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平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生活中的强者 乱世中的英雄
——《飘》女主人公郝思嘉性格分析
董卫平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的不朽之作。它既是一部历史小说,又是一部爱情小说。她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个独特人物形象即女主人公郝思嘉。她美丽、善良、勇敢、坚强,具有男子般的性格;同时又自私、骄傲、贪婪而且不择手段。她独特的性格使她具有独特的魅力,并以此征服了读者的心。
《飘》;郝思嘉;性格分析
《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着重描述塔拉农场主的女儿郝思嘉战前战后的生活。作为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的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则克服了失败的心里,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难,继续前进在生活旅途上的强者。《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属于后者。
郝思嘉是一个美丽、招人喜爱的女人,虽然小说的一开始作者说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郝思嘉长的并不漂亮。”但随后她笔锋一转,说她极富有魅力:“男人们被她的魅力迷住时,却极少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她的脸上显然融合了她的母亲——沿海一位法兰西血统的贵族和她的父亲——爱尔兰后裔的特点,既标致娇柔,又红润粗犷。这张脸实在迷人,非常引人注目,尖尖的下巴,方形的下颚,双眼则呈淡绿色,一点茶褐色也没有。黑黑的睫毛圈在眼睛周围,尾部还微微有点翘,带着点欢快俏皮模样。眼睛上方,两道墨黑的浓眉向上翘起,”“在她那像木兰花一样洁白的皮肤上画出两道颇为抢眼的斜线。”[1]难怪她父亲“嘉乐吹牛说,她是五个县中数一数二的美女。”[2]郝思嘉不仅美丽,性格也执着顽强,她执着的性格体现在她追求爱情上,她倾其一生热烈而执着地追求爱情,当她遇到对卫希礼时,他那有别于那些沉溺于功名和享受、不谐世事的贵族子弟并充满神秘感的特性吸引了她,她把他视为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毫不保留地奉献出盲目而纯真的爱。为了要引起卫希礼对她的青睐,她从不放弃可以显露自己美丽、魅力的机会,凭借魅力抢风头吸引着男子们。多少年来,她始终将对卫希礼的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她偷看希礼给媚兰的信,唯恐他爱的是她:当充满了太多的泥泞和坎坷的生活使她心力交瘁,难以支撑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希礼,恳求他带她远远地离开……直至最后的猛醒,许多年来她从未减弱过对他的爱,这种爱跟情欲和结婚没有关系,这种爱是神圣的、美丽到莫可名状。正因为如此,当希礼临上前线之际,没有对思嘉说出她深切盼望的爱的倾诉,而是托她照顾他的媚兰——他的妻子,她一向憎恨的情敌。虽然“她的心一直往下沉,一阵失望之感袭上心头,她痛苦极了。”但她仍然答应了,并且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3]就这样,她克制住内心对战争的恐惧,抑制着对情敌的憎恨,毅然留下来,照顾即将分娩的媚兰。郝思嘉是善良的。为照顾即将分娩的媚兰,她克制住对故土亲人的思念,放弃了逃离危险的机会,留在炮弹呼啸,战火纷飞的饿狼陀,终日陪伴在媚兰身边,帮助她顺利产下儿子。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她经受了理智与感情的残酷搏斗。而当她历尽苦辛,终于带着媚兰和孩子九死一生回到塔拉时,她的精神支柱,日夜思念的母亲却已在她回来的前一天,被伤寒夺去了性命。为忠实于对希礼的诺言,思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照顾情敌,这种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在这样的伟大的牺牲精神之中,既有女性的善良,更是出于一种深沉爱情的驱使。
郝思嘉出生在南方一个大种植园主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豪爽、粗犷、不拘小节的人,所以她继承了父亲的性格。“但是脾气个性极像嘉乐的思嘉却觉得,通往大家闺秀的路简直荆棘丛生、乱石密布,难走极了。使嬷嬷颇为生气的是,思嘉喜欢的玩伴既不是她那两个娴静的妹妹,也不是家教极好的卫家女孩,而是种植园里的黑人小孩和左邻右舍的小男孩。她爬树、扔石头的本领一点也不比那些男孩差。”[4]以至她的嬷嬷见她生成这副性格,心里十分担忧,常常教训她:“行事要像个小姐。”郝思嘉对母亲和嬷嬷这些教导,心里非常反感。从这里不难看出郝思嘉从小就男性化了。正是这种男性的气质使她在战争时期从一个贪图享乐的少妇变成了一个精明强悍、敢作敢为的当家人。在她身上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惊人毅力。战争结束后,郝思嘉回到塔拉,生活里遭受的种种打击,使她只能借酒消愁,这时她拿起埋在地下的酒,面对父亲说道:“我知道,淑女是不喝烈酒的,可今天我不是什么淑女。”[5]当时由于战争塔拉变得一片混乱惨不忍睹,她母亲又去世了,而她父亲因母亲的辞世悲伤过度,神智不清,两个妹妹病倒在床,一家人的生活都需要她照顾,面对这一切,郝思嘉痛心过,绝望过,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她要重新振作起来,她要像她的先辈们,重创家业。这时她表现出的是一个坚强的开拓者的精神,一个大男子的作风,面对残酷的现实,不气馁,不失望,为了活下去,为了重振家业,她再没有了贵族小姐的作风、做派,整天干着粗笨的活,像黑奴一样辛勤劳作。最终她坚持下来了,实现了她重振家业的理想。
正如李美华先生在《飘·译序》中所说:“郝思嘉虽出生于南方种植园家庭,但她从小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对南方上流社会那些条条框框有着天生的反感。她讲究实惠,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就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根本不管她采用的方法和她置身其中社会准则相符不相符。”[6]对世俗的反抗与叛逆,深值于郝思嘉的头脑中。这首先体现在她敢于反抗封建奴隶主的家庭教育。她从小就对严格的封建旧礼教的管理和教育、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社会非常反感,特别是女人对男人的依赖。当嬷嬷教育她什么是大家闺秀的风范时,她非常厌恶,不满地说道,“老是要矫揉造作的,从来就不能做我想要做的事,我简直烦透了。”对于那些见识还不如她一半的男人“还得假装我什么都不懂,好让男人告诉我这,告诉我那,让他这么做时感觉他很重要,所有这些都让我讨厌极了。”[7]郝思嘉的叛逆和反抗还体现在她勇于反抗她父亲强加给她的婚姻。她极力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在封建奴隶制度下,结婚其实就是种政治行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个人意愿,而是家族的利益。所以她父亲给她安排了一桩为了家族利益的婚姻,让她嫁给或是斯图尔特·塔尔顿或是布伦特·塔尔顿,这样“我们两个种植园就能连在一起了。”[8]对此,郝思嘉做出了非常顽强地反抗。后来,为了一大家子的生存,她更是把传统的观念和礼教抛在脑后。她编织谎言,利用手段抢走自己妹妹的情人。郝思嘉这种敢于反对家庭包办婚姻制度,敢于追求个性解放的性格,最终决定了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9]
郝思嘉,一个时代造就的一位伟大的女性,敢于反抗旧思想,旧传统,旧的爱情观。纵观全书,处处可以看到她那坚强、勇敢、拼搏、自强的性格。所以,她的性格特征丰富、多元、立体,它是一个时代特征的缩影。
[1][2][3][4][5][6][7][8][10][11]李美华,译.玛格丽特《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P3.74.327.327.72-73.490.3.97.41.693.751.
[9]熊欣.飘中思嘉丽的反叛精神浅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5,(4):57.
I106.4
A
1673-2014(2011)03-0039-02
2011—01—20
董卫平(1956— ),女,山西阳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晋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