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地域历史文献》的出版谈巴渝文化自信心的建立

2011-08-15 00:53吕岱
重庆行政 2011年6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重庆文明

□吕岱

从《重庆地域历史文献》的出版谈巴渝文化自信心的建立

□吕岱

2011年11月,《重庆地域历史文献》(选编)正式出版(四川大学出版社),400万字捧在手上,颇有份量。掩卷之余,引发更多的是关于巴渝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心建立的思考。

一、我看《重庆地域历史文献》

读了《重庆地域历史文献》之后,我比较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典选本,集中系统

由于历史与行政区划的原因,关于重庆的历史资料一般分散并湮没在四川的历史资料之中,重庆难以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研究对象存在,对其地域文化的特征也缺少自觉广泛的深入研究。因此,巴渝文化的概念在历史基础上还显得不够牢固,结构体系也不甚明了,对巴渝文化产生、发展、演变之规律性研究更是薄弱,这毋庸讳言。而《重庆地域历史文献》的出版,首次将重庆地域历史文献从分散的四川文献中筛选出来、集中起来,不仅历史线索分明(从上古尧舜到民国时期),而且产生了明确的对象意义、分类意义、系统意义和比较意义。在选本上,选编者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考量、筛选,相当部分的重要历史文献在四库全书中选出,可谓历史文献中的精校本,同时充分吸收了近人的研究成果,使这部地域历史文献具有关于重庆的“百科全书”性质。因此,形成了经典性和价值性。巴渝文化研究者一卷在手,便可从材料到观点、从方法到思想充分研究历史重庆,其方便性不言而喻。

(二)拾遗补缺,填补空白

在《重庆地域历史文献》中,《民国重庆乡土志》(佚名)首次面世,有专家认为,它填补了民国重庆的一段历史空白,可谓弥足珍贵。《民国重庆乡土志》采取历史手稿与简化字重录排版的方式,很有意味,让人深切感到佚名写史者的严肃、冷静与缜密,更使人感到佚名写史者无声的力量与默默的伟大。

《民国重庆乡土志》分历史、地理、物产三部分,涉及面相当广泛。我相信,其中除专家感兴趣的材料之外,由于时代相近,重庆的老百姓也会在历史文献中找到身边的事物并感到事物的变化。如巴渝十二景之黄葛晚渡条:“南纪门外大江对岸,南城坪有黄葛古树,偃盖渡旁,江横大洲曰珊瑚坝 (俗称三河坝),舟子曲折行,乃达彼岸。雨余月际,遥睇江烟,苍茫间舴艋往来,飘如一叶,亦佳趣也。”又如:“重庆地形,昔人谓形似龟而活泼,头似鹅而高扬,地势刚险,重屋累居。”以龟鹅形容,我是第一次看到。古人及前人写史,神采飞扬。

(三)冷灶热烧,成绩明显

在显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常常趋之若鹜,一哄而上,而面对故纸堆,不少人则敬而远之,或有心无力。鉴于此,我以为本书主编吴波,副主编张建中、李波、王志昆的专家团队是值得称道的。显而易见,巴渝文化的建设必须从基础开始并夯实,任何走捷径企图在一夜之间建成巴渝文化大厦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文化的问题并不能因重庆直辖而解决。真正的历史学家或者研究者,必须超然于功利,特别是不能急功近利,在寂寞中将冷板凳坐热。我最近看到陆续推出的 《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档案史料选编》(上下册,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也跟上述几位专家(包括唐润明先生等)大有关系。进行巴渝文化建设,任务艰巨,既要有学术带头人,同时又要有研究人才厚度,如此巴渝文化才能沙里淘金,以“学”入“界”。

二、我思巴渝文化自信心的建立

有不少人甚至专家私下认为:巴无史,进尔推论巴渝无史。这是因为巴国不知所终,而且作为系统的历史缺少典籍的支撑。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形成了巴渝文化历史研究的主观误区,从根本上看是历史虚无及妄自菲薄的反映。怎么改变这一状况呢,我认为除了巴渝文化的历史研究之外,还必须建立巴渝文化自信心。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

(一)登高望远,统揽研究

重庆大学苟世祥教授多次谈到,杜甫写于夔州的《登高》诗对于长江文明及三峡文化、巴渝文化的研究相当重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出的宏大的时空观与人类面临现实环境和未知领域不断的追问、不懈的奋斗精神可以说是研究与思考的一把钥匙。对此,我深以为然。可以判断,没有登高望远的境界和宏大的思维来统揽巴渝文化及相关文化的研究,必然是短视的、肤浅的、狭隘的、局限的和封闭的。

(二)将重庆“人”的眼光投向龙骨坡

笔者多年前采访古人类考古学家黄万波先生时,先生多次提到“溯源长江寻祖先”的命题,而东亚人类的祖先是否就在重庆巫山县龙骨坡呢?虽然“巫山人”牙齿化石是人是猿还没有定论,但是204万年前古人类在此区域活动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黄万波先生曾带笔者到中科院院士贾兰坡先生家里采访,贾兰坡先生拿着龙骨坡出土的石器明确回答:这就是人类的打击石器。2011年12月2日黄万波先生宣布: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巫山县文管所联合进行的龙骨坡遗址第四次发掘又有新发现。就在几天前,考古人员在遗址现场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初步考证有可能是“巫山人”“最后晚餐的废弃物”。这次考古发掘,基本上证明了龙骨坡是远古人类的文化遗址,其意义非常重大。作为今天的重庆人,当为我们的祖先——“巫山人”感到非常自豪。

(三)站在长江文明的高度思考巴渝文化问题

传统的看法,不少专家持黄河文明中心论的观点,而近年来,专家们对长江文明也重视起来。我们认为,将巴渝文化及相关文化纳入长江文明范畴并站在长江文明的高度进行研究与思考有助于提高巴渝文化研究的素质并改变巴渝文化的格局,从而在一定高度上建立巴渝文化自信心。

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将中国文明的起源概括为六大区系,其中第五区系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李伯谦先生又将商代前的中国青铜文明概括为六大区域,其中“巴蜀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为长江流域一线。李学勤先生将中国文明进程概括为七大青铜文化圈,其中 “四川盆地,代表西南文化圈”。饶宗颐先生的著作《西南文化的创世纪》也把眼光投向西南,而“创世纪”的用语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长江流域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上述专家观点的正确性。以三峡考古为例,截至2003年4月,三峡库区完成地下文物勘探面积近九百万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六千余件,一般文物六万余件。考古学家据此提出了“楠木园文化”、“玉溪文化”、“哨棚嘴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命名,丰富了研究者对长江上游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并初步构建起长江上游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三峡文物保护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徐光冀先生指出:“过去考古界坚持的是黄河流域中心论,而三峡的田野考古工作用历史文化遗存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多源一体,长江文明堪与黄河文明媲美。”(2003年6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四)大移民所产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

巴渝文化研究不是狭隘的、排他的、画地为牢的地域文化研究,不能把巴渝文化局限在严格意义的“巴”和“巴国”的研究中,当然,将巴与蜀文化人为的、简单的割裂更是有害无益的。

重庆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可以说,重庆与重庆人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重庆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是具有鲜明特征的。

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西迁在重庆设立陪都;1960年代“三线建设”规模性内迁;1997年前后实施的“三峡大移民”,等等,虽然移民的原因、过程和性质不同,但是五湖四海的文化毫无疑问影响、改变、塑造了新重庆人,形成了重庆人独特的性格、气质、心理、精神,如热情、粗犷、大方、大胆、豪放,以及宽容、开放等等。其中优秀的、宝贵的精神品质是巴渝文化自信心建立的重要财富。

(五)近现代的重大事件的精神打造

重庆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地;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世界远东反法西斯主义的中心,国民政府西迁与国共谈判使重庆成为历史大舞台,重庆大轰炸中重庆各界人士与重庆人民一起用鲜血与精神书写了不朽的“血肉文本”;“三线建设”内迁时期,重庆成为中国工业门类最全的城市,同时新的工业文明熏陶和改变了内陆山城;“三峡大移民”,重庆移民“就地后靠”或移民出省达85万人以上,史称世界移民史上的难题;重庆直辖与西部大开发又使重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场合,重大舞台,毫无疑问将在思维、思想、境界方面丰富巴渝文化,塑造巴渝文化最本质最可贵的品质。

文化化人,文化塑人,在新重庆的建设中,巴渝文化建设与巴渝文化自信心的建立必然是重要的、不能回避的问题。

重庆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惺 睿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重庆文明
重庆客APP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对不文明说“不”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见黑水靺鞨概述
珠镶玉嵌 蔚为大观——读《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