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建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此概念提出之后,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拟就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其进一步系统化。
“新生代农民工”提出之后,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是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这一概念最早由学者王春光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城市就业但户籍仍在农村的青年。[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民化”可以指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作为工作所在城市的市民身份和权利的过程,如居住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等与当地市民同等的权利。[2]有的学者则认为新生代农民市民化是广义上的市民化,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社会身份的根本转变;第二是居住地域的变动;第三是职业性质的转换;第四是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与当市民同等社会政治权利的获得;第五是文化意识的转变。[3]以上所述定义,基本就是或单独从身体市民化,或者从心理市民化进行阐述,并没有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经历三关:就业关、社保关、心理关。就业关是前提,社保关是保证,心理关是最终目的和标志。就业关、心理关是从新生代农民工方面,社保关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基于以上阐述,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伴随着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下不仅是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职业、地位、权力及生产生活方式等身体方面的市民化,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方面要全面地、真正地融入城市,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从而加速中国城市文明的社会化进程。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中国“80后”、“90后”到城市就业但在农村仍保留户籍的青年。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较具有自己所特有的特征,主要学术观点如下:
1.三特征说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程度提高;市民化愿望强烈;生活方式与市民接近。[4]有的学者从社会公正角度来研究,认为:政治公正方面,要求政治参与权及意见表达权;经济公正方面,追求就业平等和社会保障的权利;教育公正方面,要求自身文化的进步和子女的受教育权。[5]胡杰成认为有边缘化、半市民化、准市民化特征。[6]
2.四特征说
有的学者认为,主要特征有:队伍庞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阶层主体;怀揣梦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愿望强烈;文化偏低,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难;体制藩篱,新生代农民工容易产生心理失衡。[7]有的认为主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8]宋虎林认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于以往;文化素质提高,权利意识增强;消费观念转变;吃苦耐劳精神欠缺。[9]李涛认为,主动融入城市的渴望强烈;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务农经历短;职业变换多且快。[10]
3.五特征说
有的学者认为,主要特征有: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生活目标明显转移;生活方式趋同于城市同龄人;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等五个方面。[11]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无论是几特征说,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基本都是表现在身体市民化和心理市民化两方面的差异,今后研究应该从就业关、社保关、心理关三方面来综合论述。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力量。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观点主要集中如下:
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遏制城乡差距扩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2]唐踔认为:农民市民化关系到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大局、我国科学发展观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以及现代化进程。[13]林凤章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14]持此观点还有费杰、柳雪莲等人。
可见,以上观点大多数是从对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等宏观方面来探究,这方面研究今后要进一步细化,也要从心理、观念、意识等微观方面进行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提出之后,理论界和学术界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城市对接纳新生代农民工为市民却缺乏基本的思想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后,他们在居住、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就业不畅、报酬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教育培训缺乏等现象的广泛存在,让他们感到无奈与迷茫。户籍限制,使他们市民化的期望不能轻易实现。[15]刘文烈等人主要从制度困境、身份困境、经济困境、文化困境四方面论述。[16]有的学者从制度制约和城市容纳能力有限两方面论述。[17]栾云云认为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集中体现在制度障碍(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思想观念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这几个方面上。[18]唐踔认为,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或偏见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思想观念因素;户籍制度基础上衍生的各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文化素质不高和技能的欠缺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人因素;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农民工留城的重要障碍;居无定所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因素和物质条件。[19]持此观点的还有王艳华、李涛。
国虹从社会遗传学来分析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两方面的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身份转变与心理认同。[20]
杨子等人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制约因素主要有:自身受教育水平;乡村文化的消极影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极影响;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17]范叶超也从文化心理层面进行了研究,认为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制约因素:文化适应惰距和身份认同模糊。[21]
综合目前研究学科角度,无外乎以上几个方面。今后研究要开辟其他学科的研究,比如中共党史学科角度。著名学者王立胜教授在《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这本书中专门针对解决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工具:社会基础理论。今后可以从党史学科角度运用社会基础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从农村微观层面上对传统农民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在乡村范围内形成一致行动能力的方式和资源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在中观层面上也可以对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之间城市社会融入互动关系方面进行考察,更为重要的是,在宏观层面上可以为解决作为主体的中国农民如何实现与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之间相契合,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寻找新的突破口。
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的对策研究更是众说纷纭,鉴于目前的研究笔者归纳一下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
邢克鑫认为,必须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机制;必须创造良好的自主创业环境;必须建立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必须实现城市文明教育网络的全开放。[15]刘文烈、魏学文认为,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推进制度创新,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奠定制度基础;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和拓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模式;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二是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包括: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话语权;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县镇经济。[16]夏丽霞,高君认为,要调整劳动力供需结构,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机制;构建公平就业环境,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完善就业信息渠道,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就业;统筹发展城乡区域,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到中西部和中小城市就业。[22]
刘文烈,魏学文等人也从微观上认为,必须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包括: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思想境界;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和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和能力。[16]栾云云从微观角度认为,转变观念误区,消除心理歧视,创造良好城市交往环境;新生代农民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累市民化能力。[18]唐踔认为,转变观念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提高素质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19]徐新林认为,在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上,新生代农民工必须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农民工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调整好心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各种市民活动,尽快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内涵转化,真正成为合格的城市市民。[23]
以上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应开辟中观层面。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问题的研究已渐渐走向深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下:
1.研究学科主要侧重于社会学,而对文化心理学、经济学、社会遗传学等学科研究的比较少,对于从中共党史、政治学学科研究可谓是理论研究的空白。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共党史学科运用王立胜教授的“社会基础理论”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我们要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问题,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格局。
2.研究范围主要侧重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国家社会及政策制定、修改等宏观方面,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行为意识、社会心理等心理层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等微观领域研究较少。除此之外,应开辟中观层面。王立胜教授的“社会基础理论”中的“中位理论”要求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对中国社会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今后的研究要从这三方面研究,从而丰富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市民化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研究对象或侧重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体的市民化,或侧重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市民化,今后研究要将身体的市民化和心理市民化以及社会保障系统三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笔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要经历三关:就业关、社保关、心理关。就业关是前提,社保关是保证,心理关是最终目的和标志。就业关、心理关是从新生代农民工方面研究,社保关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不能人为的将其割裂开来。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7.
[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以上海市郊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5-6.
[3]柳雪莲,张钰淇,籍多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理论,2011,(12):112-113.
[4]张慧,郝勇.基于SWOT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9):9 -11.
[5]张晓涵.社会公正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J].社科纵横,2011,(3):63 -64.
[6]胡杰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障碍与促进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1,(4):38 -39.
[7]邓秀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市民化路径选择[J].求索,2010,(8):71 -73.
[8]李根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16 -18.
[9]宋虎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和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265 -267.
[10]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729-731.
[11]朱国萍.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市民化问题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8 -90.
[12]施维.顺应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诉求[N].农民日报,2010-02-10.
[13]唐踔.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析[J].前沿,2010,(11):116 -121.
[14]林凤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64 -66.
[15]刑克鑫.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30-32.
[16]刘文烈,魏学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10,(12):151-154.
[17]杨子,周宵,卓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文化心理学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2 -33.
[18]栾云云.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44-45.
[19]唐踔.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270-273.
[20]国虹.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0,(1):31 -32.
[21]范叶超.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心理层面的市民化:困境与出路[J].海峡科学,2011,(7):3-5.
[22]夏丽霞,高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41-45.
[23]徐新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J].理论导刊,2010,(8):63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