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2011-08-15 00:48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角色扮演社会化

张 晨

(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西安710069)

角色扮演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张 晨

(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西安710069)

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和举家齐迁使得流动儿童的规模逐年递增,流动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扮演各种角色时产生了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其综合成长,这些问题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应该针对问题采取哪些相应措施,都是现阶段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出发,对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进行分析。

流动儿童;社会化;角色扮演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不仅是数量的急剧增加,而且包括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即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城镇务工者从最初以青壮年单身外出为主逐步发展到举家迁移。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的加剧,流动人口中16岁以下儿童的规模越来越大、比例也越来越高,流动儿童问题也逐步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重点关注。

一、流动儿童及其社会化问题研究背景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它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将子女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相对应。目前关于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主要是基于宏观估算和微观调查,缺乏精确的统计。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1]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2]

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得到研究,是因为进城务工子女必须经历城市和乡镇的社会、经济、文化两种社会化环境。进城后,他们身受双重社会化标准的影响,从把固有的纯朴作为社会化的准则,到将各种期望作为追求的目标从而形成自己社会化的特点。大多数学者关心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其综合成长方面研究的比较少,利用社会学个体的社会化的角度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成长则比较适合。

二、角色扮演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化存在问题

米德从角色扮演来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是因为他关注心灵、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米德认为社会是一种构成的现象,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人类社会进步包括人类个体对他们从社会得出的自我意识机制的使用,既包括实施这种进步的社会变革,亦包括发展其个体自我或人格,从而使之与社会重建齐步前进。”[3]同理,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对社会的发展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认为社会化的本质是人的角色扮演变化过程,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从而以这样的期待来从事角色行为的过程。即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或者说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有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流动儿童的社会化阶段主要集中在模仿阶段与嬉戏阶段。模仿阶段的流动儿童与其余儿童大致相同,简单的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有限的,因此关于自我的意识也是非常弱的。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其在米德认为的“嬉戏阶段”,即儿童开始扮演一些重要的、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就处在儿童的周围,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在学校的同学、朋友、兄弟姐妹。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的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所以,从流动儿童在社会化的社会主体中扮演的角色来分析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是最有效的。

(一)家庭中扮演子女角色所产生的问题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的接受社会化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影响对个人角色扮演的前两个阶段甚至三个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一个人的感情生活能否正常则在于理解爱和接受爱以及给予爱,这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

首先,作为子女,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往往是经济薄弱,父母白天在外打工,顾家时间很少的一个状态。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父母都很难满足孩子的需求,更谈不上感情的培养。再加上,流动儿童长期在家中扮演家务劳力的角色,承担大部分家务,无暇顾及生存之外的童年生活。由此,流动儿童会产生对于家的观念不强,不懂得表达感情和描述心情,缺乏兴趣途径来排解孤独的心情的问题。

再者,流动儿童父辈群体经济条件差会使得流动儿童作为后继者会提升自己对于物质和社会地位更高期望,羡慕城市儿童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社会不公感甚至敌视情绪。

(二)学校中扮演学生、同学角色产生的问题

根据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的研究,认为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受教育环境,自然学校中的社会化过程则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是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正规组织机构,流动儿童自然也必须学习学校的行为准则,按照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进一步理解和处理这其中的人际关系。可以看出,一个具有合理规范的学校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化是很关键的。

首先,流动儿童因家境大多贫困,所上学校多以民办私立学校为主,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学校自然会忽略办学治学规范的方面,学生不能养成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习惯,则会在这样的社会化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断裂。有机会在公办学校上学的流动儿童虽在角色规范上得到了弥补,但是,因为城市儿童和其之间的差距,两个群体难免互相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交流。缺乏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流动儿童失去了团体归属感,再加上流动儿童在学校毕竟是少数,最后,流动儿童会有性格孤僻的现象的存在。更有严重的说法认为,长期失去群体交流,儿童会失去对社会的信任,从而产生价值观偏离主流的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其次,儿童在扮演学生角色时以老师评价作为自身行为要求,师生关系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因素,老师口述的作为学生,别人是怎么要求和期望的;作为公民,人们是如何看待的和期望的;这些“口述标准”都会影响流动儿童对于自身成长中角色扮演的认知。由此,一位称职的老师,也是流动儿童需要的。

(三)同龄群体中的朋友伙伴角色所产生的影响

所谓同龄群体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4]从互动论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人们更容易彼此产生人际吸引和影响。个体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这种交往过程帮助儿童明确独立的观念,也可以学会灵活的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完善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流动儿童却恰恰缺乏这样的群体来弥补生活的孤单无助与枯燥,从农村社区来到城市社区,流动儿童失去了很多玩伴,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居住比较分散,再加上住宅结构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接触比较少,流动儿童很难形成同龄群体。这样则失去了一个能共鸣的群体来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人际问题,这就使他们在这方面与城市儿童拉开了距离。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一般化他人”角色的影响

郑杭生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演进过程。”[4]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各种方式,为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现如今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多样,对人们的社会化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流动儿童从“有限角色”到“一般化他人”的成长,也深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如果媒体过于对物质世界宣扬,流动儿童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就会偏离其现实生活状况,人生坐标偏离原点;又若电视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常被儿童当做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或是模仿对象,那么这个“对象”或是“对象”传达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应该是具有积极正面的现实意义的,太过于虚幻或负面都不适宜传播给儿童。

三、完善流动儿童角色扮演的对策建议

从社会化主体中发现问题,从产生的问题中寻求对策,针对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首先,从家庭主观方面来看,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关心孩子的生活,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可以把家长自身在城市打拼的经历与孩子交流,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差距,主动适应城市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表达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心,善于发现孩子的个人兴趣,鼓励孩子而不至于抹杀天性。从社会客观层面看,政府、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应尽可能提供工作岗位及技术培训机会给流动家庭,减少流动性。这也要求家长要尽量接受社会上提供的各类技术培训,增强谋生的技术本领,争取相对稳定的工作。

其次,从学校角度看,农民工学校的不利影响不代表要否决这类学校的存在权利,毕竟民工子弟学校有其费用较低和大都在民工居住集中地的优势,那么政府对于其应该因势利导,加强监督和管理,适当资助和吸引民间协助,引导学校走上规范的道路。就公立学校而言,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高潮的过去,公立学校逐渐可以接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入学,学校应该主动建立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沟通机制,多举行团体活动,平等对待所有的儿童。从教师角度看,老师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流动儿童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作为老师,应该密切关注流动儿童在校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及时鼓励,增强流动儿童信心。教师也应多找机会和流动儿童家长沟通,两者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再次,从社区环境角度解决流动儿童同辈群体之间产生的问题。作为家长,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应该主动选择较好的居住社区,从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社区自身,政府应当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在流动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加强流动儿童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责任心等集体意识。让流动儿童在课余在安全有益的地方缓解枯燥的生活,避免孩子去寻找一些不利于身心成长和有潜在危险的场所来排解时间。

最后,当政府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监督,规范电视和纸质媒体的播放和报道内容,传达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使流动儿童形成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作为传播媒介,也应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流动人口勤劳、朴实、勇敢的品性和他们在城市艰辛的生存状态,让更多的市民听到流动人口的心声,改变市民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建设两者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

[1]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53-59.

[2]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2):24-29.

[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肖玉梅,欧晓彦.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探析[J].行政与法,2006,(4):2.

The Analysis of Role-playing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ization Problem of Migrant Children

ZHANG Che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The growing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entire family movements make the size of migrant childr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 number of problems occur when the socializing migrant children play various roles.Those problems will affect the children’s overall growth;these relevant issues would be influent by those factors.It is worth explor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tackle those problems at present.In this paper,it starts from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Mead’s role-playing theory to analysis the socialization problem of migrant children.

migrant children;socialization;role-playing theory

C91-03

A

1009—5128(2011)09—0090—03

2011—05—04

张晨(1986—),女,陕西澄城人,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 贺 晴】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角色扮演社会化
角色扮演游戏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漫画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