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批评文体具有的文体学意义

2011-08-15 00:49周美华
关键词:论诗书信体序跋

周美华

苏轼批评文体具有的文体学意义

周美华

苏轼一生发表过很多独特而新颖的文艺方面的观点与见解,并且运用多种批评文体样式对文艺现象进行论述。其批评文体主要有论诗诗体、书信体、序跋体等。苏轼多样的批评文体具有较强的文体学意义。这主要体现在:苏轼批评文体在宋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苏轼的文体自由、“文备众体”对当今批评文体带来重要的启示。

苏轼;批评文体;文体学

苏轼作为宋代一位著名文学评论家,一生写过很多批评文章,不但他的文艺评论观点独特而精湛,而且他的批评文体形式也是无比丰富而新颖。什么是批评文体呢?蒋原伦、潘凯雄在 《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中说:“本论著开宗明义,将批评文体界定为体现在批评文本中的批评家的话语方式。”[1]蒋原伦在这里给批评文体下的概念简短而明了。另外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将批评文体和批评方式比较来谈,说:“批评文体和批评方式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从批评文学的体裁样式说,是文体;从批评话语的表达角度说,是方式。这意味着,一定的批评方式总是通过一定的批评文体来表现的。”[2]320童庆炳教授还在本书中提到:“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人们创造了批评文体的多种形式,如论文、点评、诗话、随笔、评传、序跋、书信、对话等等。 ”[2]320可见童庆炳教授给批评文体下的定义比较详细而深刻。苏轼的批评文体样式主要有诗歌体、序跋体、书信体、游记体、祭文体等。苏轼丰富多彩的批评文体既是继承前人智慧的成果,同时也是苏轼本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晶。苏轼多样的批评文体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苏轼批评文体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本篇论文主要从两方面来论述苏轼批评文体所具有的文体学意义:一、苏轼批评文体在宋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二、苏轼的文体自由、“文备众体”对当今批评文体带来的启示。

一、苏轼批评文体在宋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苏轼对文学艺术具有很深的造诣,对文艺发表过很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一生写的评论文章内容之丰富,文体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虽然苏轼具有很强的文学天赋,因此才能写出如此之多批评文章,但苏轼在批评文体方面也继承了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首先谈论一下他的论诗诗。若论论诗诗的渊源,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就已经有了论诗的句子,六朝时期文人诗中更是有不少的论诗诗句,虽是片言只语,正可见论诗诗体式发展之过程。唐代论诗诗特别兴盛,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七绝体论诗诗成体的标志;除七绝体论诗诗外唐代论诗诗有各种各样的体式,有五言、四言、六言,也有古体与律体,特别是五言古体论诗诗,比七绝体论诗诗更得风气之先,在唐宋时期一直很兴盛。在论诗诗发展史上,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具有特殊的意义,杜甫过后,七绝体论诗诗犹如涓涓细流而为江海,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苏轼的论诗诗无疑受到杜甫等前人的影响。由于在宋代之前就产生了论诗诗,唐代的论诗诗发展非常兴盛,北宋离唐代相隔不是很远,并且苏轼是宋代最有名的诗人,因此苏轼很容易受到唐代文风的影响,运用诗歌来评论诗歌也是很自然的事。另外苏轼的批评文体虽然相当丰富,但苏轼的这些批评文体在苏轼之前已经非常盛行。书信体和序跋体在汉代已经是主要的批评文体,如序跋体有著名的《毛诗序》、班固写的《离骚序》、司马迁写的《太史公自序》等;书信体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到了魏晋时期批评文体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批评文体除了书信体与序跋体之外还出现了用骈文写的批评文章如《文心雕龙》、用赋体写成的批评文章如《诗品》及用论写的批评文章如《典论·论文》。到了唐代除了新出现的论诗诗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批评文体:墓志铭。此外在唐代,书信体与序跋体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这时期主要的批评文体样式了。到了北宋前期,欧阳修创立了一种新的批评文体:诗话。苏轼的书信体、序跋体、祭文体、游记体等批评文体样式都受到了前人创作的影响。因为这些批评文体在苏轼之前已经存在,并且发展已经很成熟,苏轼运用这些文体来进行批评无疑受到前人的影响。然而苏轼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这首先表现在苏轼采用了多样的批评文体样式。在苏轼之前的文学家们大都使用一到二种文体样式来进行文学评论,而苏轼的批评文体样式丰富多彩,苏轼批评文体样式主要有论诗诗体、序跋体、书信体、记体、墓志铭体等。苏轼的批评文体样式不像其他文学家的批评文体那样非常单一,而是多种多样。其次,苏轼的论诗诗体式多样,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体式。在苏轼之前,论诗诗比较流行的体式是杜甫的七言绝句体式,当然唐代还出现了五言、四言等形式,但苏轼以前文学家们很少有运用多样的批评体式,而苏轼的论诗诗体式是很丰富的,他的论诗诗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第三、苏轼的记体批评文体比较多。据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可知,在苏轼之前没有一篇是用记体来进行文学评论的。然而苏轼却运用这种文学文体来进行文学评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苏轼创作了形式多样的批评文体,苏轼创作的形式多样的批评文体无疑对其以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苏轼写的许多批评文章最先对北宋及南宋文学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首先苏轼的批评文体及批评思想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他的弟弟苏辙及弟子黄庭坚。如苏辙写的一篇较有名的评论文章《上枢密韩太尉书》就显然受到苏轼写的书信体批评文章的影响。再如黄庭坚在宋代也是一名著名的诗人及评论家。他也写过很多评论文章,但他主要采用的批评文体是书与记。如他的有名的书信体批评文章有《答洪驹父书》和《与王观复三首》,他写的记体批评文章有《大雅堂记》等。无论是他写的书信体批评文章还是记体批评文章都受到了苏轼写的类似文体批评文章的影响。到了南宋,许多有名的文学大家也受到了苏轼的影响。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写过很多批评文章并且批评文体也较丰富、形式多样。他的批评文体有墓志铭体、书信体、游记体、诗歌体、序跋体等,陆游写的这些批评文体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苏轼的影响。如陆游写的一篇有名的序跋体批评文章《跋东坡七夕词后》与苏轼写过一篇跋体批评文章《跋张希甫墓志后》在文体上和文章命名方式上都是一样的,就是在用词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南宋除陆游之外,还有很多文学大家受苏轼的影响,如还有著名山水诗人杨万里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轼的影响。杨万里写的批评文章主要采用的文体有诗歌体、有序跋体。这种批评文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苏轼的影响。总之苏轼的批评文体既继承了前代文学家的传统并且又有所创新同时他的批评文体对其以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宋代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苏轼的文体自由、“文备众体”对当今批评文体带来的启示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没有自己的特色。”[3]320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文论的巨大影响,从而使中国传统因素大多已经丧失。西方文论主要特点是:理论讲究系统性、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话语具有相当强的客观性。西方文论的这些特点给西方评论文章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如行文具有很强的程式化、语言非常枯燥、思维太过于讲究逻辑性从而使文章丧失文学色彩。由于在西方文论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文论向着严密的逻辑性、思辨性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而中国古代诗性传统文论特征几乎不再存在。这就使得当今评论文章理论色彩相当浓厚,从而导致这样的评论文章语言显得干瘪、格式呈现出很强的程序性并且很单一、使读者读起来感到枯燥而无味。在这种追随西方文论的氛围里,中国的文学理论,不仅其演变历程为西方文论思想文化所规范,而且其理论体系、思维模式、文论话语都是西方文论所提供的。“中国文学理论自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的诗性传统。”[3]6中国的文论应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应该完全西化从而丧失自己的传统特征。中国的文论如果要想在世界文论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对世界文论圈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应当建立起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像当今大多数学者那样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如果中国文学批评家们一味模仿西方文论模式,那么中国的文论将会完全丧失自己的传统,也将会在文论界迷失自己的方向。中国文论自古就有自己传统特色,所以当代文论家们应该找回中国的文论传统。但要找回中国文论的传统就应该重新注重文论的“诗性特征”。什么是“诗性”呢?“狭义地讲是指‘诗歌的特性’,广义地说是指与逻辑性相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3]6苏轼作为古代一位著名文学批评家,他写的批评文章具有很强的诗性特征:批评文体的文学化、语言的美文化、风格的抒情化、思维方式的直觉性。苏轼的批评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论特点。他的批评文章采用的都是感悟式的批评方式及优美的文学语言,文章结构如行云流水、写的酣畅淋漓,就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样,使读者读起来如痴如醉、沉浸在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之中。苏轼在进行文学评论时篇幅比较短,不像当代大多数批评文章那样长篇巨制,苏轼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文学现象论述的生动透彻。另外苏轼在进行论文评述的时候使用的是生动形象富有很强审美意蕴的语言,运用的是各种生动的修辞手法,采用的是感悟性的思维方式,因此苏轼的评论文章给人带来一种审美愉悦感,而不会让人感到索然寡味。苏轼的这种诗性的批评文体对当代规范化格式化的文论语言和枯燥干瘪的批评文体给予了很大的启示。

中国当代的批评文章要想走出困境就要向传统回归,而苏轼的批评文体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并且苏轼不但是宋代最有名的文学家,而且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也是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因此苏轼的批评文体可谓是中国传统批评文体的典型代表。因此苏轼的评论文章对中国当代的批评文体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近代由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打开,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渐渐加强,后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当然受到西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多数文学评论家们在进行文学评论的时候完全采用西方标准化的论文体式。这种论文体式逻辑性很强、条理也很清晰,但这种文体比较死板和生硬,让人感到枯燥,文学色彩不强。这和中国古代的批评文体重意境、重形象形成显明的对比。因此中国古代批评文休的诗性特征是中国评论文体的传统特点,是区别于西方批评文体的中国独特特征。所以当代的批评家要想写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很有文学色彩的批评文章,就应该回归传统。而苏轼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苏轼的评论文章对当代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当代作家应该借鉴苏轼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所采用的思维特征、语言风格、行文方式,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优美的评论文章、写出符合中国传统“诗性”特色的当代评论文章。

[1]蒋原伦,潘凯.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6.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建中.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I206.09

A

1673-1999(2011)06-0107-03

周美华(1980-),男,江西南昌人,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344000)文法与艺术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

2010-10-24

猜你喜欢
论诗书信体序跋
《潜夫論》版本考述及其序跋題識輯錄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探析《论诗》与《人间词话》中的诗歌批评观
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之死悲剧性根源
书信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未成曲调先有情妙用书信创美文
论诗四绝
邹著序跋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