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探讨

2011-08-15 00:45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魏 魏 刘 瑾(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探讨

魏 魏 刘 瑾(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一定程度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当前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的途径,这依然是科学探索辅导员工作规律、改进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

高校;辅导员;问题;完善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正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辅导员的职业身份的定位,国家教育部2006年7月23日颁布的24号令第三条明确表述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见,辅导员队伍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理念、学生培养与管理、毕业生就业等方方面面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建设一支高水平、职业化、专业化、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和普遍共识。但从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反思当前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完善途径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已采用了按学生比例配备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制。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各高校应按不高于1: 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一般都在1:400左右。上述现状的出现,导致了辅导员每日陷入纷繁的事务性工作之中,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诸如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而这三项工作才是辅导员工作的真正职责之所在。辅导员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期望在工作中继续提高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辅导员根本没有余力进行学习,容易造成职业疲倦,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这些情况导致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

第一,辅导员工作角色不明确、职责不明确,无法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和工作内容乃至社会角色进行明确界定。除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各部门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都会临时抽调辅导员承担部分工作。辅导员承担一定的行政工作或事务性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默认的事实。辅导员通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凡是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凡是领导布置的工作都要去做,真正花在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辅导员被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称作高校的“勤杂工”、“消防员”或“学生保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辅导员工作的繁琐和职责、角色的模糊。

第二,辅导员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据统计,高校辅导员一般任职时间在2至5年。有的高校在辅导员工作两年后允许他们免试转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是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有的辅导员工作一定年限后自动转入教学或科研岗位;还有一些辅导员把辅导员岗位当作进入高校工作的捷径和跳板,一旦有机会就转岗或转行。从学生工作实践来看,辅导员工作的前四年一般处在工作经验的积累期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迷茫期,辅导员在刚刚胜任学生工作的时候离开学生工作岗位,严重制约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要求较高,但在相应的福利保障方面却区别对待,辅导员的地位得不到承认,同专业教师相比,在晋升、培训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也是辅导员岗位人员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辅导员职责无限扩展,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导致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激增,辅导员工作也相应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除掉一些传统的职责如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学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团建党建等工作,又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学生挫折心理的辅导、学生专业思想的引导、各种危机事件的处理等工作。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工群体,处于学校和学生之间,容易成为各种矛盾的中心点,既要维护学校权威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又要维护学生权益,人性化地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工作难度很大;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在业辅导员形成了压力,高校辅导员岗位不愁无人竞争。这些都对辅导员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第四,辅导员工作限制性强,难于体现观念和方法的创新。各高校都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积极创新观念和工作方法,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但从实际来看,辅导员多承担事务性工作,很难在工作中贯彻自己的管理理念。领导会随时交付任务,学校各部门也会随时下达各种要求,这些工作的完成效果时常以领导的个人意愿或部门意愿为检验标准,辅导员缺乏参与工作的自主性,也就难于体现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事实上,在对辅导员的考核标准中,各高校基本上都以量化指标进行,无非是带了多少学生,组织了多少活动,处理了多少危机事件,学生取得了多少成绩,等等。真正体现辅导员工作思考和总结的部分难以考核,多数辅导员也难以有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理论或实践的探索,这也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五,辅导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也需要提高。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都保持高度的关注,而且他们往往成为最早接触新事物、新观念的群体之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而且要掌握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危机处理、生理健康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导员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该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没有较强的亲和力、说服力和应变能力,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辅导员非常困难。高校辅导员只有通过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才能顺利地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由知识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由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转换[1]。

二、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的途径探讨

近年来,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大量的论文和专著进行探讨,辅导员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也组织了相关部门和学者进行研究,部分资深辅导员也纷纷撰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不少有益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或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提供指导。但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过程,各种成型的理论虽然较为丰富,目前依然难以彻底解决辅导员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校应真正重视和支持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支持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这种重视和支持主要表现在舆论支持、资源支持和个人精力支持三个方面。舆论支持主要是在高校营造一个实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良好氛围,要调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宣传实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资源支持表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需要学校给予相应的投入,比如进行相关的咨询和考察、组织有关的调研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个人精力支持表现在要关注辅导员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建设思路,经常听取有关汇报或对工作给予指导,等等[2]。学校的支持是改善辅导员生存地位、提高辅导员工作成就感、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的重要前提,将有力地改变社会和学生对辅导员工作和地位的错误认识,更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其次,明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范围和职业目标,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体系,所以要明确工作的时间、程序、要求等,使工作“简单化”、“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辅导员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应从体制上保证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辅导员体现“辅”与“导”两方面工作的职业本质。同时,要真正理解辅导员工作的难处与重要性,而不是让辅导员成为各种责任的唯一承担者,不能一出现危机事件,就将责任完全推给辅导员。通过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问责机制,帮助辅导员减轻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这样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辅导员才能轻松上阵,才能真正在辅导员职业中体会到奉献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

再次,保证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前途,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辅导员职业价值的提升。要拓展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空间,努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队伍成员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对辅导员的职称、晋升规定要适当地区别于专业教师,在课时和课程方面要灵活地限定。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后备青年干部、党政管理骨干、“两课”学科专业骨干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源头之一[2],并真正落实到学校发展规划中。对于辅导员的深造问题,应采取灵活的办法进行鼓励,而不是一个规定定死;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辅导员,可以由学校推荐参加校外挂职锻炼,提高实际工作效率[3]。只有辅导员本身认同这个职业,甘愿从事这个职业,才能使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顺利达到目标。

最后,创造辅导员完善自身素质的工作环境,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辅导员知识结构的更新。为了适应辅导员工作职业化趋势,不少高校在引进辅导员时,越来越多地要求与学校开办的专业相关或相近。事实上,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单一的知识结构根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成为制约因素。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从辅导员工作实际来说,除了自身所学专业,最实用的知识还包含哲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辅导员应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4]。高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藏书、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实践考察等各种方式,鼓励辅导员继续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使辅导员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能部分地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能够充分重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网络交流平台[5],成为学生真正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否则,能为学生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只能是非常有限的。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的前提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结构比较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显得更加重要。高校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既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辅导员培养和建设的途径,也要着力解决对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考核标准进行合理界定,最大程度地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辅导员才能有精力和时间完善自身的素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高校教工群体中富有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的一部分,从而不断开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局面。

[1] 赵晓生,唐笑.专业化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J].跨世纪,2008(11):64-65.

[2] 李浩然,弓洪玮.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及有效途径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8(29):133-134.

[3] 崔薇薇.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科技资讯,2008(35):223.

[4] 徐成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10):217.

[5] 陈会羽.新时期高校建设中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27.

Discussion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ing Approach in University Instructors'Work

WEI Wei,LIU Jin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specialization establishment of our university instructors is becoming an inevitable tren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instructor team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but many problems remain to be handled with urgenc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university instructor work,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way of improving instructor work mechanism which forms the foundation of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utorship,which is still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instructor work law and to improve the instructors'working effectiveness.

college;instructors;problem;improving approach

G645

A

魏魏(198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