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职业防护

2011-08-15 00:43:57周开明
重庆医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锐器艾滋病伤口

周开明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402289)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HIV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多种免疫细胞受损,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因此加强职业防护、防止HIV传播、减少职业暴露迫在眉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本院共收住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21例,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5人,其中实习护士2人,低年资护士2人,高年资护士1人。

1.2 方法 职业暴露后迅速按“挤-冲-消-报告”的原则进行处理,伤口清洁消毒的同时向医院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委员会报告,根据暴露的程度、专家建议和暴露者自己的意愿,2名护士在4 h内按基本用药程序服药,服药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常规、肝肾功,2名护士均未出现停药指征,坚持服药4周。

2 结 果

经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医学追踪检测1年,5名护士HIV抗体均为阴性。

3 讨 论

3.1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3.1.1 护理人员 HIV/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缺乏 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AIDS常识,有的人谈艾色变,拒绝为AIDS患者做护理工作,有的人则认为AIDS离我们还很远,不可能接触到此类患者。当发生职业暴露时,不知该如何进行伤口处理,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未及时采取补救治疗和追踪监测。

3.1.2 操作不规范、未采取普遍防护措施 HIV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多数是通过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其他利器割伤皮肤而引起,而这种损伤往往是由于护理人员本人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造成的[1]。许多护士工作中因怕麻烦不注意必须的防护而发生职业暴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是医务工作者安全操作的行动指南,护理人员接触HIV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的概率较高,如果不严格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操作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则将使HIV职业暴露成为可能[2]。

3.2 防护对策

3.2.1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HIV知识培训 把HIV和针刺伤的防护知识作为护理人员岗前教育的必修课,加强防范知识的宣教和对策的落实,教育护理人员工作中要严谨,注意力要集中,防止自伤和他伤的发生。同时给予具有暴露危险的护理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其防范措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3.2.2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普遍防护原则 在护理工作中认定每一例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具体的防护措施:(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都要戴手套,戴手套能将针刺后感染机会减少50%[3],对高危人群采用双层手套;(2)当血液或体液有可能喷溅时要戴防渗透性的口罩和防护眼镜,必要时穿隔离衣或围裙;(3)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合作,穿刺时保证充足的光线,为躁动患者注射时有人协助固定;(4)手术护士传递刀、剪等锐器时,采用弯盘传递和收回;(5)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不得双手回套针帽,不得徒手分离针头;(6)对污染物实行封闭管理,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销毁;(7)紧急抢救时尽可能用人工呼吸皮囊而避免口对口人工呼吸;(8)接触患者后要彻底洗手,尽量避免手受伤,护理人员的手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HIV患者的直接护理工作。

3.2.3 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完整皮肤暴露时,立即用肥皂及流动水冲洗,黏膜暴露时,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锐器刺伤时,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及流动水冲洗伤口3~4 min,再用2%碘酒、75%乙醇消毒受伤部位[4];同时电话及书面向医院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委员会汇报伤情,由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订窗口期预防方案,进行心理辅导和指导用药;力争于暴露后2 h内服抗HIV的药物,阻断率达80%。

3.2.4 暴露后的随访及检测 暴露即刻抽血作HIV的本底检测,分别于暴露后的第4周、8周、12周、6个月、1年时抽血检测,随访血清 HIV的转化[5]。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皮肤暴露感染率为0.3%[6],经黏膜暴露感染率为0.09%,但由于目前艾滋病还缺乏有效的治愈性药物,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7]。医院应成立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委员会,健全职业暴露上报制度,并把各项制度及措施落到实处[8]。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给予心理关怀、疏导,帮助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应急事件,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在身心健康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9],凡涉及职业暴露者个人的相关资料应严格保密。5名护士均于职业暴露发生后及时对伤口进行了应急处理,2名护士在4 h内接受药物治疗,随访1年未发生HIV感染,说明暴露后使用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预防HIV的感染。护理人员与HIV患者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掌握了HIV的常识,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HIV的职业暴露及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是可以做到的。

[1]张桂梅.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知及伤后的心理状态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4):267-268.

[2]郭瑞章,刘保池.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HIV的对策[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1(5):344-346.

[3]陈红花.供应室工作人员HIV的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B):6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J].中国护理管理,2004,4(3):9-10.

[5]刘芙芸.临床护士发生针刺的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3):206.

[6]CDC.Public health serv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nent of health care worker exposures to HIV and recommerdations f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J].MMWR,1998,47(7):1.

[7]侯美荣.临床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82.

[8]王莹.护生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和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2008,6(12):154-155.

[9]李红霞,王燕.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1):57-58.

猜你喜欢
锐器艾滋病伤口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 世界艾滋病日》
伤口
青年文摘(2021年17期)2021-12-11 18:23:02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艾滋病能治愈吗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预防艾滋病
伤口“小管家”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