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帅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116052)
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好坏,事关全体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稳定发展的大局。因此,后勤工作在学校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为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与发展,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提出的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战略决策。如何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目前各高校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自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社会化”就成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的方向,概括地说,就是将高校后勤的服务经营活动从学校行政事业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按照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人员分流和资产重组,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
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国务院办公厅围绕后勤社会化这个主题先后四次召开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配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后勤改革的热潮。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都是这场改革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效地缓解了扩招浪潮中的高校后勤配套条件不足的困难,改善了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此外,高校后勤发展也带动了本地区的房地产、餐饮业、零售业和物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拉动了内需,创造了就业机会,可谓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十年来,高校后勤工作围绕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涌现出了多种改革模式,根据高校后勤资源投入和管理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种。
2.2.1 基于自有资源的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高校自身良好的资源基础而建立的。在实践应用中又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小机关—多实体”模式,即学校设立总务处或后勤处作为甲方,将高校内服务内容不同的各后勤单位,各自成立实体作为多个乙方,并实行独立核算。其二是“小机关—大实体”模式,将高校内服务内容不同的小后勤实体组成一个大的后勤集团作为乙方。在这种模式下,后勤集团设置一个代表总务处或后勤处的老总,代表甲方负责,以形成合力,指挥起来更加直接有效。
2.2.2 基于集约资源的政府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
该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高校后勤服务协会,以协会形式集约资源,统一组织后勤服务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供给。这种模式打破了“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旧格局,实行后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专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的路子。目前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大学城就是典型的例子。
2.2.3 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
这种模式以学校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模式要求学校与社会方之间紧密配合,互惠互利,并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目前各高校新建的学生公寓、食堂,以及电信、网络服务等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实现质的突破,还有很多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自办后勤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管理部门对社会化改革的认识不足,把管理理解为指导,而不是服务。部分后勤员工还没有跳出事业单位的思想约束,在工作上抱有“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独立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服务意思淡薄,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2)产权界定不明,权责不清。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甲乙方契约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高校与后勤实体进行了剥离,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仅仅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学校方面还将后勤实体看成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并经常对其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而后勤实体仍处于承包经营、授权经营或租赁经营的阶段。它们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难以逾越学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多年来学校在后勤管理上一直沿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后勤管理机构从属于学校的领导,因而缺乏独立的决策权。后勤实体在运作上模拟企业化管理,在分配上却实行事业化分配,工作成效与实际利益脱节,形成后勤部门吃学校“大锅饭”的局面,甚至后勤职工的工资也跟着学校走。管理工作中忽视激励手段的运用,造成了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缺乏竞争意识,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同时,还缺乏必要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
(4)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高校后勤工作的公益性和教育属性。后勤的公益性与追求企业最大利益的冲突,是各高校一直存在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后勤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后,自然要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提供服务产品,进行成本核算,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价格随行就市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教育的公益性又决定了后勤服务的公益性,这是涉及维护学校稳定和实现教育公平、保护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问题。一些后勤企业过分重视收益,强调经营效益,偏离了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宗旨。
(5)后勤职工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化改革对后勤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后勤系统职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与美国、日本等国高校的后勤系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受旧体制的影响,部分后勤职工无论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工作视野还是工作方法,都不能适应社会转型后的后勤服务工作要求。人才的匮乏制约着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依据高校后勤的产业属性,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高校后勤保障的新路。如果后勤工作者的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老观念上,凭经验和靠行政命令管理,是无法参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的。因此,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先要引导后勤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主动开拓后勤服务市场。其次是在后勤改革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高校后勤要坚持为教育、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轨道。
目前全国80%的高校后勤部门已经从学校行政事业体制中相对分离,组建了多种类型的后勤实体。但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明晰,后勤资产并未从学校剥离,校企不分,权责不清,使学校仍然背负沉重的后勤负担。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从根本上理顺学校与后勤的关系,明确双方的产权归属,解决职能交叉,分清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产权归属明确,才能有效地形成明确的企业财产权,从而使企业成为具有承担收益风险和资产保值、增值任务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通过明晰产权,可以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功能,激发企业活力。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逐步分离的办法,最终实现事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建立后勤管理的长效机制是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然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组织和管理后勤,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后勤的组织和领导制度、分配和奖罚制度、监督和保障制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岗位管理规范,明确组织结构和岗位权责;在用工制度上实行全员公开招聘,按需定岗,择优录用;在工资制度上要坚持“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浮动工资制度,要根据工作表现、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绩效工资;在监督制度上学校可以委派第三方财会总监来检查监督经营者及其会计人员的财务行为;在运行机制上,学院后勤工作将实行事企分离,并对学校的后勤企业进行细分,如成本服务型、经营型、管理型,并根据细分类型制定相应政策,服务价格将参照社会行业标准,并实行优质优价。此外,积极装备和运用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广泛地应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后勤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将有助于提高后勤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后勤服务向专业化集约化目标迈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7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高校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和经营,有利于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减轻高校的投资压力,有利于通过资源流动、兼并重组、优胜劣汰来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特殊服务市场,在高校后勤实体还缺乏全面融入市场的竞争能力的情况下,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开放、有序竞争、依法管理的原则。要参照有关行业标准,制定相应高校后勤的准入制度和严密的监控办法,形成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和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从而确保高校后勤市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后勤企业是服务于高校师生这个知识群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后勤经营的绩效。因此,高校后勤企业也应成为现代知识型企业,实现管理创新,铸造高校后勤品牌。为此,一方面要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后勤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采取在职学习、专家授课、岗位训练、实地考察、工作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为职工补充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改善员工结构,塑造一支高水平的后勤管理与服务队伍。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质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情况考虑的社会化。在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不同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制宜,采用多种模式的实践探索,坚持分类指导和多样性发展;必须区别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尤其是新建高校的改革速度,避免后勤改革中出现“一刀切”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切忌急于求成和简单化,要保持学校和社会稳定。简而言之,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后勤改革模式来发展,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才是正确有效的做法。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产权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服务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摸索出一条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
[1] 谭亚伟.对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考[J].经济师,2009,(6).
[2] 王军.当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3).
[3] 周建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分析[J].理论界,2006,(2).
[4] 王平,张文辉.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比较分析[J].全国商情,2008,(19).
[5] 李盖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的分析与预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