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究

2011-08-15 00:45何良伟
关键词:主客体受教育者客体

何良伟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究

何良伟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科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关键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客体的客体性的把握是否正确、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属性,对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教育客体

“主体—客体”这对范畴起初从哲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为了揭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逐渐演变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传统理论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高,以及哲学领域交往实践理论和教育学领域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不少学者开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理论提出质疑,相继提出了“双主体说”、“多主体说”、“相对主体说”及“主体际说”。理论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究竟何为,还存在较大分歧。科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简要评述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主体—客体”阶段;二是“主体—主体”阶段;三是“主体—客体—主体”阶段。

(一)“主体—客体”阶段

这一阶段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都是在“主体—客体”框架内进行的。在这一框架下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相对主体说。

1.单主体说

单主体说中按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教育者主体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一些学者则片面地将教育者主体说理解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仅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范围和方向上发挥作用,主要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作用”。[1]受教育者主体说则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是为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这一观点主张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发展服务是正确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但教育者为受教者发展服务,就要把受教者摆在主体地位,把教育者摆在客体地位是值得商榷的。

2.双主体说

双主体说认为“任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是‘双主体’的,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从施教角度看,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行为主体。从接受角度看,受教育者是接受行为者,是接受行为主体,因而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2]这一观点从微观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此说回避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宏观整体的主客体关系的问题,只有从宏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才能有效揭示教育者和受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相对主体说

相对主体此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对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才能划分主体与客体。从哲学的角度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只有相对的绝对,没有绝对的绝对,相对中有绝对。此说只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而未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绝对性。

(二)“主体—主体”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主体教育热的兴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开始由“主体—客体”结构向“主体—主体”结构转变。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无底板”的主体际说。此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只是一种无客体底板的交往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流信息沟通思想的过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客体。这一观点主要是借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交往学说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而“后现代哲学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抛弃理性而走向非理性,反对认识论(‘主—客’模式)而推崇主体际对话和商谈,反对客体底板而强调无基础主义束缚的自由和多元化思维,强调无规范的沟通与交往”。[3]66因此用“无底板”主体际说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缺乏科学性,唯心主义色彩浓厚。

(三)“主体—客体—主体”阶段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交往学说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交往实践理论认为,“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3]54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3]65这一理论被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中,在“主体—客体—主体”的结构下提出了“有底版”的主体际理论。该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往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二者在“主体—客体—主体”的结构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平等、互动的“主体—主体”关系即主体际关系。主体际关系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受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交往关系。此说以及在此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学界大多数学者的追捧。有人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水岭,并为之大唱赞歌。笔者对这一观点持质疑态度。尽管这一观点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有一定的可取性,但许多学者在阐释有底版的主体际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及主体性哲学的相关理论。对于“主体—客体—主体”结构中起中介作用的客体是什么,大多避而不谈。少数学者虽然论及这一问题,但值得商榷。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介的有目的地交往而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4]此定义表明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共同作用的中介客体是教育内容。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是中介客体。以生活世界为中介,‘自我’与‘他人’的通过对话达到对思想道德意义的具体理解,以实现‘自我’与‘他人’的融合”。[5]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主体—客体—主体”三极关系结构中的客体是多极主体间共同改造的客体,是“中介化的客体和客体化得中介。他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体—客体’关系”。[3]倘若将教育内容或“生活世界”看做中介客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共同改造教育内容或“生活世界”基础上的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的目的就是改造教育内容或“生活世界”。这显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不符。思想政治教育“改造”的对象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的思想品德,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之所以分歧较大的原因是对于主体及主体性、客体及客体性的不同理解造成的。究竟何为主体及主体性、何为客体及客体性?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主体性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客体的核心要素又是什么?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是厘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关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主体性、客体及客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及主体性、客体及客体性不完全等同于我们在哲学上理解的主体及主体性、客体及客体性。它们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主体性

理论界大多数学者认为主体是人,但对于是不是只要是人就是主体,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参与了实践活动或认识活动的人就是主体,这一观点主要是引用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6]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作为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并认为这一主体是认识者、实践者,被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就是客体。笔者比较倾向第二种观点。主体性即主体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具有的一般属性,一般包括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等,其中主导性是主体性的核心。主导性表现为主体“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7]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寓于主导性之中。主导性是人在实践活动或认识活动中成为主体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活动或认识活动中具有主导性的人才能成为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则是人在实践活动或认识活动中成为主体的必要条件,主体一定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而有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的人不一定是主体,只有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担负着发动、组织、调控任务的人才能成为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出者、组织者。受教育者尽管从整个人类的高度来讲具有主体性,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其并不具有主导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出者、组织者,因此不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属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客体性

因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具有主导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出者、组织者,不是主体,因是客体,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不完全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客体。哲学上认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人类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面向的“世界”,是物的存在。客体性即客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所具有的一般属性,主要包括:对象性、被动性、被支配性、受控性等。简而言之哲学上所讲的客体(物)的客体性主要包括对象性和“物性”,其中对象性是客体的本质属性。受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具有对象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是客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受教者,具有对象性的特征,但受教育者是人而不是物,具有人性而非物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客体性表现为潜在的能动性和对象性,潜在的能动性即受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动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摒弃对待受教育者客体的物性思维,回归人性思维,要把受教育者真正当人看。分析受教育者的需求,理性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调动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动性。受教育者的对象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在地位、作用、素质上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则表现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即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对立的根本原因,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身份、作用、素质上的对立(差异)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要求的“代言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手段促进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社会化,以及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个性化,培养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认知能力、思想品德意志力,提升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代言人”、组织者身份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对象性身份是对立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引导、促进、调控和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起“参与作用、制约作用、反馈作用、检验作用、促进作用”;[8]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先决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真是因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成熟性,才需要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表现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依存存在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形式、概念上的存在,即教育客体在形式上被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实际上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外。这种状态主要是教育主体以“物性”思维看待教育客体,不去激发教育客体的潜在能动性,教育客体没有真正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造成的;另一种形式是真实的存在,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只有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真正存在,才能保证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激发、引导教育客体的潜在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真正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也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你可以成为我,我也可以成为你”,教育主体转化为教育客体,教育客体转化为教育主体。如高校辅导员在接受培训时,是教育客体;当其组织开展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时,他又转化为主体。做好客体是当好主体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与时俱进地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外化为教育客体容易接受的内容;二是在同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受教育者将教育者外化出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观念,并外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最终实现与教育者思想品德观念和思想品德行为相统一。教育者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深化对受教育者思想形成规律及其特点的认识,吸取受教育者对于自己工作的建议,总结教育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总之,“主体—客体”结构并不是单一、单向、僵化的象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应回归“主体—客体”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主体—客体”框架内,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1] 张耀灿,徐志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15.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8.

[3]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4] 王忠桥,于成学.基于交往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阐释[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9(7):8.

[5] 王威孚,卢岚.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78):87.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7]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3.

[8]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93 94.

D64

A

何良伟(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主客体受教育者客体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浅析“物我本相因”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