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1-08-15 00:53冯跃林夏雪明
关键词:工具理性市场经济道德

冯跃林,夏雪明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0)

我国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冯跃林,夏雪明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0)

对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的成因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我国的道德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道德失范;成因;价值理性;道德建设

一、我国伦理道德领域乱象纷生的现状及成因

我国已进入改革深化期与矛盾凸显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公平等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伦理思想纷纷涌现,但诸如贪污腐化、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人际关系淡漠等令人忧虑的道德失范与“滑坡”现象,令我们陷入道德困境,从而引发了社会的沉重忧思。

(1)经济“转轨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局面是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混乱的经济诱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成功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也带来了我国所有制关系及分配方式、组织方式的多样化,致使人们的利益诉求多元化,从而使人们利己主义思想盛行、损人利己行为时有发生。我国所有制关系及分配方式、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导致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进而带来多重价值取向上的冲突与混乱。各种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和价值取向易使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找到各自的生存土壤,与传统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相互对峙。在缺少足够的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自身在发育过程中过度趋利性、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极易诱发人们为盲目逐利而进行的恶性竞争和行为畸形,也会导致伦理道德的错乱。不可否认,趋利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高效配置的基本体现,这种倾向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决定的,但同时作为伦理学家的亚当·斯密同时也在另一部著作中强调了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道德的重要作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1]。这些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曾说过:“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2]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讲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同时更应该关注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讲的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道德”。所以笔者认为,《道德情操论》中所阐述的正义、仁慈、克己这些基本价值是我们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要求的基本原则。

(2)我国政治领域的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和腐蚀了社会风气。政治领域的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对我国社会伦理道德的滑坡产生负面示范效应和负有误导责任。因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政治领域的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张康之教授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曾指出:“一切存在着社会秩序危机的时代都是与道德的失范同时出现的,而且首先是由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们破坏社会共同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败坏社会风气,进而引发了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的丧失。”[3]由于现代社会,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工作者都免不了要和公共权力的掌管者打交道,那么这些公共权力掌管者的道德取向就会影响公众的价值判断,如果权力的掌管者对这一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将这些不良道德倾向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假如说市场经济的运行是诱发道德危机的经济诱因的话,那么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应该是道德沦丧的政治原因。在政治领域所反映出来的这些现象不仅淡化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公仆意识,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形象,而且使社会分配失衡状况加剧,贫富分化进一步拉大,使广大社会群体产生了被剥夺感和不平衡感,继而对党和国家的道德教育产生淡漠态度和逆反心理,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德育工作停留在说教层面,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助长了社会不道德现象的泛滥和社会风气的恶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有关专家对国家各部门公布的10类系统性腐败数据的估算,仅1999—2001年间腐败所造成的GDP损失平均每年就达14.5% ~14.9%[4]。所以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党风的全面好转是急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我国在现阶段忽视了人们对道德权利和道德回报的需求,从而抑制了人们进行规范道德实践的积极性。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5]。在道德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效性。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合情合理的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很多让人心酸的案例经常诉诸报端,一些善良、正义的人们为了伸张社会的正义,维护社会道德底线,他们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结果他们往往换来的是“英雄流血又流泪”这个遗憾的事实。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呼唤高尚的道德,但是践行美德的结果却令人极其心痛。由于我们倡导集体主义原则由来已久,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认为每个公民去践行美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理所当然也就不需要任何“回报”,这种观念结果只会导致公民成为道德实践的“绝缘体”。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公民的道德权利和道德回报机制刻不容缓。

(4)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过多的重视物质的力量,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斯诺命题”作出了很恰当的解释,“斯诺命题”是一个有关科技与人文矛盾关系的理论命题,1959年身为物理学家和小说家的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在剑桥大学作了一场著名演讲,讲稿后来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为题正式出版。他在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而两个阵营中的人士又都彼此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一现象就被称为“斯诺命题”[6]。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取得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巨大成就,但也使人们过度崇拜其“工具理性”而忽视对伦理道德“价值理性”的追求。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人类所有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克隆人”、核战争威胁、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生态和科技伦理新难题。由于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价值的实现表现出其长期性、间接性等特点,于是,在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实用主义等观念的驱使下,社会科学至今仍处在坐“冷板凳”的地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弘扬“价值理性”也步履维艰。笔者认为这也是目前我们进行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大环境性障碍。

二、对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一些对策思考

针对上面的分析,笔者思考着针对这些经济、政治、机制和环境等诱因提出一些试图改进和加强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的一些对策。

(1)解铃还须系铃人,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法治建设来促进我国的道德建设。

在经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等这些普世价值,并使这些普世价值制度化。阅读《道德情操论》,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无关”的人的观念,本身就是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市场经济体系本身必须依赖一定的道德基础,如契约精神、讲究诚信、遵守规则等,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机制的残酷性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经济人”眼中不会有公平、仁慈,他们眼中所有的只是利益。有鉴于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必须针对市场经济的残酷性而树立起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的“严”字当头的权威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竞争,但是我们更不要忘了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对法治精神的崇尚和敬畏,这一观点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观点。

执法人的公平、公正的执法态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一次不公正的执法就会消弱法律的权威性,进而为道德实践设置层层障碍,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道德原则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新闻媒体的监督与鞭策。针对经济领域诸如商业欺诈、操纵股价、违背合约等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新闻媒体应该加大曝光力度,充分发挥新闻监督职能,使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主体对不道德的经济行为望而却步,从而净化市场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追求利益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活动的终极目的。因此,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利益获取机制,使市场主体有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规章制度、法规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建立,使人们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法律的严重处罚,有助于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市场行为的道德性。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然在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责无旁贷。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党风建设才能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腐败现象,其原因主要有: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功经验过程中,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趁机钻进来,成为一些人发生腐化的重要诱因;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长,是腐败得以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战略性措施。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关于“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的著名论断[7]。这一论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如今进行党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如何加强党风建设,笔者认为:①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是新时期深入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经之途。②建立有效约束滥用权力的机制是防范和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基本举措。③坚持对党员和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有成效开展的基础环节。通过一些列整顿措施,促使党的作风有根本好转,并最终形成政通人和这样一种良好局面,党风政风的全面好转对于我国道德建设将产生不可限量的积极作用。

(3)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只强调道德义务,忽视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应有重视。在我国道德实践过程中,往往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不给予道德实践者的应有道德回报,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造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不公。道德权利在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不能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相应的道德权利,应该要求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是道德关系得以维护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有责任以善行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8]履行道德义务就应当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或回报,这应当成为一条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同时客观公正的道德评价机制也是“社会良心”存在的重要的体现。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基本权利,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它具体包括:①道德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自主权;②道德主体人格平等权;③ 道德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权。自由、平等、利益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这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回报。道德回报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一致性。建立一种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保障道德行为的道德回报的规则,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要防止两种片面认识:一是片面扩大道德权利而不履行道德义务,另一种是将道德回报狭隘地理解为物质回报。只有正确理解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深刻内涵和交互关系,才能在道德实践中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们践行美德的积极性以促进我国的道德建设。

(4)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进行,科技的力量日益增强,我们却被我们自己所生产出来的物质所“奴役”了。“工具理性”也成为困扰我们进行道德建设和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新教伦理强调勤俭和刻苦等职业道德,通过世俗工作的成功来荣耀上帝,以获得上帝的救赎。这一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工具理性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的动力开始丧失,物质和金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于是工具理性走向了极端化,手段成为了目的,成了套在人们身上的铁的牢笼。”[9]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效率)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忽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这虽然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度崇尚工具理性的论述,但是类似的问题同时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急需现代化建设,这种内生需求就不断地使人们过度张扬工具理性,而对价值理性的作用认识不足。殊不知,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却是建立一个充满和谐氛围的社会。这就从本质上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工具理性的作用,而且应该认识到工具理性只是理性的一个方面,它需要人文价值理性的判断、比较和斧正,人类道德的实践品格必然孕育于价值理性之中。同时价值理性也是工具理性的刹车系统,因为人的欲望是不断膨胀的,在社会生活中假如人们没有价值理性,那么这时人类就好似一匹匹脱缰的野马而随时都有坠入悬崖的可能。人文关怀所蕴涵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实质上是要求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意义和内心世界。在不断重视和强化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人类才有可能在创造出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持久美满的人性流露和丰溢的精神产品。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他认为:“人类不仅要学习对生产力至关重要的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学习对互动结构起决定作用的道德实践知识。道德实践领域的学习不仅存在,而且在人类社会进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导致主体交往能力的获得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主体工具性知识的学习,并且通过对主体工具行为的合理限定,有效地消除工具理性的异化性质。”[10]所以我们在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重视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的前提下,通过人文主义关怀全面提升人们行为和自然科学的价值理性,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也会给我国的道德建设注入不竭的动力。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梁小民.作为道德哲学家的亚当·斯密[J].商务周刊,2004(4).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胡鞍钢.巨大的腐败黑洞:公开披露各类腐败的经济损失[Z].中国国情研究分析报告,2002(20).

[5]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6][英]C·P·斯诺.两种文化[M].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0]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Demoralization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Study

FENG Yue-lin,XIA Xue-m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0,China)

This paper makes some rational analyses on the causes of present demoralization in China,and on this basis,carries on some useful discussions about strengthening our moral construction.

demoralization;cause;value rationality;moral construction

B822

A

1674-8425(2011)06-0079-05

2010-08-13

冯跃林(1965—),女,四川邻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等。

(责任编辑 范义臣)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市场经济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