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与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建构

2011-08-15 00:45龚文静
关键词:认知结构英语专业协作

龚文静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24)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与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建构

龚文静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24)

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面临英语专业学习挑战时,在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和信念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认识心理特点入手,以建构理论为框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让学生来主动建构意义,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认知心理特点;建构理论;英语教学

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学习理论已经从以行为主义为主导转向了以认知主义为中心。早在30年代,维果茨基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应该在个体的认知水平之内。60年代,结构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布鲁纳调强认知结构及认知过程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加涅在前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并指出每一层级的学习都是以前一层级的学习结果为前提条件的[1]。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一个心理过程,其本质就是认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和信念所呈现出来的认识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由此可见,英语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的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中,特别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往往被忽视,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一)原有的经验分布不平衡

不同于高年级的同学,基础阶段学生语言意识程度普遍不高,原有经验知识分布不平衡,偏重语言技能,忽视语言表达、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受到高中应试教育和地区英语教育差异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本身的发展又不平衡,普遍听、读等语言输入能力要强于说、写等语言输出能力。这样的经验分布特点,致使有些原本高考英语成绩较高的学生在面临说写等专业课程时,遭受到较大的挫败感,从而使原认知出现偏差,出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否认,甚至会导致原本较强的听读输入能力出现明显的下降。

(二)认知结构面临重组

一般说来,认知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它又是发展的,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要替代并重新整合低一级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性质更为复杂的认知结构[2]。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要完成从高中到专业学习的过渡,当新经验被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后,就会产生新的对应方式,呈现由平衡到不平衡到平衡的规律,如学生依然用原来的结构去接受、加工和处理新的信息,必然会产生混乱。

(三)心理焦虑感较强

由于外部学习环境的改变,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预期不够,角色转换较慢,增加了学习焦虑的心理。面对当前或预感挫折产生消极情绪状态。专业学生不仅要面临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过渡,更重要的是要面临来自专业学习的挑战。高中的英语课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信息量较小,而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涵盖语言学习的诸多方面,同时信息量加大,集中体现在单词量上,基础阶段大纲要求认知词汇5500—6500个,并能熟练运用其中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3]。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学生的焦虑感。

(四)信念出现动摇

专业学习的各种挑战,容易使低年级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出现问题,从而丧失自我价值,动摇了学习的信念,产生自卑情节,对英语专业学习失去信心。这就造成有些原本入学成绩较高、学习兴趣较浓的同学,在两年的基础阶段学习后,出现了厌学情趣。

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建构

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学习者新知识的获得,往往不是通过传授,而是通过个体对知识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内部表述。学习是协商的过程。学习的发展要依靠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协作对话达成共识。教学评估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不仅是学习结果。学习是真实情境体验的过程。真实的情境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建构理论看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4]。意义的建构必须依赖一定的情景,通过协作和会话来完成。

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在一定的情景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知识,即意义的建构。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原有的经验

首先要注重语言输入,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语言输入能力。例如:基础英语适量地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示范文章的输入可以弥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相关的句式与词汇,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就容易内化成语言规则,从而实现英专基础阶段训练语言技能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应围绕相关学习主题,关注学生在有教师指导和外界帮助情况下的学习效果与完全独立学习时学习效果之间的差距,并根据此规律建立课堂的框架,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听力课可以先让低年级的同学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一些听力材料,记录下听力过程中的问题。然后教师在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后,提供一些示范材料,通过比较,指出学生在选材和听力信息搜集时的偏差及语言知识能力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对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反省,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这就是一个把经验教育化,然后通过教育化的经验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过程。

(二)重视情景设计

情景是认识结构改变的环境。首先英语专业教师必须要为低年级的同学提供一个英语语言环境,坚持始终用英语组织英语教学,这样有利于英专基础阶段的学生不断复习原有的知识并建构新知识,让他们可以利用充分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帮助、引导、促进的作用。

其次老师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景。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应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引导、帮助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和建构。学生要通过相互的合作加强情景的真实性,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可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把学习内容以任务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并鼓励学生间的互评。如基础英语,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把一段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各承担其中的一部分的词汇、语法、篇章的归纳和总结,然后根据既定的指标由学生自己进行相互的评估,这样学生就会真实地参与到教学情景之中。老师则应该结合课文内容,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背景材料和各类感性材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思维方法的引导,提示帮助他们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课堂变成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与意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形成未来的职业取向和专业研究方向。

(三)加强“协作”“会话”学习

“协作”与“会话”,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间的交流、讨论与合作。主要体现为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5]。

在英专基础阶段,学生应形成良好的“协作”“会话”机制,应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参与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顺利完成从高中到专业学习的转型。因为只有在协作和会话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双方应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拓宽交流渠道,如:邮件、BBS、博客等。老师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过程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必要的学习策略。老师和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影响,进行信息和情感方面的交流。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会话,让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交流中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四)采用启发式教学,减少学生的焦虑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要以任务为中心外,基础阶段还应以启发式为主,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为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规律。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同学生共同商榷错误,并提供相应的帮助。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增加学生的自信,减少焦虑。

(五)利用新经验有效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针对基础阶段学生的特点,加强课后语言输出,是利用新经验完善英专低年级学生认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如:基础英语一课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与主题相关的作文,并要求一定比例的语言要来自本课的新知识点,使得新信息与学生个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之间形成互动、连接、交融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各种信息方式来呈现新经验,避免ppt课件变成不用粉笔的黑板。应通过多感官刺激,提高新知识点、新信息的收纳程度。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机制,对基础阶段英专学生学习习惯、理念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评估体系的建立基于发展的眼光,应该考虑到学生从高中单一的评估体系过渡到英语专业学习多元化的评估体系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基础阶段两年的评估方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学生能力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时采用形成性的评估方式,把学生学习的各项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包括出勤、平时测验的进步幅度、自主学习的参与、小组协作活动、学生间互评等,通过个性评估指标来促进学生英语专业学习的意识的提高,为高年级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现状,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习得过程规律,教学模式也应从浅层发展到深层,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机制,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专业方向与兴趣,并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就要把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环境,即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这四大属性和实际的师生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互动有机地集合起来,应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关的认知策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英语技能与英语专业知识结构的整合,做到既不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失控,课堂教学中重点不突出;也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从而形成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英语教学的双赢。

[1] 杨劲松,邓志勇.构建认知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7,4(3):6 10.

[2] 宋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教育干预模式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68173.

[3]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章伟民.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设计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0(3):2329.

[5] 胡建伟.建构主义与二语习得理论的互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5):5860.

H319

A

龚文静(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理论与教学。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英语专业协作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团结协作成功易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协作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