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娟
(内蒙古财经学院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沙产业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产业。发展沙产业主要是通过防沙治沙,改善沙区的生态环境,加大基本农田和草场建设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发展薪炭林,实现沙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钱学森正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工作,通过业余考察,萌发了发展沙产业的构想,提出“要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从新的视角去认识沙漠,用新的思维去研究沙漠,用新的理念去利用、治理沙漠,最终达到变害为利、造福于民的目的”。1984年7月钱学森撰写了《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一文,并于12月应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卢良恕邀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了同名学术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沙产业理论,预言“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沙产业,将是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6次产业革命”。以此为标志,钱学森所倡导的沙产业理论正式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目前,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已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基本内涵形成共识,即“围绕一个‘省’字,坚持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之路;突出一个‘链’字,坚持走‘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坚持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跌价的知识经济之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是实施沙产业理论的技术路线,因此沙产业又被称为“阳光产业”。沙产业理论是对防沙治沙工作和传统沙漠观的一次深刻革命。钱学森倡导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为科学治理沙漠开辟了新途径,是今天大力倡导的知识经济、循环经济、集约经济的重要组成。一直以来,人们没有把沙漠戈壁看作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的自然资源,而是一直把其视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敌进行整治,结果是只注重沙地治理而忽视产业开发,误入了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之路。而沙产业理论是对传统防沙治沙的理论、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是人类对沙漠认识的新飞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建设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回顾总结近年来沙产业的发展历程,结合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在综合开发利用沙草资源、发展沙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开发利用沙漠与防沙、治沙的一致性原则。所谓开发性治沙不是指开垦开荒,而是运用科学用沙和发展产业化的理念,真正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这是从“三增”的结果出发,从宏观上解决怎么治沙的问题,由“结果”决定“动机”和“过程”。
2.以人为本原则。人口、资源、环境三者联系密切,互为因果。要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发展沙产业过程中来,让沙漠资源造福于人类,从根本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目的。
3.市场化原则。推进沙产业迅速发展,必须用市场化、产业化和企业化的办法筹集资金、经营沙漠,实现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这个能为国家提供上千亿元产值的大事业”。
4.以“用”带“治”,以“用”促“防”,变“有害”为“有用”原则。改变传统单一的防沙治沙方式,努力实现防、治、用、管的有机结合。
5.以“精”代“广”、以“有用”促“不用”,切断人为破坏源原则。用治理的局部高效益解决沙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代替“广种薄收”,腾出大面积的沙漠化或潜在沙漠化土地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或围封转移(进行生态移民、封闭隔离),依靠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植被。
6.“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原则。开发节水农业和节水林业,在设法补充水源的同时,以保持水的用补平衡、水的多少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决定种不种、种多少和种什么,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之路。
7.“投入产出讲求效益”原则。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统一,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三增”同步。
8.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原则。要增加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坚决杜绝低水平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沙漠资源的浪费。只有把沙漠的资源优势同最新科技成果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高效益的沙产业。
9.分类对待、分阶段实施原则。根据不同区位、不同地区、不同沙漠戈壁、不同地理情况,采取不同办法和模式。对于自然条件好的沙地和部分沙漠,可先进行治理和利用;对于自然条件差,目前大规模治理尚有困难的沙地、沙漠,可在周边地区,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展。
10.探索试验原则。一些专家学者指出,沙产业属第六次产业革命,在21世纪中叶才能开花结果。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和技术成果,不断进行探索试验和研究,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要不断研究和总结国内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和研究国际的经验教训,进而发现和遵循规律,由认识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内蒙古地处我国边疆,位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带,常年多风少雨,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着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巴音温都尔、库布其五大沙漠和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乌珠穆沁、呼伦贝尔五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积9.26亿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2.2%,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5%,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79个旗县;沙化土地面积6.22亿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5.05%,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23.95%。全区90%的旗县集中在沙区,60%的农田和半数以上的草牧场不同程度风蚀沙化。
土地沙化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农牧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前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加大沙产业发展力度,这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后,内蒙古开始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并将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决心科学利用占全区土地面积35%以上的沙化土地,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钱学森考察的第一个沙漠是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因此,可以说,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是在内蒙古得到了构思与孕育,并将其进行试验与推广。
在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内蒙古坚持将沙产业开发寓于生态保护与建设之中,坚持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相结合,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小康模式和生态文明新路,使苍茫草原涌现新型产业链。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7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88万亩,成效显著,实现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荒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大沙地植被盖度持续提高,科尔沁、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逆转态势,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重大转变,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和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重点治理区土壤风蚀量和地表释尘量明显减少,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2009年土壤风蚀总量较2001年下降44%,地表释尘量下降43.3%。全区生态环境呈现出“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总体恶化趋势趋缓”的良好态势。
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沙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涌现出一批以毛乌素生物质热电、东达蒙古王、天兰科技、亿利资源、宇航人等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沙产业龙头企业,甘草、沙棘、沙柳、山杏、锁阳、苁蓉、沙地西瓜、沙地葡萄、沙地花生种植和沙漠旅游等新型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后续主导产业。同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城乡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建成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各具特色的沙、草、林产业试验示范基地,不但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而且使城乡居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一些地区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型后续涉农主导产业的不同模式,验证了“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相济互补和沙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内蒙古沙地、沙漠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广泛分布,沙区植被总体上仍处于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防沙治沙任重而道远。为加快沙产业发展,推动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实现沙区“生态改善、生产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2010年12月28日,内蒙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沙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自治区沙产业的发展目标,即:“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地域特色的沙产业发展之路,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全区不同地域的沙产业发展模式,密切结合市场需求和变化的沙产业创新体系,初步配套的科学技术服务和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到2050年,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沙产业体系,使沙产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使沙产业成为阳光产业、绿色产业、黄金产业”。
1.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应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原则,因地制宜做好科学的发展规划。在全面了解内蒙古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沙区资源情况和生产力布局的基础之上,依据相关产业政策,根据各地区的土地类型、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植被状况等自然条件及其生态、经济功能,制定和完善发展沙产业中长期总体规划,编制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规划、龙头企业建设规划,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林、草、药、海(盐湖、碱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规划及非农业型产业发展规划等,并与本地区生态建设规划、草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规划等相衔接。
2.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在努力争取国家发展西部优势特色产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自治区应当在投入机制、减免政策、信贷支持、造林资金补助、生态补偿等各个方面对发展沙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具体包括:认真落实税收、保险等相关优惠政策,实行沙产业与农、林、牧、渔、草业一视同仁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沙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节约化,科技型、综合型、低碳型的发展之路。对于有示范性的沙产业建设项目,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投资规模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安排时给予倾斜和照顾。制定和落实贴息补助、林木种苗补贴、基地原料运输绿色通道、投资参股等优惠政策,争取将沙区农牧民购置的割灌机械、加工机械和造林机械等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享受农机补贴优惠。为发展沙产业营造的再生性原料林,可享受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造林补贴。
3.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快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生态建设项目和沙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有机结合,保证原材料的可再生、可持续供给和龙头企业的有效运转。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沙化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在技术与资金上帮扶各类企业开展沙产业基地建设,使生态建设与沙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立足可利用农、林、草、药、海(盐湖、碱湖)资源,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引导和扶持各类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有特色、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和品牌。积极扶持农牧民自愿建立各种类型的沙产业合作组织,完善运行机制,推行“企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对农牧民沙产业合作组织给予指导,逐步提高沙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沙产业科研体制和机制,开展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干旱区节水造林种草技术、植物再生沙障治沙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划区轮牧技术、灌溉草库仑建设等适用技术研究,并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跨越。鼓励沙产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沙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与沙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沙产业的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力度。积极培养相关专业专门人才,在管理与技术方面为沙产业发展和沙区建设提供保障。
5.做好项目环保评估和资源消耗评估工作。引导和鼓励从事沙产业的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节水、节能、节材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排污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评估规定,限制和禁止高污染、高耗能加工企业进入,坚决淘汰产能落后企业,确保企业生产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对以林木包括灌木为原料的沙产业加工项目,确保企业加工能力与生态资源可供给能力相适应。建立健全沙产业检测、评估服务体系和行业组织,坚决杜绝因资源短缺而出现互争资源、不合理利用资源和破坏生态的现象发生。
[1]山丹,包庆丰.关于科尔沁沙地产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沙产业的若干意见[Z].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1-01-15.
[3]杨利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内蒙古沙产业发展步伐[J].科学管理研究,2004,(6).
[4]蔺波.沙草产业理论与内蒙古的成功实践[J].实践,2004,(12).
[5]郝诚之,郝松伟.钱学森的内蒙古情结(上篇)[N].内蒙古日报(汉),2006-12-15.
[6]刘艾君.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N].科技日报,2008-03-23.
[7]陈永平,冯雪玉,刘国新.沙产业、草产业“钱”途无量[N].内蒙古日报(汉),2005-12-07.
[8]郝诚之,刘艾君.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J].前沿,2008,(7).
[9]翁浩.内蒙古推出振兴沙草产业十项原则[N].中国环境报,2005-05-26.
[10]原丽红.草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1]曹征海.志在强国 心系富民——纪念钱学森诞辰百年暨胡锦涛总书记发表沙产业重要谈话三周年[J].内蒙古林业,2011,(9).
[12]李永桃.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11-08-08.
[13]彭树涛.开发西部沙漠的全新理论——论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J].陇东学院学报,2008,(7).
[14]刘雨沛.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15]秦纪民.沙产业、草产业正在成为内蒙古的新亮点[N].人民政协报,200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