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莹,包金梅
(1.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1]自美国人约瑟夫·奈从国家层面提出软实力之后,软实力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此后,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衍生出“区域软实力和企业软实力”,我国很多地方都把提高区域软实力、企业软实力作为进一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软实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内蒙古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大关,主要是依靠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实力的重大跨越。今后,内蒙古不再依靠高的发展速度换取GDP增长,而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那么,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增强区域软实力,通过软实力提升进一步促进硬实力发展,最终提高区域综合实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重视软实力的同时,也不能放松硬实力建设,只有坚实的硬实力,软实力才能有牢固的根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草原生态环境作为硬实力资源之一,仍然十分脆弱,草原退化面积的比重依然很高,尽管西部大开发以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恶化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那么,如果生态环境不能持续好转,势必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软实力,也会最终影响到区域未来的竞争力。因此,本研究对于夯实软实力的生态基础,提升区域软实力,促进区域发展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草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总面积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64.1%,属于基本资源的范畴,因而它是一种硬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是处于支配地位的要素总合,[2]是软实力的条件;软实力又对硬实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升作用、精神引导作用,[3]二者共同构成区域的综合实力。
1.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条件
“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文化是我们适应所处环境的重要手段,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等四个层次。”[4]从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所包含的层次看,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定的环境决定特定的文化,那么,草原文化,无疑与草原生态环境紧密相连,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的基础和形成条件,草原生态环境必然也是草原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草原文化软实力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硬实力的进一步延伸。没有草原生态环境这个基础,草原文化软实力就失去了根基,也就很难持续存在下去。所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对于保护草原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性,提升区域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草原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形成的草原文化软实力不仅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游牧时期引导了游牧民族长期保持顺应自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方式,保证内蒙古草原的长盛不衰,延续了几千年,而且在当前,草原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实现牧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乃至保障全国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对于以草原植物资源、畜产品资源为原料来源的企业软实力具有提升作用
企业软实力是内蒙古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软实力“是一个企业的务实、诚信、品牌、形象、服务、文化、价值观、团队、亲和力、向心力的总和”。[1]我区的很多以草原植物资源、畜产品资源为原料的知名企业,在区内外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和较强的竞争力,源于产品的品牌效应,而品牌效应代表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而认同感的基础之一在于产地,即来自于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和特定草原生态环境,这里草原生态环境无疑对提升企业产品的形象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软实力调查表明,区内公众引以自豪的9个选项中,草原乳产品仅次于草原自然风光,位居第二位,而对区外公众的调查结果与区内十分相似,乳产品销售大省在区外公众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区外对内蒙古乳产品的了解与草原生态环境又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说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资源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企业软实力有提升作用。
硬实力对软实力有基础作用,提升作用,反过来,软实力又对硬实力有促进作用、精神引导作用。区域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提升吸引区内外生产和消费要素向区域内聚集,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牧区人口转移,减轻了人口生态压力。同时,经济发展加速了财富积累,公共财政将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之中,加快了草原生态恢复的进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人口素质的提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管理者、企业、普通公众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进一步引导人们采取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区域软实力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2010年旅游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达732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近两番,实现了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的双增长;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与内蒙古文化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文化吸引力通过旅游产品的需求的增加表现出来,加快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增长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就业空间,促进了农牧民的转移,减轻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旅游经济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和草原保护,夯实了生态环境基础。
内蒙古草原是自治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最新统计的面积为8586.7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4.1%,是我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是我国北部重要生态屏障。每年创造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400多亿元,牧业产值仅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14%,按80年代初的产草量计算得出的固碳价值835.5亿元,占生态服务价值的35%。由于草原退化、沙化,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很难正常发挥。
1.21世纪前草原的严重退化
与上世纪50-60年代相比,本世纪初内蒙古草原发生了质和量的双重损失,致使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下降。据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研究,21世纪初,内蒙古草原面积为7499.39万公顷,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995.88万公顷,变化率为-11.72%。同时,产草量大幅减少,可食优质牧草减少,草地结构劣化,草地退化程度加重。产草量从草甸草原到荒漠平均以44%-50%的比例下降。产草量的下降也伴随着牧草种类的变化,在退化的草甸草原,猪毛菜、刺穗黎等牲畜不喜食的植物大量出现,而羊草等优质牧草减少,甚至消失。本世纪初,全区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增加到73%,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34%。
草原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是主要的,气候因素是次要的。人为因素直接表现为超载过牧、开垦、滥采滥挖、过度割草等原因,间接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增长、消费增长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当等原因。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2007年牧区旗人口由228万增长到目前的510万人,增加了282万人。1986至1960年平均每年增长8.3万人,2007年至1986年平均每年只增长3.1万人。也就是说1986年之前形成的人口基数是今天草原压力的根源。由于80年代中期之前,牧区人口的消费水平较低,主要满足衣、食、行等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人口压力并不明显。但80年代中期开始,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入牧区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增加,加上原有牧区人口消费大幅增长,引起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而草地是有限的,其结果畜均草地明显下降,草地压力加大。据统计,2006年33个牧业旗牲畜数量超过3000万头只,比1985年增长了约1000万头只。除少数几个旗不超载,其他大部分旗都出现了超载,进一步加重草地退化、沙化。
本世纪以来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使草地生产力有所提高,牲畜数量比20世纪末有所减少。但由于减畜,对牧民的收入影响明显,完全实现草畜平衡难度还很大,草地压力依然较重。
从冰箱取出一支保存的黑曲霉试管斜面,在超净工作台中加入无菌水,使无菌水刚好没过斜面上的全部黑曲霉,然后用接种环把黑曲霉从斜面上轻轻刮下来,制成黑曲霉孢子悬液。
2.进入本世纪后十年,城市化、工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进入本世纪的十年,我区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占地面积快速扩张,一些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加的速度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人均100平方米的标准,一定程度上造成草地资源的浪费。而受国家能源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对草原的影响程度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呈现上升趋势,工矿占地不仅减少了一定数量的草地面积,而且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造成矿区周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牲畜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城市、矿区周边草原面积的减少就意味着对剩余草地压力的加大。
可见,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个长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那么,这就决定了草原生态恢复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1.草原生态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增强
建立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有效手段。近十年来,内蒙古自然保护区数量显著增加,面积不断扩大,保护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系统稳定性。据内蒙古环境状况公报,全区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96个,比2000年增加100个,总面积达到1386.33万公顷,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11.72%,比2000年增加5.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23个,比2000年增加13个,自治区级保护区62个,比2000年增加37个。
西部大开发以来,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工程先后实施,对于遏制草原生态的整体持续恶化趋势起到重要作用。从2000年开始,我国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我区包括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包头市的34个旗县。2003年又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计划在5年内使得10亿亩退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到目前为止,经过多年的草原生态建设,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近三年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为38%左右,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据监测,近三年草原植被指数平均数与本世纪初期三年平均数相比,整体上变好的占33.18%,持平的占52%,变差的占14.76%。禁牧、休牧实施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草原生态趋于好转。全区草原生态处于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恢复起步阶段。
2.制度约束与政策的执行产生明显效果
3.民族文化大区到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草原文化和草原生态的意识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内蒙古民族文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我区把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为目标,实现从文化大区向强区的转变,是提升自治区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目前,内蒙古以草原文化资源为基础,已经打造了110多个节庆品牌,建设多个文化产业园区,成立了五大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民族文化大区到强区的建设,对于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而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的基础,所以,文化强区建设对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也起到间接的作用。
4.国家对内蒙古的生态屏障战略定位,对于根本扭转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将起到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就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的政策的支持下,西部包括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2011年6月,为了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意见》中特别提出加强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措施。之后国家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肯定了草原所承载的重要生态功能,强调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为草原生态保护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
从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处理好牧区与城市,工业与草原畜牧业,区域发展与国家生态安全的关系,发展生态优先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实行并不断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草原生态的持续恢复以及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为内蒙古软实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资源环境基础。
内蒙古草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保护草原具有正外部性。实施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草原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本世纪以来的10年间,国家通过先后实施大规模的主要针对草原生态保护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工程实施中对于围栏、禁牧、休牧进行了适当的经济补偿,重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但严格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因为生态补偿关键是要对保护者的保护行为起到鼓励作用,由于补偿标准严重偏低和缺乏差别化的标准,工程中实施的补偿并没有起到十分有效的激励作用。据估算,内蒙古草原生态服务价值每亩达到200元左右,即使是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价值每亩也达到10元。今年即将实施草原鼓励性补偿,补偿标准有所提高,对实现草畜平衡的牧户每亩补偿1.5元,禁牧草场每亩补偿6元,对于提高牧户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意义重大。但是,与草原生态服务价值还相差很远。因此,我们认为,今后还需要不断提高补偿标准,补偿标准达到牧户禁牧的机会成本之上,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行抑制性补偿,制定合理的植被恢复费,在草原植物资源的利用成本中体现生态价值。实施抑制性补偿措施,即可为鼓励性补偿措施筹措更多的资金,提高补偿标准,又可遏制资源开发企业不注意生态保护的问题。鼓励性补偿和抑制性补偿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的目的,增强生态补偿的激励作用。
2008年我国制订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以指导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健康发展。内蒙古草原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生态恢复已到了关键时期,而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也呈现上升趋势,今后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会愈发显得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才能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我国防风固沙区的7大片主要有科尔沁防风固沙区、呼伦贝尔草原防风固沙区、阴山北麓防风固沙区、毛乌素沙地防风固区、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区、柴达木盆地防风固沙区、准格尔盆地防风固沙区等7大片区,其中,5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草原,我区大部分草原构成了我国防风固沙区的主体,因此,生态功能尤为重要。同时,我区煤炭探明储量为全国第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双赢。目前我们对矿产的开发本着“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应该是有条件的。如果点多了,连成面,就会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因此,资源开发要在生态功能区划的总体框架下进行。需要组织生态、环保、经济等专家进行前期研究和评估,对于有多少可开发的点,影响的范围多大,都开发后是否会对草原造成致命的损害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确定矿产资源开发的最高生态阈值,在不破坏草原生态整体生态服务的前提下进行有序开发,真正做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否则,可能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导致草原继续破坏的严重后果。
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行循环型工业,发展大型的技术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限制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小企业上马,实行草原地下资源开发利用的保证金制度,保证资源开发后的生态恢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对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相关内容列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将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和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现代化、生态化是未来牧区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通过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改变草原畜牧业依赖牲畜数量扩张的状态,但是现代化的草原畜牧业“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集约化饲养和经营,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理解,应该是生态化和产业化结合。”(沈长江,2005)。因此,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合理的放牧、轮牧制度,实施草畜平衡,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才能保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实现草原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
首先,是坚持放牧利用和实施严格的草畜平衡措施,实现生态化生产方式。放牧利用天然草地是一种最经济的利用方式,许多国家至今保持这一方式,美国的羊80.2%靠放牧,5%利用干草,肉牛54.8%靠放牧,12.4%利用干草,乳牛24.6%靠放牧,2%利用干草。不仅采用放牧方式利用草地,而且十分重视草畜平衡,分散定居等问题,发达国家对草地的合理利用也是在经历了草原破坏,环境恶化的后果,才从不合理掠夺利用走向合理。澳大利亚干旱的草原,好的草场30亩养1只羊,大部分地区60-70亩养1只羊,虽然全国的绵羊增加了,但干旱区的羊的数量在下降,严格控制载畜量的措施对草原退化的控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严重退化的草原继续实施禁牧与休牧措施,以恢复草原,而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地,在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的前提下,根据条件实施不同形式的划区轮牧,包括:季节轮牧和同一季节内的分区轮牧。
其次,构建现代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指标体系,把反映生态状况的指标放在优先的位置。畜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引导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指挥棒。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与指标体系设置不恰当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国内外畜牧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已经开始从重经济指标转向生态、经济指标并重。因此,改变草原畜牧业指标体系势在必行。草原畜牧业是植物在生产和动物再生产的统一,特别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在现有经济效率指标基础上增加生态效率指标。生态效益指标,不能简单的使用单位面积产草量指标,还要有天然草地多年生优良牧草的比重指标,物种多样性指标,以真实反映草地的质量。
第三,加强畜牧业种子工程。优化品种结构,增加优良畜种的比重,提高牲畜个体生产能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仍然是草原畜牧业发展、减畜、草畜平衡协调的关键环节。实践中发现,牧民总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土种畜,以减少干旱寒冷造成的损失,进而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牧区畜牧业发展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特别需要注意个体生产力提高与抗寒、耐旱特性的保持问题,片面追求个体生产能力,盲目引进国外的品种,忽视畜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最终是不能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可能丧失本土品种特有的宝贵的遗传基因。这些宝贵的基因一旦丧失,损失是无法挽回的,甚至是巨大的。
草原退化与人口数量增长和人口消费增长有很大关系。减少依赖草原畜牧业的人口是减轻草原压力的正确方向。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015年我国城市人口将超过一半以上。我区也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的时期,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今后,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和牧区人口离开草原,进入城市,有利于减轻草原的人口压力,同时,也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内蒙古城镇体系的构建,西部要重视中小城市发展,与呼、包、鄂城市形成合理的相互承接的城市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进程,提升呼、包、鄂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东部积极发展大城市,增加大城市数量,构建城市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培育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改变目前东部大城市偏少,小城市偏多的不合理的城市结构,增强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人口从小城镇和小城市向中等城市再向大城市转移的人口转移梯度效应,为农村牧区转移出来的人口提供发展空间,同时注重重点县城的建设,尤其是人口密集的赤峰和通辽市的县城建设,发挥小城镇的桥梁作用。
草原是世世代代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形成许多保护草原生态的理念,一些合理成分对于今天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牧民有自觉保护动物和水源的习惯;利用植物治病或者食用,通常只利用它的地上部分,一般不破坏地下部分,使之得到可持续的利用;畜牧业生产按照季节轮牧,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理念,保证了草地的持续利用。这些文化代代相传,保证草原的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护着生态平衡。传统文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保护草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草原牧区的开放性增强,生产方式的变化,人口的流动,经济利益的驱动,传统文化保护难度加大,尤其是一些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文化受到较大的影响,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破坏行为惩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监管成本高,致使草原挖药、捕杀鸟类等行为屡禁不止。所以,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并不断探索有形和无形制度、传统和现代制度的有机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的合理成分,发挥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律法规等有形制度的补充作用。
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很快,逐步从“观光”为主的阶段向观光和文化相结合的阶段转变,旅游中更加注重融入文化内涵,但草原文化中的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体现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保护是当今社会实现可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却很少融合在旅游过程之中,一些旅游地没有固定的游览路线,游客随意践踏和乱扔垃圾的现象十分普遍,旅游部门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旅游高峰期不限制游客人数,游览观光人数远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景区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成为内蒙古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把传统草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等反映在旅游中,是增强草原旅游业吸引力,打造有持续魅力的生态文化观光产业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把生态理念融入到旅游中的每个环节,比如在讲解词中加入生态保护内容。同时,提高旅游档次,设计更多地体验式的游览项目,从简单的短期的观光游,逐步向体验式的文化观光游发展,增加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与牧民共同生活,参与放牧活动,让他们不仅感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愉悦,还要在旅游体验中感受传统草原文化的魅力,形成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多样化的旅游模式。草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念,以及草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的诚实守信、互助合作的可贵精神,不仅是游牧生活中需要的,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
[1]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临海发该局课题组.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EB/OL].http://www.linhai.gov.cn,2009 -12 -10.
[3]向久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精神之辨[J].武汉大学学报,2010,63(6).
[4]杨宇明.云南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