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记》对现代音乐疗法的影响

2011-08-15 00:50:03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乐者乐记音乐疗法

李 媛

(长春大学 音乐学院,长春 130022)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音乐与医学之间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关于用音乐艺术来治疗疾病的方案,在我国古代人的智慧中就已存在,并已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其中,《乐记》一书就是一部与音乐疗法密切相关的著作,也对当今的现代音乐疗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学论著。它是研究音乐本质、音乐审美、音乐治疗等方面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使中国的先秦儒家音乐思想更加理论化、系统化。据传,《乐记》原本二十三篇,现在流传下来的仅有十一篇,约7000字左右。其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其中对音乐的起源、审美、情感体验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 关于《乐记》

《乐记》开宗明义就阐述了音乐的产生与人的心理关系,指出了音乐的本质,并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1.1 音乐的产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生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乐记》用朴素的唯物论观点,论述了物—心—音—乐的相互关系,从而说明了音乐产生的整个过程;指出两个导致音乐艺术产生的重要因素: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心灵。这种音乐心理学思想在全球的音乐心理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这正说明了先哲们是很重视音乐艺术对心理的作用。他们很早就认识到,音乐这种艺术是以情感为中心的,指出了音乐治疗的本质。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再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乐记》在音乐审美上的逻辑关系是音由人心所生,由声可知情,而情感于物而生,这种思想对现代音乐治疗影响很大。因为现代音乐疗法是指一种用音乐艺术来调节人的精神,促进治愈疾病,以帮助病人达到心理和生理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案,也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2 音乐的主要特征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及乐节奏,声之饰也”。音乐具有描述性和形象性的特点。音乐表现的是情感而不是形象,不同的音乐是不同的情感的表现形式,音乐之动人的力量又来自于它所表现的情感。儒家这一音乐思想,既是质朴的、切合实际的,同时又抓住了音乐的主要特征。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又说:“乐者,情之不可变也。”“唯乐不可次为伪。”音乐表现情感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先秦时期的古人将音乐看作是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认为虽然其它艺术也都带有感情因素,但只能通过其它手段间接地表现感情。它与感情之间的关系都不如音乐那么密切、那样直接。所以,就表现感情这一对象而言,其它艺术及其语言都不能替代音乐。《乐记》又强调音乐的真诚性,真诚则感人,伪则人恶。优秀真诚的音乐,犹如清纯的甘泉,滋润人的心田,渗入心灵深处。正如孟子所言:“音乐之入人心也深,其化人也深”。

1.3 音乐对情感的作用

音乐的心理功能,一直是历代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并充分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情感为中介,其音乐治疗过程:“音乐—情感—治疗”。《乐记》中有关音乐与情感之间相互影响的论述体现了可贵的心理学思想,为音乐疗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根据。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敬心感者,其声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关于情感影响音乐的理论,不论音乐家还是心理学家都认同。音乐既然是感情的表现,那么就可以从音乐的音色、节奏、调性变化觉察到人们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古代人列举的这几种情绪恰好说明了这个问题。《乐记》认为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们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刺激才由心而生的。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乐记》认为,虽然人人都有性格、气质、心智这些本能,但哀、乐、喜、怒的情绪变化是无常的、没有规律的。也就是人心受到外物刺激而产生反应,然后才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因此,“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廉乐;粗历,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

不同种类的音乐唤起欣赏者不同的情感体验。音乐表现情感,音符按情感的波动起伏而发展,这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欣赏音乐时,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联想,它表达对事物的一种内心感受或内心状态,它又通过情感这一中介,把作者与听众、作品与听众、听众与生活联系起来。虽然这个道理并不深奥,但它指出了音乐具有影响心理健康的功能。

2 音乐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乐记》从音乐的生理功能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音乐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的作用开始的,进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以及其他器官的活动。

2.1 生理作用

“乐行而论清,耳聪目明,血气和平”。又说:“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同流精神而和正心也”。现代研究表明,音乐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和脉搏的速度、血压、皮肤电位反应、肌肉电位和运动反应、内分泌和体内生化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免疫球蛋白等)以及脑电波等,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音乐的生理节奏利用音乐节奏和人体生理上的“微振”产生的共振来调节体内的微振活动,使脏腑间恢复平衡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者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足矣”。音乐是人的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音乐与生活中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人都难以拒绝其客观实在性;音乐又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可传达喜怒哀乐的感情,也可借音乐而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说,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们早已认识到音乐对人的精神具有放松抚慰的作用。当人们于劳逸倦形,心灵需要抚慰的时候,欣赏或演奏一曲,就会在音韵中得到安宁与陶醉。

2.2 音乐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从健康角度讲,一个生活中缺乏音乐的人是不完全健康的。所谓音乐的道德感化功能是指对社会听众的情感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作用。道德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道德对社会可能起到保健作用,如果有一个道德败坏的社会,那一定是不健康的社会,人也是不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要领,其中之一就是提倡把道德修养纳入健康的范畴。《乐记》著作中就有多处记载音乐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

(1)净化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说明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将人们的精神提升到高尚的境界;无论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还是表达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都是其它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古代帝王都设立专门音乐机构实施音乐教育。

(2)德育的功能。“乐者,通论理也”。“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德是根本,德重于艺。优秀的音乐是德育的音化、爱的音化。音乐通过声音,运用音乐语言、艺术手段能迅速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听觉器官,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从而引起个体心灵共鸣,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治欲,则乐而不流,以欲望道,则或而不乐”。虽然音乐具有娱乐功能,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本性欲望,但每个人所得到的愉悦却不相同。有人通过音乐把提高了道德修养为乐;有人则通过音乐把满足声色欲望为乐。这种从音乐中受到德育的标准随着欣赏者的不同而不同。

(3)音乐与意志的关系。“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骄志”。凡由音乐而产生的情感过程,并不是停留在情绪体验便结束了,而是体现在言行上。音乐能激发人的意志,也能使人意志消沉。《乐记》认为,高雅的音乐能强化人的意志、振奋人心。相反,低级趣味的音乐往往腐蚀人的意志,会使人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要使一个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四方面皆具有良好状态就必须有健全人格来支持。《乐记》论述了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的性格与行为的影响作用。

“故商者,王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为之商;齐者,三代遗声也,齐人识之,故为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敦能包此?”商、齐两国的音乐由于内容方面的不同,对人的性格也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学说对现代音乐疗法在临床应用上也十分广泛。因为,现代研究表明许多疾病,譬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心身疾病等的发病率都与个体性格密切相关。如果音乐能影响人的性格,这也就为音乐治疗疾病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3 音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状况可以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乐记》一方面指出音乐是人心感于物而产生。另一方面也指出音乐又反作用于物,主要指人和社会。很多事实证明,音乐对社会环境以及国家的兴旺产生相应的影响。

“是故治世之音安,兴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既然音乐是人们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应,并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各种情绪。所以,自然就能够真切地从这些音乐中感受到社会的祥和与动荡。《乐记》对这种思想表达的极为明确,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范畴。很多事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当靡靡之音盛行,会对社会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优雅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正如儒家圣人孔子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强调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今天的社会仍然保持着紧张的气氛,到处充满着生存的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挑战。所以,应对各种精神压力已成为人们的必修课。因而,每个人都需要音乐,社会更需要音乐。

综上所述,《乐记》一书在中国不仅是一部系统的音乐心理学著作,亦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一部音乐治疗学著作,并为我们现代音乐疗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王凤岐.世界音乐简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M]//音乐论丛第四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乐者乐记音乐疗法
SOUNDS OF THE VILLAGE
汉语世界(2022年5期)2022-10-15 12:32:58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中国音乐学(2022年2期)2022-08-10 09:21:18
Sounds of the Village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论《乐记》的辩证思维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综述现当代学者对《乐记》中音乐美学的研究
知止者富 知乐者常乐
文史博览(2016年11期)2016-02-05 01:45:08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