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2011-08-15 00:49米卫娜
关键词:舆情大学生

米卫娜

试论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米卫娜

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已然兴起,且其形势非常严峻,已对保持校园的稳定与和谐提出

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应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类型

网络舆情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公共事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网民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其主要通过各种网络新闻、虚拟社区、BBS、聊天室、博客、电子邮件,以及各种即时通信如群组、等渠道实现并加以强化。高校网络舆情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转型期所创立的新概念。所谓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高校校园网络为平台,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网民对社会或校园内某一问题所产生和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性与非理性等特征[2]。高校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校园舆论,具有导向、凝聚、内化、覆盖渗透、预测预防等功能,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3]。

高校网络舆情和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4]。网络群体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公职人员、所有的知识分子、所有的企业白领和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其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9.9%[5],特别是大学生,网络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其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为高校舆情的形成和传播创造了条件。

公共事务是网络舆情生成的基础,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或社会运动是最常有的四种网络舆情刺激因素[6]。互联网已成为了各种思潮的集散地。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再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往往就会成为点燃舆情的导火索。由于网络较为宽松的环境,以及自由性、匿名性等特性,使得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之中便可畅所欲言。因此,依靠网络交流思想、感想、体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各种思潮交流相对活跃的领域,在网络论坛空间,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就能迅速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网络舆情的形成极为迅速。

2011年7月4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该 “推荐榜”梳理出了2011年上半年10件与高校有关的代表性“舆情热点事件”。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生集体放弃高考”,南昌大学的“校领导集体唱歌录MV”,江西中医大学破除“留学生强奸女学生”谣言,复旦大学大学生“黄山遇险”,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冠名风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要求学生40岁有4000万身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5岁副院长”,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生违规参与高考阅卷”,西安音乐学院“回应药家鑫案”等事件备受关注。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情基本可分为两类:(1)有关时事焦点问题的网络舆情,如台湾问题、涉日问题、腐败问题、南海问题等。(2)有关学校建设及大学生群体自身利益的网络舆情,如学费问题、膳食宿管、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高校是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系统之一。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日益复杂,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2011年上半年涉及到高校的舆情热点中,有些对学校的声誉及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高校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其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二、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网络迅猛发展,舆情问题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行为激烈,社会影响面广等态势,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思路、模式、方法、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与日益增多,成为校园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总体来看,网络舆情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正向、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主流文化。这种网络舆情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然而,网络舆情的内容纷繁复杂,无所不包,且还具有隐匿性。加里·马克思曾提出过现实社会中个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合法姓名、有效住址、可追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名、行为方式、社会属性(比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以及身份识别物[7]。在网络环境中,以上七方面都可达不同程度的隐匿。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虽然不乏明白事理、沉着冷静之人,但不可否认,也有很多的大学生网民只是在宣泄情绪。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互联网已成为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及放大破坏能量的重要手段,一些个体或简单的事件在某些“有心人”的操作下极易在网络中形成气候。多重压力之下的高校网络舆情风起云涌,一件突发的偶发事件很可能就成为舆情形成的激发点,容易诱发不良舆情的产生。不良网络舆情出现后,高校管理部门如若对其引导不善,很可能引发社会危机,破坏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其次,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互联网是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网络舆情系统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一个网民也都可以在网络上,如博客、BBS论坛、留言版或者自建站点上发表意见、观点,自由表达自身诉求,并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宽松的网络环境的确为人们提供了民意表达和利益沟通的重要场域,但也会造成一些舆情表达的失真、失控现象。同时,由于网络的包容性很强,也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公众释放情绪的场所,且网络民意表达与传统的民意表达相比显得更丰富、更猛烈、更尖锐。

高校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在思想上波动也较大,且行为非理性化强等特点,使其对网络舆情的免疫力比较低[8]。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历史变革中,人们的观念变迁和价值冲突加剧。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与价值观上具有不稳定性,有时甚至容易受到煽动。一些围绕社会事件的网络舆情包含的刺激性信息,极易“点燃”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激发心理效应,使大学生群体行为在激情支配下趋向冲动,从而形成汹涌的网络舆情或网络危机。大学生群体激情的心理机制说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非常必要[9]。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正如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所说:“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即统治的合理性。”[10]我们每提到网络,总认为其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以至于使人难以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事实上,尽管网络基于其自身技术上的特点较传统媒介在管理上存在诸多困难,但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破解高校网络舆情问题。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11]众所周知,互联网信息内容庞杂多样,鱼龙混杂,既有大量健康、有益的正面信息,也有不少负面信息,这就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可能有利于互联网之外。一方面,高校应注重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另一方面,学校的相关人员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能够灵活的使用BBS、博客、新闻组、虚拟新闻办公室、E-mail、MSN、OICQ等网络传播工具,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以便实现与大学生网民的良性互动。再者,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主题鲜明的教育网站。完善的主题教育网站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要立足学生的可接受性,针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解答学生网民的疑问,澄清一些是非混淆的观点,帮助其明辨是非。第二,要增强特色和吸引力,吸引学生去浏览,主动发挥网站的育人作用。第三,要提升其服务功能。只有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取得其喜爱和支持,拉近其与网站的距离,增进其对网站中思想内容的认同,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2]。

其次,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规范性。国家对网络可能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做出了极大的限制。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1年12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第20次署务会和2002年6月27日信息产业部第10次部务会审议并通过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2005年1月28日,信息产业部第十二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应该说,现在的网络并不是不受任何纪律、条例、制度约束的,它即使是自由的,也只是相对的自由。总之,制度化是使高校网络舆情控制发挥有效作用的基础。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和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最后,积极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实现对于网络舆情的主动控制。网络舆情引导就是对监测到的网络舆情动向,对日常舆情进行引导。那么,如何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呢?我们应借鉴南方网的做法。他们在网络论坛中引导网络舆情的办法分为五步,主要是:(1)主动导帖。 (2)积极跟帖。 (3)善于劝帖。 (4)注意收帖。(5)适时结帖[13]。高校在引导舆情时也应注意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及方法。另外,为实现对舆情控制、引导的主动权,高校还应建立畅通的表达机制。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网络宣传和评论工作队伍。网络信息交流是平等互动的,只有尊重网民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才能获得网民的认同[14]。 因此,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中,我们要“堵”与“疏”并举,这是对其进行有效引导的一种现实需要。

总之,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积极引导已成当务之急。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是信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民出版社,2007:53.

[2]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引导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4]http://tech.sina.com.cn/z/CNNIC28/

[5]http://tech.sina.com.cn/i/2011-07-19/11345801852.shtm l

[6]徐向红.现代舆论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124-127.

[7]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前沿论坛,2007(1).

[8]张耀文.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教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邓燕.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陈学明.哈贝马斯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57.

[11]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13.

[12]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13]张纯青.新闻网站贴近受众的途径 [EB/OL].(2011-08)[2008-12-18].http://www.southcn.conews/china/zgkx/2004 11080483.htm.

[14]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G641

A

1673-1999(2011)22-0156-03

米卫娜(1981-),女,河北宁晋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11-09-09

猜你喜欢
舆情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数字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