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阳,叶兴艺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再思考
韩雪阳,叶兴艺
民本思想产生于封建帝制社会,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缺陷。它只把重视民生作为巩固江山社稷的手段,而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民的权力和自由;它仅仅依靠社会伦理道德的力量约束君权,体现了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观念的不同。传统民本思想在中华文化之中占有极具分量的地位和曾经产生积极作用。
民本思想;民主观念;君权神授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其统治而产生的,它主张“民为国之本”,这与现代民主提出的“以人为本”似乎非常接近,但二者在意义上却有很大不同。传统民本思想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萌芽于西周之际,于春秋战国时期迅速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明清之际,民本思想再次兴起,掀起了“民本”从理论开始迈向实际的新高潮。
《尚书·五子之歌》中有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对待百姓应当亲近,不可以蔑视、疏远他们。百姓是一国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就认识到了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产生了保民的思想。西周时期保民思想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尽心于民,勤政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共’。二是以民为监,顺乎民心。‘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应“谋及庶人’。三是爱民如子,体恤民情。‘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天子‘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四是禁止虐民。周公告诫诸侯以夏桀‘不肯戚言于民’‘乃降大罚’为戒,不能暴虐民众,滥施刑罚。周公还提醒成王不要 ‘乱罚无罪,杀无辜’。”[1]西周的这种保民思想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直接渊源,它开启了中国人文思想之先河。
到了先秦,民本思想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滕文公上》)的思想,使民本思想得到最为具体的完善,突出强调了人民之于国家的重要作用,表达了社稷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的观点。孟子还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荀子则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在此基础上,荀子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警示统治者要学会体察民情、尊重民意,要时刻将民心向背与天下得失直接联系起来。
诸子还提出了实施民本的两点具体措施,即在执政方面接受谏言和在社会生活方面富国强民。孟子提出,在君臣关系上“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荀子则言:“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已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已用,不为已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在富民方面,《论语·颜渊》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还设想了颇富民本色彩的庶民、富民、教民三阶段说,认为施政应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做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孟子强调“取于民有制”、“薄赋敛”,以减轻百姓生活负担,实现“富民”。荀子则主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荀子·富国》)
在中国几百年的封建帝制中,传统民本思想还并未能完全摆脱神权色彩,国家事务的最终决策权始终全部掌握在君王手中,人民并不能参与其中,民意很难有渠道得到反映,更不用说影响政治决策。制度的缺陷导致了传统民本思想更多的限于“纸上谈兵”,却少有实践性的可操作的举措。因此,传统民本思想其实是一种说之易行之难的“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这种状态从秦汉以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明末清初,封建制度日益衰落,很多儒生士大夫看到了封建制度的缺陷,纷纷提出改变制度新观点,使传统民本思想升华到了极限。
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被打破,人们开始相信权力属于人民,它应当被掌握在人民手中。黄宗曦、顾炎武等人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他们认为君主只不过是一介“独夫”,主张以“众治”取代“独治”,用平等的君臣关系来取代君主专制。对于黄宗羲的主张,有学者认为其“强调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试图通过法治的巨大约束力,把君主制度纳入‘公天下’的轨道,进而提出设立具有议会性质的学校来监督朝政的设想,‘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1]王夫之指出:“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泰誓上》)在清朝统治风雨飘摇之时,严复和陈天华的观念更是令人发馈:“民众是天下真正的主人”,“国以民为重,民为国的主人。”而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后来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有”,这种思想在当时对我国民主革命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和发扬。”[2]
传统民本思想诚然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使民意得道,使百姓生活得以缓解,然而从本质上来看,民本思想是作为一种统治方略被提出来的,是对君主专制的一种缓冲和补充。“在君与民、官与民的对立格局中,民本主义扮演着一种调节角色,发挥着一种舒缓职能。它关注的是统治者的长远利益,要求统治者给民众以喘息之机,不要竭泽而渔,防止物极必反。”[3]传统封建帝制条件下君主专权的事实已然决定了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历代君王选择听取民声、体察民情,更多是为了缓解百姓受专制之苦的压力,安抚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情绪,所以其并不是为了民生本身而注重民本。民本只是一种手段,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才是其真正目的。这一点与现代民主中“人民政权为人民,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
孔子认为统治者要以宽厚仁义之心执政,做到恭宽信敏惠,才能稳固江山深得民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论语·尧曰》)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反对霸道政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达到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尚书·周官》中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意思是说,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这些德治仁政、廉洁奉公的思想在当时的封建帝制社会,对督导君权和激励贤良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封建帝制社会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然而不难看出,上述“德政”观点,均是以对政权安危的警示为基础,来敦促统治者在执政时对人民施以仁政,并无实质上的力度。君王的决策权在其自身手中,仅仅靠对其道德的要求并不见得真的能够保证民意得到反映,更不见得民生可以得到重视。传统民本中的“主权在君”与现代民主中的“主权在民”也是截然不同的。这正呼应了上文所说,传统“民本”只是君王用来稳固江山的一种手段,而并不是其最终目的。若要真的实现对统治者权力的约束,使民声民意有渠道反映,使人民真正安居乐业,最终还要从制度上着手,用合理的新制度改变封建帝制,凭借强有力的法律辅之以伦理道德的约束,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本”——真正以人民安居乐业为目的的民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本思想产生于封建帝制社会,这决定了它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只把重视民生作为巩固江山社稷的手段,而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民的权力和自由;仅仅依靠社会伦理道德的力量约束君权,这些正体现了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观念的不同之处。
另一方面,传统民本思想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占有极具分量的地位,其产生的许多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先秦诸子各抒己见表达人民的力量对君王统治有重要影响方面来看,民本观念已经在传统中华民族大众的意识中初现其形。学者们通过对以民为本之重要性的阐释来限制王权,使王权由原本至高无上、权由天授的观念渐渐转变为由人民赋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帝王的权力。传统民本思想主张在保障和维护君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民为本位,重视民众的利益,主张为政者“听于民”,这在当时显然是进步的,这无疑也为后世“民权思想”、“民主观念”、“以人为本”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李军林.民本思想的历史嬗变及现代超越兼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J].哲学研究,2007(12).
[2]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3]孟宪霞,戴明玺.民本思想的来源及其现代转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D092
A
1673-1999(2011)12-0014-02
韩雪阳(1989-),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学生;叶兴艺(1976-),男,浙江台州人,博士后,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11-03-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C100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