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9:04何兰君
关键词:外教英语口语口语

何兰君

合作学习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何兰君

通过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造成的原因分析,通过实际的试行操作,探讨合作学习法在改善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高职;口语教学

一、传统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特点及原因

(一)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自始至终都只是在被动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而并非主动地参与其中,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未得到真正的调动,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甚少,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还有些教师在学生做口语练习时一发现学生说错立即纠正,比如学生经常“he”和“she”不分;“is”和“are”不分;第三人称单数的“s”或者“es”漏掉等,这是学习者出现的正常的现象,但是一旦纠正便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考试通过率和过级率,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花了大量时间去应考各种考级证书,买了大量辅导用书,为了通过考试而大量做题,对英语口语的重视不够;学生的语言能力薄弱,语用能力欠缺,大部分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缺乏,动机不明确。

(二)以外教为主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在口语教学中,高职院校倾向采用以外教为主的口语教学模式。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外教才能上好口语课,才能达到口语教学的目标。首先,外教能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再加上外教的表情丰富,夸张,幽默感强,更能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确,外教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上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笔者根据所教口语班的学生反馈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更多的是在外教班上当听众,很少参与到课堂中。以至于整个学期下来,口语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发音不准、语法混乱、词汇量少,在外教的课堂上多数时间是在听外教说,很少自身参与课堂进行基本的英语操练。这样一来,学生上课的兴趣虽然增强了,但学习的目的不一定能同步实现。

(三)合作学习意识的缺乏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升学、考级及就业形势的压力下,过于追求个人目标,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合作共赢的意识。高职口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课堂上永远都是个别的几个胆大的或是口语还可以的学生占据着整个课堂。而大多数学生则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在这样的氛围下,口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英语口语的习得必须要多听、多讲,多练习,而个人的单打独斗很容易滋生懒散的心态,经常会半途而废。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进行操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优秀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合作,各显其长,能形成很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法的背景介绍及其特点

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由美国着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创新并使用的,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的产生和引入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将重心转移到以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参与的课堂模式上来。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学习集体,学生共同讨论所学材料,互帮互助分工完成口语实践中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各组的reporter进行汇报,以达到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口语活动,都有机会开口,来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各小组之间的成员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信赖,各自发挥其长才能完成学习的任务。而个人的单打独斗,抢风头,只会造成小组合作的失败,学习任务的滞后。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individual learning)相比,它更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高职口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课堂,有机会操练口语;有助于学生摆脱自卑,不自信的心理,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合作小组的构建

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之一便是合作小组的构建。合作小组的划分决定合作效果的成败。因此,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成员时必须遵守合理性、科学性的原则,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以及各小组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对全班学生的基本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英语口语的能力以及所具备的特长和爱好等等来进行分配。各小组的实力要均衡,这样有利于开展小组竞争活动,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各个因素要协调这样有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和才能的发挥。常用的分组方法有三种:一是随机性的组合。如按座位来决定哪几人为一组。这种方式的组合尤其适合对话的练习。二是按照学生的意愿自由的组合,有助于学生的协调和合作。三是在确定学习内容后,由教师按学生的口语能力,采取强弱搭配原则进行分组。让口语好的学生在小组里充当“小老师”的作用,带动和帮组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口语薄弱的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被调动起来,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合作小组容易使任务集中在个别组员身上,教师在组织时应注意每个组员都要先后担任发言者的角色,并实行轮流制。这样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二)教学任务的设计

1、话题演讲。首先给出一个话题,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后收集材料共同完成演讲。比如:why I learn?小组每个成员都需要准备至少一个原因。然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将各自观点以图画方式集中描绘在一张空白纸板上。比如:有的学生的答案是knowledge。那他可以在空白纸板上用一叠书来表现自己的这一观点。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内容的演讲,结合部分图片解说。同时要做到整个小组的演讲必须合乎逻辑,有条理。大家因为准备充分,所以表现的会很踊跃。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老师善于利用和发掘,会发现每个小组的图片都很有创意。有的学生用蓝色的大海来象征知识的海洋,扬起的帆来象征人生的航向。有的学生甚至用硬币铺出了一条星光大道,来诠释金钱的重要性。通过合作,每个学生都会显得很有自信,勇敢的担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任务。

2、图片描述。通常选取几个连环的画面,要求各小组成员负责一个画面的描述,最后形成一个合理的、有逻辑性的故事情节。该任务也可以逐步提高难度,将小组合作提升到组间的竞争。各个小组也可以进行图片描述接龙游戏。老师也可以给各小组一些小小的奖励和惩罚,这样的学习任务常常引发学生巨大的参与热情。

3、小组情景表演。学生可以根据情景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展现人物特点。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情景下的语调是不一样的。这些细微的差别只有在实际的操练中才能体会。如:在学习第二单元 “How to leave a good impression?”时,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面试情景,给出一部分的问题提示内容。各个小组需根据需要增添部分问题,配合现场的情景设置来完成一个面试流程。最后通过各个小组的表演,由全班选出能获胜的面试者或者给人留下了好印象的面试者。由此引出为什么该生能被聘用,怎样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话题。

4、讨论辩论。在学习十三单元Living in the city前,要求课后每个小组合作准备两篇文章,一篇的观点是在城市生活的优点,另一篇的观点是在城市生活的缺点。通过课前的事先准备,展开一次组与组之间的辩论。学生因为对城市生活的优缺点都有一定的认识,在辩论中就能找到对方的弱点进行有力的攻击,使得辩论中精彩不断。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以上的活动,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增加同时锻炼的机会。集体合作同时有利于部分学生克服怕或羞于开口的自卑感,逐渐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意义。但在设置合作任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特点的情景与话题,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学生能从中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合作为原则。否则,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三)正确评价,合理打分

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评价和合理的打分至关重要。学生的表现只要比自己过去有所进步就算达到目标,就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应该将整个小组当作一个整体,统一打分。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进步。如果给同一小组里的学生分别打分,可能会导致小组内的竞争,不利于合作学习。即使给个别突出的学生加分也不能与小组分数有太大差距。

(四)教师的角色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循循善诱的教态,会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抑扬顿挫的语调会使学生进入情景;风趣活泼的动作会使课堂有声有色。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指导学生,将学生逐步带入英语的语言环境。首先教师在布置口语活动任务时是指导者。教师应先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尽量多说,不怕讲错。当学生开始讨论,组织活动时,教师的任务转换成监督者和协助者。比如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学生可能缺乏合作意识,根本不愿意参加,觉得没有意思;有的学生不懂合作技巧可能在提出与小组其他成员相反意见时言辞粗鲁,引起争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在小组遇到各种表达以及词汇上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是帮助者。总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学习模式口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主,而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当务之急。合作学习法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同时也改善了少数尖子生垄断课堂,而其他学生怕犯错误,羞于开口的局面。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口语教学,运用合作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训练。

[1]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7(4).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皮连生.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赵清海,李建婷.在英语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5).

G642

A

1673-1999(2011)08-0198-03

何兰君(1983-),女,湖北荆门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99)英语系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2011-01-19

猜你喜欢
外教英语口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14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