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践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2011-08-15 00:53本刊课题组
重庆行政 2011年6期
关键词:蛋糕重庆文化

□ 本刊课题组

重庆实践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 本刊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即“十个结合”。其中,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点。

十七大以来,重庆市委市府一系列创新性实践,全方位地推进了重庆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也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道路”下“重庆实践”的深厚魅力和巨大实惠。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辩证统一就是“重庆实践”的鲜明特色之一。

“分蛋糕”与“做蛋糕”的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价值取向强调公平和正义,或者说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所在。从社会主义实践来看,在通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尽管曾经出现了平均主义的乌托邦,效率低下的“大锅饭”,但这并不影响和改变社会主义目标的合理性和正当性。重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问题,努力把“蛋糕”分得尽可能的公平和合理,并适当向弱势群体和普通劳动者阶层倾斜,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更好和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蛋糕”就会做大做好。从2008年提出并着手实施“五个重庆”到2010年“民生10条”到2011年“共富12条”,民生导向贯穿始终。

另一方面,“分蛋糕”与“做蛋糕”并不矛盾,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投入同样可以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五个重庆”中的“森林重庆”每年政府投入100亿元以上,“民生10条”投入3000亿元,“共富十二条”涉及资金10000亿元,这一系列的真金白银同样是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刺激当然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近年来重庆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经济实力的增强,“蛋糕”的迅速做大,也为分好“蛋糕”准备了物质条件。正如《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指出的那样:2010年,重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翻两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金融业快速发展,现代产业高地正在崛起。特别是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民生10条”增添惠民新措施和发展新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有力。

总之,重庆关于在“分好蛋糕”的基础上“做大蛋糕”的观点和做法,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的结合,体现了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与创新探索。

“打黑”与“扶正”的统一。近年来“重庆实践”为世人所瞩目和称道之一者,毫无疑问就是“打黑除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征之一。重庆的“打黑除恶”就是要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的交易原则和公正的市场秩序,就是要清除附着在党和政府肌体上消极腐败的政治毒瘤,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健康有序地进行。需要强调的是,重庆的“打黑除恶”有现实和法理的基础。从现实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法制建设的滞后,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逐渐滋生和膨胀起来一批黑恶势力,加之党政机关和司法部门个别领导或工作人员利欲熏心,自觉不知觉地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两者的沆瀣一气,构成了黑恶势力在一些地方和行业的欺行霸市,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危害社会。因此,“打黑除恶”,因应时势,顺应民心,打得其所,打得及时。从法理看,重庆“打黑除恶”从一开始即在严格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绝不是黑打乱打。

在“打黑”的同时,重庆加大了“扶正”的力度和进程。最直接的“扶正”,就是加大了公检法司自身队伍建设的力度和广度,特别是创新性地开展 “交巡警”合一工作和建设“雷锋式”警队,极大地震慑了各种犯罪,强化了治安,方便了群众,警民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群众的安全感普遍提高,从一个方面把“平安重庆”落到实处。最根本的“扶正”,在于加大了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和推进了民主法治建设的进度。从行政体制改革的角度看,重庆的“大部制”改革无疑有利于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从民主法治法制建设的角度看,近年来,围绕户籍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制度、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等,重庆大力推进地方立法。2011年11月4日,重庆市委召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座谈会,薄熙来指出:搞好民主法治建设要做不少工作。一是如何形成明确的规则和程序,保证法律体系科学运转,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有效预防司法腐败。建立健全司法体系,市民十分关注,市委责无旁贷。三是社会管理过程中,在土地、住房、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要加强法治建设。重庆市委新近召开的三届十次全委会通过了“民主法治15条”,把重庆围绕民生导向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成效,及时地从法治的角度加以制度化安排,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红”与“优”的统一。重庆的“唱读讲传”是重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大创新和重要载体。“唱读讲传”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内涵。这里的“红”,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所积淀、所传承的红色文化,红歌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胡锦涛提及的两个“事实充分证明”,充分揭示了重庆“唱红”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必然。换句话说,重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高扬内在地洋溢着共产党人的自豪和自信,更体现了对现实的责任担当和对未来的理想追求。

然而,重庆的“唱读讲传”的“红”,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怀旧,也不是一种封闭的单一,更不是对“文革”期间“左”的一种复制。正如薄熙来在为《读点经典》丛书的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经典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而引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共产党人,也在他们书写英雄史诗之时,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文化经典。显而易见,重庆的“唱读讲传”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形式,其传承的反映的是科学的内容,是涵盖了古今中外包括共产党人所创造和凝结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就是“唱读讲传”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正因为如此,重庆举办的“中华红歌会”才在境外、国外产生巨大反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组队参加这一盛会。重庆“唱读讲传”在突出“红色”主题的基础上所呈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话来说,就是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提出文化关系到发展模式、关系到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文化生活还关系到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强调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未来,也是抓民生,对重庆来说,也是在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抓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把文化的投入和经济的产出、民生的改善实现了有机统一,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9年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文化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把“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共富12条”中。近三年,仅市财政就每年为31个远郊区县各支持3000万元,用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区县大型文化设施达到119个,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重庆的文化事业同样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统一。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引进来”成为改革开放尤其是改革之初的重大举措,并且成效斐然。作为内陆地区的重庆按照习惯性思维,“引进来”不如沿海具有地理、交通、产业乃至文化方面的优势,事实上“引进来”曾经一度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短板”。然而近年来重庆市委市府另辟蹊径,成功地在较短时间内把重庆变成世界笔记本电脑生产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世界五百强纷纷入驻重庆,重庆引进外资和五百强落户的速度和数量都领先西部,甚至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投资“热土”。

在成功实施“引进来”开放战略的同时,重庆市积极创造条件,扬长避短,大胆“走出去”。通过创造性的“一江两翼三洋”战略特别是渝新欧铁路联运,使内陆的重庆一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通过资源重组,组建大型国有集团,积极参与国家竞争。2009年9月,重庆组建了注册资本金达30亿元的对外经贸集团,成为重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综合平台。重庆粮食集团、重庆钢铁公司、重庆机电集团等大型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投资、并购。重庆每年对外投资在50亿美元以上,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较好地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为重庆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的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独具重庆特色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为内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沉下去”与“选上来”的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党政机关的官僚主义和干部队伍的骄娇风气日渐蔓延,作风不正同样极大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薄熙来所说,作风蜕化,如果不注意,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从基层组织的 “三项制度”到党政机关的 “三项活动”,从党员干部的“大下访”“结穷亲”到在校大学生的“六个一活动”,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更明确提出今后新提拔领导干部和市直机关新进人员必须要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贯穿这一系列“沉下去”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必须正视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强调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唯学历的倾向愈益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干部的选拔与使用。重庆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选人用人公信力的同时,不拘一格选人才,面向基层,为年轻人和普通劳动者也打开了一扇晋升之门。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群体,从优秀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公务员甚至领导干部,这是重庆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加强公务员素质建设的重要举措。它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改善社会的阶层结构,增强社会流动的活力。重庆的这种“选上来”,兼顾了“精英”与“平民”的客观存在,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性特征。

总之,“重庆实践”呈现的包容性是对传统和现代的选择性认知,是对市内外、国内外优良资源的合理整合,是对社会各阶层的正向激励;“重庆实践”的开放性是立足重庆、立足中国、立足中国共产党人而面对世界的一种战略思考,是立足历史、立足现实、立足未来而面对人民的一种责任担当。这种包容和开放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与时俱进为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重庆特点。借用黑格尔的话,“重庆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 “这一个”。

执笔人:张新华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蛋糕重庆文化
重庆客APP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创意蛋糕
做蛋糕之前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