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卓 邵维加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创作于1943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和舞台的缘分从未间断过。1944年张爱玲亲自操刀将其改编为话剧;1984年香港导演许鞍华将其改编成电影;2004年香港话剧团把它搬上舞台;2009年邹静之把2万多字的小说扩容成40多万字的电视剧本,改编成36集电视剧,再一次引起轰动。
张爱玲的小说一直是影视改编的热门选择,不仅由于她独特、犀利的笔法,还由于她本人极富传奇的人生经历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倾城之恋》作为她的成名作,尤其被人们重视。新近出现的“《倾城之恋》热”,再一次证明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倾城之恋》不仅拥有广泛而忠实的读者,而且与时俱进,在今天拥有难以想象的文化产业价值。
从上世纪80年代被夏志清教授“发掘”,到1980年代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等被改编成影视剧,再到21世纪《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等旧作新出,特别是2007年李安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色·戒》的热映,“张爱玲热”从未减退过,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品牌。
电视剧《倾城之恋》的出现是“张爱玲热”的又一次完美呈现,无疑将成为张氏品牌的又一经典。它由著名导演梦继执导,“第一编剧”邹静之和刘亚玲担任编剧,实力派演员陈数和黄觉主演。早在电视剧开机之前邹静之就放出豪言:“我已经执笔完成《倾城之恋》的改编,这是我创作的所有剧本中最好的一部作品。”[1]而事实的确如此,它不仅在内地和台湾好评如潮,而且红到了海外,陈数饰演的白流苏既“颠倒”了国内众生又迷倒了海外华人。《倾城之恋》也因此获奖无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予“2009—2010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荣获浙江省电视剧“牡丹奖”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杭州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9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女演员提名奖;第二届杭州文艺“桂花奖”广播电影电视艺术类“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电视剧”;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四家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调查活动中,荣膺“2009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剧”称号。荣誉本身并不能代表所有东西,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它感受到《倾城之恋》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影响。把一部电视剧当成一种文化不免有夸大之嫌,不过作为张氏旗下的一个文化产品(仅这一点来说),《倾城之恋》无疑是成功的。
据统计,2009年3月《倾城之恋》在央视8套首播的收视率达到2.7%,比同时期《我的团长我的团》高出近2个百分点,此前在台湾地区的年代电视台播出后创下该频道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率,香港亚视也紧随其后播出。首轮播出后不仅二轮上演四家卫视抢播局面,还进行了三轮、四轮播出,时隔两年在今年7月,新疆、甘肃、内蒙古三家电视台也以不同方式重温这部经典,同样收视不俗。
2009年3月,恰逢法国戛纳电视节首设“中国日”,《倾城之恋》在海外也颇受青睐。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透露:“我们带去了《倾城之恋》的电视版、电影版,海外客户很感兴趣。在戛纳电视节上,有买家愿意花 200万美元购买。”[2]据报道,2009年制片方在日本、韩国都售出海外版权,甚至剪辑了上下两集的电影版卖到了美国。[3]迄今为止,在百度旗下,中国第一影视门户——奇艺网上《倾城之恋》拥有9.7的高分,40 243人的评价,视频播放次数也高达12 827 598次。关于《倾城之恋》的一切话题在“《倾城之恋》吧”里每天都会更新,跟贴次数也与日俱增。
今天,影视剧配套图书出版已经成为模式,热播影视剧往往会带动其影视小说的热销。比如,《南京!南京!》、《建国大业》、《十月围城》票房全部过亿,《建国大业》票房更是高达4.7亿,红火的收视率和票房让它们的影视小说一时之间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影视小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之所以如此红火,“无非是冲着现阶段影视剧热播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企图借此赚得盆满钵满”。[4]著名作家钱钟书说过,翻译的主要作用是诱导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把我们向原作过渡。[5]在笔者看来,影视小说亦可作为小说与影视剧的“红娘”,它们的改编往往按照时代的需求,迎合当下的审美习惯,能够在影视剧和小说之间游刃有余平衡二者关系是其最重要的职责。因此,电视剧《倾城之恋》的热播,不仅让《倾城之恋》的影视小说出现紧俏势头,还带动了张爱玲原著小说的热销,可谓一举多得、互利双赢。
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首播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不仅在文化市场上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还让“倾城”现象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第一,《倾城之恋》促进了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具有可观的产业价值。
一是影视剧的热播带动了图书市场。先于电视剧首播,作家出版社在2009年1月出版了由邹静之和刘亚玲共同改编的小说《倾城之恋》,随着电视剧在各大电台的热播,《倾城之恋》的影视小说也一时灿若星辰,得以热销。
二是影视剧的热播带动了音乐市场。如电视剧《倾城之恋》中的插曲及片头片尾曲的受欢迎程度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酷6网上主题曲《美丽》的MV播放次数高达13万多,土豆网上喜欢这首歌的听众有300多万,陈数版的《美丽》更是让网友连连称赞。)爱屋及乌,音乐和电视剧彼此反哺,让喜爱《倾城之恋》的人越来越多。
三是影视剧的热播带动了网游市场。近十年来,中国网游以其“高成长性和良好的盈利能力”迅速成长为互联网产业的热点。据统计,2001年我国网游市场销售额超过3亿,2002年在线网游的收入超过了1亿。在此背景下,电视剧、小说和网游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2010年,大话3推出名为《倾城之恋》的第三部大型资料片,不仅让热爱网游的年轻人过了一把瘾,也再次勾起了人们对那场“倾国倾城”爱情的美好回忆。
四是影视剧的热播带动了婚庆市场。目前,以“倾城之恋”命名的婚庆公司、婚纱影楼比比皆是,现在极为盛行的各类相亲网、相亲节目,甚至是新人的结婚典礼都少不了“倾城之恋”的招牌。比如,2008年河南安阳的万人相亲大会暨婚庆产业博览会就以“倾城之恋”命名。今年,中海举行的白领沙龙相亲交友会也用“倾城之恋”造势。东方情人节“七夕”之际,全国各地更是以“鹊桥恋”、“倾城恋”等营造浓浓的爱的氛围。小到结婚用的喜糖,床单,婚戒,大到公司、社区的楼盘等等,凡是人们能想到的和美好情感有关的事物几乎都可以和“倾城之恋”扯上关系。
由上观之,作为文化的承载体,一部电视剧的价值,不只在它搬上银幕之时,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相关的文化娱乐产品的创造中。
第二,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倾城之恋》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同样非同凡响。
一是今昔时代的参照性影响。作为 1930年代的战争言情剧,张爱玲的苍凉意境如今已被今天的社会主义大潮涤荡得颇为温暖,现实感更强。男女主角从自私一变而为痴情郎和圣女,从小众的上海、香港“双城恋”演变为融入了战争的浪漫革命爱情,时代背景更为波澜壮阔,剧中许多情节的设计都掺杂了时下的社会问题,对观众颇有参考价值。女主角陈数说过,“前面的一段更加有利于和我们这个时代做一个对照和指引。……新婚夫妻间的相处……如果用《孙子兵法》来对付对方,斗来斗去没有谁会赢的,输的是婚姻。”[6]我们之所以对剧中的白流苏喜爱有加,不是因为她风韵犹存,出生书香世家,而在于,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为了自己的幸福敢于冒险和敢于争取。社会在进步,但是那个时代的女性命运和女性观在今天仍然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二是小说改编成为正剧典范的创新性影响。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带有某种“病态”的心理特征,小说中的白流苏没念过多少书,为人拘谨而且颇有心计,离婚七八年后为了寻找生活的出路展开了一场男人与女人之间扑朔迷离的“爱情游戏”。若是直接将原著搬上电视,不免让观众觉得小家子气。基于此,白流苏和范柳原经过包装后彻底变身,仿佛从阴暗的祖宅一下来到了光明的浅水湾,两人情真意切,恋爱曲折感人,成为名符其实的情感剧。可以看出,编剧在改编之时必是努力寻找着市场与政府之间,大众消费与主流价值之间的契合点,用革命大潮承载起小小的爱情风帆,让人们在感受真挚爱情的同时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情感正剧是实至名归。
三是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文化价值。时代在发展,小说的存在形式也随之改变,单纯的纸质媒介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小说向影视借力,通过影视改编扩大影响。亦如张艺谋所说:“中国电影永远离不开文学这根拐杖。……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7]但是由小说到影视剧必须经过改编,成功的影视作品是小说家和编剧共同的劳动结晶。因此,越是经典的小说,改编可能就越显得吃力不讨好。但是电视版《倾城之恋》的改编是个例外,从小说到剧本处处透着编剧邹静之的独具匠心。它不仅延续了2007年《色·戒》的“票房奇迹”,再次印证了“张爱玲”的“收视神话”的美名。此外,无论是电视剧本身还是相关产品的开发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它不仅影响了影视和文学内部的发展,也成为相关产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张华.“张爱玲热”的2008呈现[N].青岛日报,2008-01-25:12.
[2]陈和生.“中国剧”扬威戛纳[N].河南商报,2009-04-04.
[3]龙迎春.亚视推出《倾城之恋》陈数火拼汪明荃[N].广州日报,2010-03-13.
[4]丁运时.小说到影视小说的“畸变”[N].中国教育报,2007-12-22:4.
[5]钱钟书.钱钟书选集(散文卷)[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
[6]齐帅,史迎利,彭倩.《倾城之恋》要“革张爱玲的命”[N].南方都市报,2009-03-20.
[7]王林刚.论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及其利弊[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