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树娜,黄小葵
(内蒙古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恶劣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加之人们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只顾眼前利益的自然经济活动等行为,使得原本就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土流失、绿洲变荒漠、沙尘暴的肆虐等一次次大自然的报复使人们感受到了破坏生态带来的惨痛教训。生态移民工程也由此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对于“生态移民”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也是在当代生态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界定,不仅关系到在学术研究上人们将如何认识这一现象,而且也关系到什么样的人将成为政府生态移民工程对象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界定因着眼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致因和目的层面:通过研读文献,发现很多学者从生态移民的致因和目的层面综合对生态移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比较典型的就是李笑春、陈智[1]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生态移民概念包含两层面含义即致因与目的层面。致因层面认为生态移民的动因是自然环境恶化,人口数量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容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牧民们整体的生产生活水平。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原因和目的两个方面,然而不论是原因还是目的,只要是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迁移活动都可称之为生态移民。
2.原因层面:有的学者主要是从生态移民的形成原因角度来对其定义的。如葛根高娃、乌云巴图[2]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李宁和龚世俊[3]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生态系统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导致人与自源环境的矛盾激化,人类为生存而主动调整其自身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对平衡所进行的人口迁移。
3.目的与目标层面:从生态移民的目的层面来进行概念界定的学者也是很多的。比较典型的有刘学敏和陈静[4]、王培先[5]等人。他们的观点比较一致,即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有的学者强调生态移民的多目标性,比如方兵和彭志光[6]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
4.另外有一些学者从移民行为的角度对生态移民进行了界定。如皮海峰[7]认为,所谓生态移民是指把那些生态条件不适合人类生存或因人类存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地区的人群进行迁移,将那些地区保护起来,全面禁耕、禁牧、禁渔、禁猎、禁伐、禁采,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和退耕还水,以达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生态移民概念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不同学者研究专业的不同和分析问题时着眼点的不同,他们对生态移民概念的分析略有不同,但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总体来说,我们进行生态移民是因为迁出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经超出了它的承载能力,而生态移民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再次实现生态平衡,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
生态移民依据研究角度和切入点的不同,其分类也是不相同的。
比较早和比较常用的移民分类方法是按照移民对迁移是否具有决定权,将其划分为自愿移民和非自愿(即强迫)移民。这种分类不是根据移民是否愿意迁移,而是根据移民对自己的迁移行为是否具有决定权而定的,比方说在阿布力孜·玉素甫[8]等人编著的《新疆生态移民研究》中就有论述。
双创评估报告显示,缺资金、缺管理、缺市场是大学生创业普遍面临的障碍。在广东,从以前的专业镇到现在的特色小镇,只有空空的噱头“提供用地扶持、资金扶持、产业扶持、人才扶持”,但没有确切的鼓励机制,例如设立创业基金以提供扶助,创业提供当地技术支持以便与大学生发挥创新让技术与个性融合。据调查,沙湾旅游特色小镇也没有确切的鼓励大学生创业机制,大学生在此创业的话可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特色和优势,结合创新进行创业,以及由大学生为主体开展一些节日性的活动并做好宣传以带动人流及消费,尽量避免出现资金、管理问题。
根据迁移社区整体性分为整体迁移生态移民(或者是集中安置)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插花式搬迁),这种分类是根据迁出地社区结构是否完整地带到了迁入地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根据组织形式我们将生态移民分为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三种类型。
第四种分类是根据迁移后的主导产业,分为牧转农业型,舍饲养畜型,非农牧业型和产业无变化型等。非农转牧业型是指原来从事农牧业的人口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迁移类型。这种类型的生态移民在全国比较普遍。但在政府主导的生态移民中,这种类型的人口规模不大,自发性生态移民多为这种类型。
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常用的,可能名称会因为分析角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别,但所讲内容是一样的。除此以外,我们可能也会从其他角度对生态移民进行分类,比方说,有的学者根据迁移距离分为就地迁移和异地迁移。从搬迁成本和社会文化适应角度来看,就地迁移一般优于异地迁移,但从生态环境的保护来看,异地迁移要更好一些。此外,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各地实现生态移民的途径、形式、也各具特色。
对生态移民影响因素的分析,各学者也有自己的角度和观点。有些研究是从资金约束、政策导向、资源整合和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这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比较典型的就是李华、马丽华和程鹰飞[9]对生态移民影响因素的分析。因为生态移民多发生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有些学者在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时将民族因素也考虑在其中,这是影响生态移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张志辽[10])。而在阿布力孜·玉素甫[8]等人的著作《新疆生态移民研究》中则将生态移民中不同的扮演者作为影响移民的主要因素,比如政府因素,政府是生态移民的组织者,是移民选择的决定主体,会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帮助移民解决困难,提供各种机会等;同时,移民是生态移民的受益者,主张要正确对待生态移民,要将承诺给生态移民的各项收益保证落实;另外,专家和基层干部也对生态移民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专家组承担着对生态移民的规划、决策、评估等各项工作,基层干部负责生态移民的具体落实,他们是生
态移民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生态移民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大型工程,对于实施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也是多角度的。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生态移民使得迁出地的环境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实现了生态的再次平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生态移民使移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生态移民同时具有反贫困的作用。方兵、[11]张军[12]等人在文献中对此均有表述。
还有的学者主要是从环境恶化的角度强调生态移民的必要性,苏大学[13]在文章中写到,我国一些草地牧区,由于种种原因,牧民已失去赖以生存的草地或草地严重退化,不能再放牧,严重到“一方水土已经养不活一方人”的程度,必须为草地上失去生计的牧民另寻出路,搬迁到能够供养他们生存的地区。通过移民搬迁,一方面建立生态无人区,改善我们草原牧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草原牧区的移民来说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比较大的改善。
此外,刘学敏[14]从城镇化的角度,李皓[15]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的角度,皮海峰[7]从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周竞红[16]从和谐社会构建,张丽超等[17]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分别阐述了生态移民的战略意义。
以前在对生态移民的研究中,对其效果评估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定量评估研究更少。由于不同学者研究区域的差别,可能得出的结论略有不同。但是多数学者首先还是肯定了生态移民的有效性。焦克源、王瑞娟和苏利那[18]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实证研究认为生态移民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反贫困的目标,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积累了力量。陶忠[19]通过对青海省果洛州生态移民工程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可持续发展条件得到改善;2.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3.移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改善;4.牧民人口集居程度提高,城镇化发展加快;5.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将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移民这项大型综合工程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证。包智明[20]在文章中提到一个“文化保护”的概念,他认为,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发展观强加到生态移民身上,不能主观地认为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而通过移民强行让他们改变或“发展”,应该发挥他们已有的文化积累,让他们自己选择最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就生态移民来说,要避免在政府等外力强制作用下的生态移民和文化改变。
还有一些学者对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持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认为在牧区现有条件下,对被转移牧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资源组合的配置不尽合理,影响了个体畜牧业的发展,对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徐红罡[21]通过野外考察和理论分析,认为内蒙古阿拉善盟实施的生态移民有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因为生态移民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性是很短暂和有限的。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结果使原来对草场资源的过度利用转变为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所以应该尽量控制负面效应的出现,谨慎地、缓慢地实施生态移民政策。
综上所述,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及气候的差异性,使得生态移民在各地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不太相同。所以,在实施生态移民措施时,应该充分考虑各地的客观条件,一定要通过严谨的理论研究和周密的规划设计,并且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来确保移民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保证使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生态移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近年来已实施的草原生态移民工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教训,一些学者在文献中都有论述,但是大多数人主要是根据研究区域范围内实施生态移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的。总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科学规划不到位,工程建设遗留问题较多。有些工程总体规划随意性较大,移民之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譬如供水供电不及时,牧民子女上学就医难,原有的民族文化遭到破坏等,导致所耗费的成本相当昂贵。2.资金投入不足,投资回报率低。有些生态移民工程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工程进展缓慢。而生态移民是一个不会马上带来经济效益的举措,再加上资金到位的时间拉得过长,会影响到生态移民的渐进式实施,其效果不是很明显,进而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目的也不能很好的实现,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就会使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3.生态移民处理不当,会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有的地方移民点选择不当,将牧民由甲地迁到乙地,其迁入地的草地生态环境不比迁出地好多少,达不到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求,移民纷纷返回原住地。有的地区对移出地未采取封闭保护措施,反而在迁出的草地上发展小炼焦厂、小陶瓷厂等污染性企业,造成迁出地草原比迁出前更大的生态破坏。4.移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问题。生态移民主要发生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影响着生态移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突然的生活方式、人际交流等的变化,使得移民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难。5.科技扶持不够。生态移民后,农牧民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舍饲圈养后牲畜的质量、品种的改良等问题凸现,但由于体制原因,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需要。6.水和土地资源缺乏是生态移民的瓶颈。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生态移民中水量充足是移民点的基本条件。其次是易于开发利用的定居地减少。生态移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选择接受地和解决安置问题。7.科学理论界、决策者和移民几方相互脱节,各说其理,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合作共建机制。生态移民建设急需科学理论界的支持等。(阿布力孜·玉素甫,[8]葛根高娃和乌云巴图[2],刘小强、王立群[22],孟琳琳和包智明[23]等)。
葛根高娃、乌云巴图[2]通过研究内蒙古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制定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就是要树立生态大区域观念,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重新认识生态移民建设,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意识;生态移民是改善牧民生存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级政府应下大力气,解决好移民村畜产品的加工和销路问题。岳富贵、斯日古楞[24]针对在移民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指出当前亟须做的是: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好科学规划。生态移民工作涉及的问题多,关系到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居民之间、地区之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因此,不能轻易拍板,要反复论证,做充分的民意调查;其次是对移民的农牧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对于乡土观念重和短视的移民方进行说服教育和政策引导,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任雪娇[25]通过对苏尼特右旗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首先通过跨地区劳务输出来解决移民再就业问题,进而提高移民户的收入水平以及鼓励移民区青少年进城读书,缓解移民就业压力;其次是在移民区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对小额信贷引入新的风险补偿机制;最后,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使移民进城后能留得住、有事做、生活有改善,让城镇真正成为他们的幸福家园。
生态移民涉及生态、生产、生活问题及稳定、资源和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在实施生态移民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认识,综合考虑,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制订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将生态移民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移民现象,对生态移民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到重要地位的背景下,对生态移民领域内的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理性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通过研读文献,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移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并就现状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政策和实践方面的有益建议和指导,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从总体来看,对生态移民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方法和研究层次及视角等方面的内容仍有局限性。为了以后更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研究方法: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比较研究法。把我国的生态移民同国外生态移民、同国内其他移民工程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其经验教训。其次就是文章中对生态移民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而以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较少。生态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只采用文字描述,而缺乏数据的支持,那么会使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不够,进而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缺少针对性。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更多的采用定量研究法,通过调研搜集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2.研究内容:通过研读大量文献,本文发现学者们对生态移民的研究多是停留在生态移民的理论研究上,而对于实施移民工程后移民效果的评估及投资收益率的回报等分析的内容较少,缺少实证研究。因此,探讨确立科学可行的生态移民综合效益和影响评估方法,并对具体生态移民项目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是一个很不成熟而又亟须解决的研究课题,应该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3.研究层次和角度:当前有关生态移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宏观层面或抽象层次的探讨,而从微观层面或经验层次上关注生态移民相关利益主体的研究成果较少。生态移民工程会影响到迁出者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经济利益,同样也会间接影响到迁入地其他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经济利益。因此,只有从生态移民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才能真正找出生态移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1]李笑春,陈智,叶立国,董华,刘敏,张君,聂馥玲.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2]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
[3]李宁,龚世俊.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刘学敏,陈静.生态移民、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2).
[5]王培先.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与西部发展[J].国土经济,2000,(6).
[6]方兵,彭志光.生态移民:西部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72.
[7]皮海峰.小康社会与生态移民[J].农村经济,2004,(6).
[8]阿布力孜·玉素甫,等.新疆生态移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
[9]李华,马丽华,程鹰飞.生态移民: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丽水市小规模自然村的情况调查[J].政策瞭望,2007,(2).
[10]张志辽.生态移民的缔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8,(8).
[11]方兵.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切实保护西部生态环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12]张军.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筹集生态移民经费,推动生态移民发展——阿拉善地区农牧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J].中国发展,2003,(3).
[13]苏大学.论实施草原生态移民搬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草原与草坪,2006,(1).
[14]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4).
[15]李皓.论生态移民与民族地区现代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
[16]周竞红.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风险规避与和谐社会构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17]张丽超,皮海峰.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18]焦克源,王瑞娟,苏利那.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效应分析——以内蒙古阿拉善移民为例[J].西北人口,2008,(5).
[19]陶忠.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果洛州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J].青海统计,2007(1).
[20]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1]徐红罡.“生态移民”政策对缓解草原生态压力的有效性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4).
[22]刘小强,王立群.生态移民对农户收入支出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0,(3).
[23]孟琳琳,包智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4]岳富贵,斯日古楞.内蒙古牧区实施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9,(12).
[25]任雪娇.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影响研究——对苏尼特右旗生态移民效果的调查[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