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2011-08-15 00:49蒋曼
关键词:敬爱儿女论语

蒋曼

浅析《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蒋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核心内容之一的孝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此文主要是对《论语》中的孝道即孔子的孝道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了孔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孝道上所作出的理论贡献。

《论语》;孝;孔子

儒家文化经典《论语》中所讲述的孝道,可谓是儒家的基础孝道。之所以称之为基础孝道,从时间上说是因为比较早,从内容上说是因为比较系统,从历史角度说儒家以后的孝道皆由此传承或拓展。《论语》中有十四个章节专论孝道,“孝”字在该书中出现了十九次。因此认真研究《论语》中孔子的孝道思想,对于当代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安定和谐社会局面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女对父母行孝要态度恭敬和颜悦色

《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们认为的孝仅仅是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而若不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不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犬马又怎样去区分呢?孔子认为,并不是让父母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就是孝,如果对父母没有心存敬爱之意,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通过孝与敬的结合,使父母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这也就是说,孝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满足,更包括精神上的满足。

《论语·为政》又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这里孔子再次提出了敬,即要让父母体会到子女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而不仅仅是解决温饱上的问题。

同时,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还必须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要做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即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觉得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作为子女要轻微婉转地劝止,如果自己的心意没被听从,仍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当然,孔子并不是要求人们必须怎么做,他只是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建议人们当跟父母意见相左时应该怎么做。当我们讲孝顺时,就是对孔子建议的采纳和接受。我们研究孔子的孝道观,就是在于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以“顺”为孝的思想。何谓孝顺?即顺者为孝。在很多情况下,子女的孝心就在于“不违”。当然,这是在不关乎大是大非,不违背道德原则的情况下,只是要求子女对父母的一些生活习惯及爱好的包容和尊敬,让他们能够过得快乐一点,让他们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精神也得到愉悦。

归纳起来,孔子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敬亲”的要求:身敬、色敬和辞敬。即除了对父母身体和饮食给予照顾外,真正的孝是要求子女在侍奉父母时做到和颜悦色。这是对养且敬的进一步引申与升华,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父母精神愉悦。这对子女而言,应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的自然流露,而非表面上装出来的毕恭毕敬的模样,这样对父母的孝才称得上是无微不至。很显然,孔子的这种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敬爱父母,把对父母的物质、精神之养结合起来的思想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从物质生活层面赡养双亲、照料双亲,是孔子孝论最低层面的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最低层次的孝。[1]而精神需求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需求,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只有做到了对父母的敬,既满足了父母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又满足了父母的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尽孝。

二、三年不改父之道

在孔子看来,作为子女不单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能够为社会去担当责任,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才是孝。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当他的父亲活着时,因他无权独立行动,这就要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的父亲过世后,这时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思想行为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父母死后除了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常怀哀戚之心外,作为孝子就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孔子在这里论及的“孝”,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并不是强调从父之道正确与否,而是从为人子女者是否存在不忍之心,是否与父母之间有真感情。在孔子看来,子女只有继承父志,才算是对父亲的尊重,才是真孝。孔子赞美孟庄子的孝,就是由于他能够继承父志。“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权,是难能也。”(《论语·子张》)在孔子看来,孟庄子对父母行孝之事一般人都能做到,但他在在职期间留用他父亲的僚属,保持他父亲的政治措施,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做的背后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敬爱之心,缅怀之情,和他对父亲的真实感情。继承父志在孔子看来是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但孔子关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观念,桎梏了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

三、祭祀时态度严肃认真

《论语·乡党》讲:“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这里讲,孔子在祭祀前,必定先沐浴,穿戴洁净的布衣。祭祀期间,必定改变平常的饮食,必定从内室迁往外室单独居住。祭祀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事情,又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是必然的。随着时代的不同,祭祀的具体内容在做着相应的改变,但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那就是祭祀时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孔子主张实行的“三年之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三年之丧和三年之爱是相应的,父母对子女是爱护,而子女对父母是尊敬。在孔子看来,一个对父母有深厚感情的人,不仅要在父母在世时孝敬,更要在父母过世后行三年之孝。孔子所坚持的“三年之丧”影响深远,一直到现在,对于父母之丧的守制,仍强调三年之丧。

四、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讲:“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们被禁锢在土地之上,加之交通与通信的极度不便,儿女们很少到远方游历,也没有多少必要到远方去游历。孔子的主张是首先是“不远游”,但他不排除“远游”,只是强调了需要远游的时候一定要告知父母在什么地方。现如今子女们各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一直守候在父母身旁,但“游必有方”的要求是至今适用的。由于通信的异常便利,即使儿女们在天涯海角,也能够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虽然如此,做儿女的也应该经常回家陪陪父母,哪怕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说会话,父母也会感到相当幸福,能让父母幸福,这才是做儿女的最大的责任,最大的孝。

五、免除父母对于自己的担忧

《论语·为政》讲:“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讲能让父母不担心自己,就是孝了。儿女的生命源自于父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的牵挂之怀根植于此。做儿女的当真爱自己,让自己身体将抗是一种珍爱,堂堂正正地做人,更是一种珍爱。自己身体健康,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父母就不会担忧自己,不让父母担忧自己,就是对父母的孝。在子女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以行使孝心的同时,作为父母也应该照顾好自己,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这样做儿女的才不会担心,这是父母对儿女的慈爱。父慈才会子孝,子孝才会父慈。这是相互作用的。《论语·为政》载,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父母之慈将产生子女之孝,慈与孝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父母的慈爱里面理应包括对子女适度的尊重,子女对父母敬养,这样家庭才和谐,社会才和谐。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慈则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父慈子孝”。这二者似乎一正一反,一上一下,显得对称和谐。但在中国古代贤哲看来,“尊亲”更为根本,更重要的。父慈固然很好,父不慈,那孝子也不有任何怨言。[3]

六、行孝悌在一定小件下页就是“为政”

一个人外出做官要为国尽忠,居家则要为父母兄弟行孝悌。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能以“孝悌”影响当政者也就是在“为政”。季康子问孝,孔子回答道:“临民以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以孝慈之道引导人民,就可以使人民忠于统治者,孝是忠的前提和根本,是道德的根本,是为政的根本。只要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推广到社会上,影响到每个人,使每个人都怀有孝道仁义之心,天下就会兴旺,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所以“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意思是说,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在孔子看来,行孝就是为政的一种形式。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是说要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老百姓就自然归于忠厚老实了。

《论语·阳货》云:“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就是说,“仁”统摄一切善德,于人于己于天下都有利。《论语·泰伯》又云:“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把亲子关系推广至天下则万民归于仁。可见“孝”可以构发“仁”,是“仁”的内在属性。由孝可以立身、可以导民、可以治天下;由“仁”可以治理国家,达到至高的“圣人”境界。[4]孔子的弟子有子也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一个人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工作,根本建立了,“道”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孔子以“孝为仁之本”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儒家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质。而且,以“孝为仁之本”,是将社会伦理规范与个体品德修养相互结合,把社会伦理的实现与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完全统一了起来,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是整个儒家孝道的根基与主流,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影响巨大,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其中所主张的基本观点,诸如“孝”为仁之根本、儿女孝敬父母是孝道的核心所在、“礼”是衡量孝道的唯一标准、做官尽忠与居家尽孝具有相关性等,至今异议者仍不多见。当然,如同一切事物都具有局限性一样,《论语》这不影响世界儒学经典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如其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思想,在当今竞争压力巨大,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已经过时,变成至酷人们发展的一种思想。所以,对于《论语》中的孝道进行合理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科学态度。

[1]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0.

[2]唐志为.[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巴丽云.传统“孝”的伦理与现代社会[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李晓虹.《论语》的“孝”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1)12-0046-03

蒋曼(1985-),女,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03-05

猜你喜欢
敬爱儿女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天山儿女
如何读懂《论语》?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开学啦
姜敬爱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