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建构路径分析

2011-08-15 00:54曹清波
财经理论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曹清波

(内蒙古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20021)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同时文化又陶冶和塑造了人类自身。由于人们创造文化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态条件不同、方式和途径不同,致使人类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这些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塑造了各自相区别的群体-民族。因此,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这些相对稳定的且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会体现在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生活习惯、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与此同时,这些具有特点的文化会以各种方式世代相继在这个民族中流传,从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每一个成员,成为团结和凝聚国家或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国家或民族长期共存,和谐发展的动力。鉴于此,探讨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建构路径,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和风俗习惯。从其结构的角度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劳动工具和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人类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作为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全部成果,包括思维、语言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属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如哲学、科学、伦理、道德、教育、法律、风俗习惯、宗教、文学与艺术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不仅需要物质的东西满足物欲,而且还需要精神的追求、寄托和安慰。正如李亦园先生说:“人类必需创造一些东西,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方面又因为这些表达的创造又倒过来安慰我们自己。”

关于民族文化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从地域政治的角度,指以国家为背景的民族文化,如中华文化、印度文化等;二是历史文化演进的角度,指以民族为背景的民族文化,如汉文化、蒙古文化等。本文主要探讨这两种理解之间的关系,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路径,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而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是指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认,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认同(identities)由自我界定,但又是自我与他人交往的产物”。文化认同包含了族群起源、部落所属、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文明形态等社会因素,这些社会因素是社会群体进行历史记忆的主要凭借物。也就是说文化认同不仅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当今世界处在全球化的整体背景当中,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同质化”的趋势,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经历着至少两种文化的碰撞。其本民族文化不仅处于中国的主流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巨大磁场当中,更要和汉文化一起遭遇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在这样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少数民族文化该如何应对?是接受、适应亦或是拒绝?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结果。因此各少数民族在相互接触、交往过程中,要彼此借鉴形成双向调试,增加共同性因素、形成民族融和的局面。

二、民族文化认同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价值蕴涵

在当今世界,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组成,而文化是其中的核心和精髓。当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当今世界的冲突根源在于文化,而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方面,文化的冲突将左右政治与经济。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这是对科学发展新的诠释。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也是各民族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社会。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且位于边疆或者靠近边疆地区,物产众多,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有很多少数民族又跨境而居,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与邻国的民族在历史文化背景、历史渊源、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保持着一种天然的联系。然而现实社会中又存在着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别问题。这使得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冲突,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文化作为“软实力”,其作用关键在于文化认同。这是因为文化认同不仅仅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对非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并且希望从非本民族文化中吸取精华,以发展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从而达到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并从非本民族文化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以识别“自我”,增强对本民族群体的认同意识,因此,在民族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建立的文化认同体系,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体现为:

第一,从个体层面来看,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获得一种真正的“自我”归宿感。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其一是通过寻找“我”与“我群”的差异而获得“自我认同”;其二是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个体总是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文化认同就成为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

第二,从群体层面来看,民族文化认同可以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交流、增加民族认同感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地区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共处的思想前提。民族文化认同意味着各不相同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持亲近态度和包容认可的态度,且文化认同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内聚性、亲和性,不受地理环境、语言、经济生活方式等的制约。这对协调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间的交流和增强民族间的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民族文化认同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生产实践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孕育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每个民族在与“他群”的交往中,都具有强烈的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也是这种文化认同,激励着他们与艰苦的环境斗争,培育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如果这种认同得到肯定,就成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应通过加强民族地区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认同,来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通过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认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三、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建构路径

在社会急剧转轨的过程中,利益和价值的分化造成了社会冲突和社会失范,传统的利益分配方式和价值体系解体,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文化多元化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接触、交流。各民族传统文化都以其包容、理解、大度的文化特质,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吸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因而,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对本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认同,以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当前,必须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结构转型,缩小民族间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表现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职业差距、收入差距等方面。这些客观存在的差距,极易使少数民族产生“剥夺感”,而强化民族意识,甚至会形成狭隘的民族意识,影响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缩小民族间差距。这将有助于减弱民族意识的消极因素,增强对国家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也有助于消除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的社会基础。

第二,形成公平、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的社会整合与认同整合。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结构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种族、民族等身份不再是不平等的基础。中国当前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形成公平、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使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建立健全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社会制度和政策,促进各民族社会成员在文化、结构、心理等各个层面的融合。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公民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的兴起,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产生一定的冲击。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背景下,那种宣扬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的观念,本质上是要让社会主义中国在根本目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陷入失范。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十七大加以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深远意义。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结构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进价值共同性,扩大社会共识,因为“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其意义绝不亚于社会在利益结构方面的共同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民教育,促进各族人民的政治社会化,培养各民族人民对国家领土和政权的支持、对国家政治体系的认同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此外,要加强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华民族融合历史的教育,加强中国各民族具有共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如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的宣传和教育;同时也要通过世界史教育,增强国民对世界其他民族的认识和理解,以积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在意识形态上,要注意“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及其消极影响。“多元论”否定人类文化统一性的力量,是文化对抗论或文明冲突论,并不利于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求同存异、理解沟通和同化融合。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表明,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并没有不能改变的本质上的“类”的区别,只是在文化上有些差别。不同民族和文化由于环境的不同,可能是多渊源的,但并不意味着永远是“多元”的。因此,对于中国多民族格局和中华民族认同来说,“多源一体”概念可能比“多元一体”更符合中华民族的现实发展方向。

第四,要防止和坚决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民族分裂活动。对于民族分裂主义倾向与活动,一方面,要通过促进民族地区和各民族的发展和公民教育来消除分裂主义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民族问题从事破坏和分裂的图谋与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中国政府要坚持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要通过外交严正交涉和截断西方国家和组织对“藏独”、“疆独”和“台独”的政治、资金和武装支持。各民族人民要团结一致反对一切民族分裂活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1]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2.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 -22.

[3]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194-201.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