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封建黑暗专制制度的批判
——解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011-08-15 00:48周虹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武安丞相司马迁

周虹云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福州350108)

司马迁对封建黑暗专制制度的批判
——解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周虹云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福州350108)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揭露西汉黑暗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力作,司马迁从外戚的卑劣行径,封建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以及当时官场的势利、世态炎凉等不同侧面,有力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和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的本质,表达了司马迁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史记》;封建专制制度;批判

司马迁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历史家,作为一个社会良知的代言人,是怀着鲜明的是非和强烈的爱憎投入写作的。[1]7深厚的人民性、人道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表现,根据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利害,常有鲜明的爱憎态度。[2]84

《魏其武安侯列传》这篇《史记》名作,是司马迁对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合传,是揭露西汉黑暗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力作。司马迁通过这三人的骄横残暴、相互倾轧、阴谋陷害的丑恶行径,揭示了西汉盛世下宫廷内外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寓意深刻的政治风云图,有力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

一、皇亲国戚集团的典型形象——窦婴、田蚡

作品刻画了两个外戚典型——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他们一个是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堂兄的孩子,一个是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的异父同母弟弟,他们所代表的皇亲国戚集团,是当时封建政治集团的缩影,司马迁通过描写他们的品性和相互间的矛盾斗争,有力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

(一)田蚡——劣迹斑斑的皇亲国戚的典型代表

司马迁笔下的田蚡心术不正、阴险、贪婪、骄横,而就是这样一个品性低劣之徒却拽着皇后其姐姐王娡的裙带,步步高升,官至丞相,日益骄横跋扈,肆无忌弹。

1.对魏其侯前恭后倨态度的变化。起初,魏其方兴之时,武安未贵,他便“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3]96,极尽卑躬曲膝之能事。当丞相卫绾病免,“上议置承相、太尉”[3]96,限于自己资历太浅,他便“微言太后风上”[3]96,让贤于魏其,其“谦让”的态度令众人称道,然而当他当上丞相时,文中写道:“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3]98其实他“殊无意往”[3]98,根本无意访已失势的窦婴,却要戏弄于他,“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3]98为迎接炙手可热的田蚡,夫妻俩通宵达旦忙乎了一整夜,结果田蚡并未去,当灌夫再次亲自来请时,田蚡尚睡卧未起,并说:“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3]99足见,得势的田蚡此时对失势的魏其侯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前后判若两人。以至于后来他看中了窦婴的一块田宅,就仗势欺人,让籍福去向魏其求索城南的田地,被遭拒绝后怀恨在心,找机会进行报复,最后使出种种卑鄙手段,终于置两人于死地。田蚡对窦婴起先谦卑、继而戏弄、接着欺辱,最后陷害,充分暴露出他人性品质的低劣。

2.泯灭大义,牟取私利。[4]157刘彻的叔叔淮南王刘安每次入朝,田蚡都要到灞上迎接,他去接淮南王,并不是出于礼节,而是另有图谋,[4]155他以“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3]101这样的“皇袍加身”作诱饵,鼓动淮南王,使“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3]101-102,自己因此谋得了大量金银财宝,后来刘安也因谋反兵败自杀。这就是文中三次提到的所谓田蚡的“阴事”,充分暴露出他人性品质的低劣。[4]157

3.利用自己皇帝舅舅的身份,大肆敛财。文中对田蚡修建的住宅这样写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3]97可见田蚡的住宅极其华丽壮伟,超过所有贵族的府第。不仅如此,对他所拥有的田园文中这样写道:“治宅甲诸地,田园极膏腴,而市郡县器物相属于道。”[3]97他拥有最肥沃的土地,派到郡县去采买器物的人奔走于道路,络绎不绝……可见其累财之盛,令人瞠目。他还要求皇帝把考工官署的地盘划给自己扩建住宅,甚至把贪婪的手还伸到窦婴家……以此可见田蚡的骄奢淫逸、猖狂贪婪到何种程度。

4.用尽心思,扩大巩固自己的权力。文中写到“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3]97凭借自己皇帝至亲的身份,田蚡任意提拔自己的人,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一下子提拔到二千石级,他甚至把皇帝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上。为了消灭自己的政治对手,铲除心头之患,巩固扩大权力,他不断施展手腕,加害于窦婴和灌夫,最终依靠靠山——王太后,借灌夫骂座一事,扩大事端,罗织党羽,广泛搜罗窦婴和灌夫的罪行,奏报武帝刘彻批准,将二人在街上斩首示众,消除了自己心头之恨,从而有力地巩固自己的权力。

司马迁笔下的田蚡,是皇亲国戚的典型代表,他们这班人,品性恶劣,劣迹斑斑,却依仗着特殊的身份,获得特殊地位,特殊权利,特殊待遇,特殊享受,就是凭借这些“特权”,他们私欲日益膨胀,为所欲为。正是这股强大的外戚势力无论是非,不分黑白,破坏朝纲,践踏法律,涂炭人民;他们一代一代的世袭,成为历史前进的巨大掣肘。[4]1162司马迁的《魏其武安侯列传》从这一角度,有力地揭露西汉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

(二)窦婴——皇室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窦婴是司马迁笔下的另一个外戚,他耿直、忠诚、豪爽、有学识、有才能、讲义气,与田蚡的品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为外戚,他倚仗姑母这棵大树,曾经权倾朝野,但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成为政治斗争和外戚争权的牺牲品。

1.为汉景帝解围讲真话,得罪了姑母窦太后。汉景帝初即位未立太子,因母亲喜欢弟弟梁王,为讨好母亲,有一次酒酣之际说出了“千秋之后传梁王”[3]95的话,心直口快的窦婴赶快出来反对:“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自传梁王!”[3]95说这番话,出于他的忠诚,为了维护汉代传统的父子相传的世袭制度,敢于坚持原则,却得罪了窦太后,窦太后一气之下,将他开除祖籍,从此不得入朝。虽然得罪了太后,却赢得了景帝的好感,因为此时的景帝正需要一个人出来,为自己的“失言”解围,这样不仅可以巧妙地维护先帝的传承制度,又可以保全自己的孝道,而窦婴正好充当了这个“替罪羊”,这也正中景帝下怀,因此景帝三年,七国叛乱时,景帝以“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3]95之由重用了窦婴,但这一重用也是窦婴悲剧人生的开始。

2.为学生刘荣说实话,得罪了景帝。司马迁在文中写道:“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3]95对于孝景帝废太子一事,窦婴坚决反对,并不听劝阻,使性罢官,对他不合时宜的表现,景帝虽嘴上不说什么,却记恨在心,因此,等到桃侯免相,窦太后多次推荐他作丞相时,孝景帝以“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3]95为由,“遂不用”[3]95。使景帝名正言顺地把这个虽有才能,也被认为最有希望当上丞相,却与自己“作对”“很难和新太子一条心的外戚”剔除掉了,从而达到巩固“刘家天下”的目的,这也是景帝“遂不用”[3]95的真正用意,窦婴再次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

3.为解救朋友灌夫,得罪了田蚡。武帝迫于母亲的压力,任命舅舅田蚡为丞相,而失去靠山窦太后的窦婴,此时倍受田蚡和皇太后的排挤,闲赋在家,就在此时,与他同病相怜而结交的朋友灌夫,因对自己和窦婴目前的处境心存不满,于是在丞相田蚡婚宴上因窦婴倍受冷落而闹酒,激怒了田蚡,田蚡以丞相的身份下令将灌夫关押起来,窦婴决定救灌夫,其夫人劝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岂可救邪?””[3]100窦婴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3]100表现了窦婴为人忠厚、讲义气,也显示了他盲目幼稚,因为他奋不顾身,拼死救灌夫,正中田蚡下怀,田蚡乘机广泛搜罗二人罪行,诬告二人结党以图谋反,最终将二人送上了断头台。这就是司马迁在文中花大量笔墨来描写的也是全文最重要、最生动的两个情节:“灌夫骂座”和“东朝庭辩”。在“东朝庭辩”中,武帝本来想借机削弱外戚势力,除掉势力日益强大且过于猖狂的田蚡,但迫于母亲的压力,最终还是偏向了对他在政治上还有用的王太后和田蚡,因为他知道失去目前势力较大的田蚡,则很可能失去对朝政的掌控,最后以伪造先帝遗诏给窦婴判了死刑,目的也是想借机铲除外戚集团和豪强地主的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而窦婴外戚的身份与豪强灌夫的关系过于密切,这必然使他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后一次的“替罪羊”,窦婴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窦婴虽敢于坚持原则,尽忠朝廷,不爱慕钱财,办事有能力,本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丞相,却陷入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遭受迫害,一次次充当“替罪羊”,始终不得重用,甚至丢了自己的性命。在《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司马迁通过对窦婴的悲剧人生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残酷。

二、最高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后党与帝党

窦太后和汉武帝矛盾的焦点在于保守和革新两种对立的政见,窦太后和汉武帝自然成为对立集团的代表,并在朝中形成他们各自的政治势力——帝党和后党。两党之间的斗争俞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一场激烈的利益和权势之争。

武帝即位不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雄心勃勃地想进行一场政治改革,司马迁在文中对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写道:“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举适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3]96窦太后对他们的这些举措本来已心存不满。尤其对“检举窦氏诸亲属及宗室中品行不好的人,把他们从所属的族谱上除名。”因为直接威胁到她皇太后及其集团的利益,很是不满,接着发生了的一件事,使“窦太后大怒”,司马迁写道:“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3]100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而魏其侯、武安侯、赵绾、王臧等人则努力支持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贬低道家学说,年轻气盛的武帝刘彻想在长安建一座明堂,专门用于讲授儒学,御史大夫赵绾怕窦太后干预,请皇上先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窦太后大怒,本来已对汉武帝改制不满,正着手拉拢一批人来阻止汉武帝的改制,正好乘此机会逼迫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并查纠改革派赵绾、王臧奸利事,乘机罢免并驱逐了赵绾、王臧等人,支持刘彻改革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随后也相继被解除了职务,又乘机任命自己信任的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窦太后的这些做法,大大加强了后宫权势,但她还不解气,还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于是又迫令赵绾、王臧自杀,最终削弱了帝党力量。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雄心壮志,就这样被窦太后消灭在萌芽状态。窦太后利用她的政治手段,使雄心勃勃的刘彻受到严重的打击,帝党的势力受到牵制,帝党集团的改革也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以后党的暂时胜利而告终。通过这场斗争,窦太后牢牢地巩固了皇太后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统治集团内部展开的一场场激烈的明争暗斗中,这些最高统治者往往为满足个人的权欲,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成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政治羁绊。

三、窦婴、田蚡、灌夫三人的相互斗争——人情冷漠,世态炎凉

文中“魏其设宴”,“灌夫骂座”和“东朝廷辩”的三件事,两次宴会的情景写尽了封建官场的势利,人情的冷漠,世态炎凉的畸形社会关系。

魏其侯自从窦太后去世后,愈加被疏远,不被任用,没有权势,过去的宾客都“稍稍自引而怠傲”,[3]97都渐渐各自退避离去,甚至还对他表现出轻慢与高傲。对田蚡则“天下士、郡国诸侯愈益拊武安”。[3]97唯灌将军“独不失故”,[3]97魏其侯因而对灌将军格外的好,二人因失势、同病相怜而联系在一起,“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3]98灌夫将丞相此话当真不顾丧服在身,为了联络感情,改变不利局面,使窦婴与田蚡接近,不顾丧服在身,毅然陪侍。窦婴夫妇为了迎接得势的田蚡,通宵达旦地用心准备,而田蚡却将此事忘得干干净净,并以“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3]99的话来打发灌夫,这分明是得势的田蚡对失势的他们的一番戏弄。第二次在田蚡娶妻的婚宴上,为了缓和灌夫与田蚡已经积怨很深的矛盾,窦婴利用田蚡续妻的大喜日子,接灌夫去喝喜酒,酒席桌上,灌夫给田蚡敬酒,田蚡明显不敬,田蚡给到场诸位敬酒时,“坐皆避席伏”[3]99,而窦婴敬酒时,“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3]99。对众人对待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如此趋炎附势的表现,灌夫当场对田蚡及他的同党痛骂,田蚡立即以丞相的身份,下令将灌夫关押,窦婴知道灌夫是为自己打抱不平,于是拼死营救,然而这正中田蚡下怀,于是田蚡极尽诬陷诽谤之能事,广泛搜二人罪行,诬告二人结党以图谋反,致二人于死地。而在当初,田蚡还是个郎官时,窦婴平息判乱而立了大功,被封为魏其侯后,“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3]95田蚡常陪窦婴喝酒,一副奴颜卑骨的样子,见面、告辞都跪拜叩头,表现出的对窦婴之尊重,与窦婴关系之密切。田蚡对窦婴前恭后踞,前后态度对比之强烈充分体现出人之势利。在东朝廷辩中,武帝曾在听取臣僚关于窦婴罪行的汇报时,逐个问他们窦婴是否罪在当诛,因为田蚡在场,臣僚们个个只求自保,有的随声附和,有的则缄口不语,麻木不仁,没有一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武帝最终以没有真凭实据的“伪造先帝遗诏”[3]101给窦婴定了死罪。同样是国戚,一个失去靠山失势而备受冷遇,一个依靠靠山得势而骄横跋扈,二人的处境,足见官场之势利、人情之冷漠、世态之炎凉。

另外,在这场涉及到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内部矛盾的争斗中,田蚡的歹毒、骄横、无耻;御史大夫朝安国的世故、圆滑;汉武帝的工于心计、精心设计;王太后的偏袒、蛮不讲理,都暴露无遗。在司马迁描绘的这幅政治风云图中,各色人等的丑态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

总之,司马迁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这篇佳作,从外威的卑劣行径,封建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及当时官场的势利、世态炎凉等不同侧面,有力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和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的本质,表达了司马迁对黑暗现实的深刻批判,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1]可永雪.作为民族心灵史来看的《史记》[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5-9.

[2]孙静,周先慎.简明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付剑仁.史记趣读[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5]江文贵.论司马迁对人情世态的描绘[J].滁州师专学报,1999,(1):14.

View of Sima Qian’s Profound Criticism of Dark Feudal Regime Tyranny from Biography of Marquis Wei Qi and Wu An in Historical Records

ZHOU Hong-yun
(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College,Fuzhou 350003,China)

Biography of marquis Wei Qi and Wu An in Historical Records is a famous works about dark feudal regime tyranny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written by Sima Qian.This book exposed the darkness of feudal regime tyranny and the brutal essence of ruling class by Wai Wei’s despicable acts,feudal aristocracy’s power struggles,bureaucratic snobbish,inconstancy of human and so on.It expressed Sima Qian’s profound criticism of reality.

Historical Records;feudal regime tyranny;darkness

I206

A

1009—5128(2011)09—0029—04

2011—04—12

周虹云(1966—),女,陕西蒲城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 詹歆睿】

猜你喜欢
武安丞相司马迁
雍武安等书画作品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辽史·地理志》“武安州”条释疑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CSAMT在武安地热井开发量的应用
从猪倌到丞相——悠久的中国故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