法实现;而在内容选择上的格调低下,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体面。尽管网络媒体也报道严肃新闻,但是同时夹杂着这些黄色新闻,就如同普利策的《世界报》,虽然也致力于严肃的社论和报道,最后却因为黄色新闻留下不好的名声,使得原本真实可信的新闻也笼罩在黄色新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失去了原有的公信力。从美国的黄色新闻兴衰史来看,这种粗制滥造的新闻和不负责任的报道方式在一段时间之后,势必引起受众的反感并失去市场。[4]

(三)对受众的影响

媒体过多地报道格调低下、内容媚俗的新闻,尤其是黄色新闻,是对受众知情权的严重损害。在报刊时代,由于版面有限,黄色新闻侵占了本该是严肃新闻的版面,使得信息传播出现严重的误差。今天,尽管网络实现了空间的无限性,但是黄色新闻的存在,对严肃新闻仍然是严重的威胁。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受众所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当受众的眼球为那些庸俗的黄色新闻所吸引时,他就错过了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的机会。尤其是在网络上,超链接技术使得每一个新闻页面内都有相关信息的报道,而这些媚俗的新闻在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和感官刺激上要比严肃新闻的诱惑大得多,对一条黄色新闻的阅读可能会引起对更多的黄色新闻的阅读,从而浪费大量时间,占有的却是垃圾信息,对真实的生活鲜有积极意义。[5]而在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在网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青少年因为心理未发展成熟,对这些低级趣味的新闻几乎没有抵御能力。如果长期阅读吸收这样的新闻,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势必出现扭曲,而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六、结语

黄色新闻贻害无穷,我国网络媒体的黄色新闻虽然只是出现在部分报道内容领域内,但是回顾美国黄色新闻的兴衰和其延续多年的影响,着实让人担忧。对此,必须提前做出应对。其根本之道在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复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提升公众的阅读和欣赏品位,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目前来说,首先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新闻媒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忘记媒体作为环境监测和舆论引领者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取向,同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为追求点击率而降低新闻的道德标准。对新闻记者来说,则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遵守并饯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报道方针,同时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以真实可信、客观准确又不失生动活泼的文风净化我们的新闻报道,使黄色新闻无处可生。

[1]迈克尔·爱默里,埃德温·爱默里,南希·L·罗伯茨著,展江译.美国新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2]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5.

[3]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萧严译.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4]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

[5]彭兰.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G210

A

1673-2014(2011)06-0067-03

2011—11—15

靳继华(1980— ),女,山西长治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郑 伟(1982— ),女,河北张家口人,记者,硕士,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建华)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黄色新闻报道
你瞧,黄色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黄色的小蝎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