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蒋惠
每天都有人死于车祸,或许被人撞,也有可能自己跟对方擦撞而导致创伤。送于急诊的创伤病患,或多或少当有骨骼肌肉方面的损伤(85%的创伤病患会有骨骼肌肉方面的损伤)[1]。病患病情可以是轻微的挫伤,也可以严重导致休克死亡,也可单一肢体的损伤,也可以合并其他肢体甚至器官的损伤,应适情况做简单包扎后回家休养,或是有些情况需接受紧急手术。骨骼肌肉的损伤可以完全恢复功能,也可能永远的残缺,虽然这类的病患很少会造成立即死亡,但合并损伤或并发症却可能危及生命造成永久的残缺,尤其须特别注意腔隙症候群的合并症,紧急做正确的处置。
1.下肢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为皮肤与软组织的伤口和骨折的部位相通,肉眼可见骨头[2]。当肢体有骨折发生且合并皮肤伤口时,就要怀疑是否为开放性骨折。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及尽快重建肢体及病患的功能,治疗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来达成目标:(1)预防感染。此为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步骤。(2)软组织的重建。(3)骨折的愈合。(4)避免愈合不良。(5)尽快恢复关节活动。(6)肌肉复建。
治疗:
(1)石膏固定:可以用长腿石膏筒固定,特别是胫骨骨折效果最好,早期患肢承受重量对骨折的愈合确有帮助,对开放性骨折也是如此。
(2)骨骼牵引:做为暂时的过渡,而非最终的治疗方式,因为它需要长期卧床,增加住院天数,容易造成愈合不良,适用于股骨开放性骨折。
(3)外固定:适用于胫骨或骨盆第三度开放性骨折,术后的伤口照护:①骨针穿过皮肤的伤口要每日消毒及清洁。②若伤口持续有分泌物或病患持续疼痛,就要怀疑是否骨针松脱或感染。③感染主因为骨针松脱及软组织坏死。
(4)伤口治疗:①直接缝合。②直接做自体分层皮肤移植,全层皮肤移植或皮瓣移植。③保持开放性伤口,以纱布或生物敷料覆盖,当伤口保持开放一段时间,并定时换药,待伤口干净,确定没有感染时,再考虑做延迟性缝合或延迟性皮肤或皮瓣移植。
2.胫骨骨折:胫骨干骨折在骨骼肌肉系统长骨创伤中是很常见的,包括疲倦性骨折低能量的稳定性骨折,甚至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引起下肢软组织的损伤,神经血管的破坏甚至厉害到造成截肢的后果[3]。
(1)机转:最常见为扭力通常是较低能量的外力造成的,因为下肢固定在某姿势而上身有旋转式的外力造成骨折,通常会造成较厉害的粉碎性骨折与软组织的伤害,以骨头粉碎性骨折为主。
(2)治疗:大部份腓胫骨骨折都考虑保守性石膏治疗,那非手术治疗以长腿副木和石膏固定术为主,大约有5% ~40%病人会有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的关节僵直的并发症,而通常闭锁性骨折石膏固定因骨折不同而时间不同,平均石膏固定约8~12周。
①手术治疗:外固定治疗或是目前较稳定较有效之骨内钢钉之固定可以达到95%愈合率。
②术后感染:在闭锁性骨折实施髓内钢钉固定感染率约在1%~5%左右,如髓内钢钉可以维持骨折的稳定度而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直到骨折愈合,再拔除内固定合并髓内清创手术及敏感性抗生素治疗,一般而言在外固定处理腓胫骨骨折,通常外固定针的感染,约有50%左右,可以用局部保守性治疗,而外固定拔掉2周确定没有软组织和感染的问题时,可考虑实行内固定手术。
3.骨盆脱臼及骨折:骨盆脱臼及骨折有82%是由高能量外伤所造成,其中62%有合并其他重大的受伤,锁性骨盆骨折的死亡率为10%,而开放性骨盆骨折脱臼死亡率为50%[4]。此受伤是骨骼肌肉系统最为严重的创伤,如没恰当的治疗则长期而言功能上发生的障碍包括步态不良、骨盆倾斜、背及臀部疼痛、肠荐关节疼痛以及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多发性钝挫伤有20%合并骨盆骨折或脱臼,病患受伤后的第一小时是病患存活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时刻。
治疗:
(1)稳定性骨盆骨折:耻骨联合移位大于2.5公分以上翻书型受伤可采用闭锁性复位及前方外固定或耻骨联合开放性复位及钢板固定。
(2)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最迅速的复甦处理为外固定加骨骼牵引或骨盆夹固定。
因此,本节课应该设计科学的题组,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获得感悟,获得一种良好学习方式,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稳定性骨盆骨折,其预后良好,一般大多可采取保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则是很严重的伤害,受伤早期病患会因后腹腔出血造成休克及死亡,如果病人生命迹象能稳定下来,则在受伤一周左右再取适当的骨盆前方及后方的内或外固定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1)每班需评估6P Sign并纪录于护理纪录上。
(2)每班要早期监测上石膏肢体远端的颜色、温暖度、活动力、循环及感觉。
(3)每班要评估周边脉博博动的有无及强弱,是以受伤肢体的远端为主,并做记号且纪录于护理纪录上。
(4)可使用苍白测验来观察指甲微血管的再充填时间,来评估循环。
(6)患肢请抬高于心脏的位置并用枕头支托以减轻或预防肿胀。
(7)露于石膏外的手指、脚趾,经常活动,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8)每日清洁石膏边缘的皮肤,以冷霜按摩。
(9)经常检查敷料,注意出血情形,若有渗湿请立即告知医师。
(10)上石膏的肢体摸起来感觉湿热感,表示可能有感染的情形,要立即告知医生。
(11)要每2小时翻身,以预防上石膏边缘附近的皮肤及受压力皮肤区域。
(12)监测主诉疼痛的程度及以止痛剂缓解疼痛情形。
(13)若持续疼痛或手脚麻木、发青、冰冷、发黑、严重肿胀、任何臭味或渗出物渗出要立即告知医生。
(14)预防合并症:①至少每2小时翻身1次,必做深呼吸和咳嗽运动。②手术后24至48小时注意体温变化。③鼓励做自主运动。④鼓励早期下床运动。
骨骼肌肉损伤的创伤病人,可能单一肢体的受伤,也可能合并多重器官的损伤,学习了正确的处置,抢救及把握各器官的黄金时间,使伤害降至最低,并掌握创伤病患引起的骨骼肌肉疾病之处理特点,去执行护理活动,使病患渡过生命危机,再依存有肢体的功能,去做适当的复建,并预防合并症的产生,能使病患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
1 徐子南.严重多发伤96例早期救治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4):63-63.
2 张静.关于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人护理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4):400-400.
3 宫传圣,刘晓非.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14-115.
4 潘进社,郑占乐.骨盆骨折急救与内固定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6):47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