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东平
(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气候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促进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联合国专门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其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并先后发布了4个评估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
自成立以来,国际社会应对气候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缓解方面,但减缓性行动不能根除气候变化问题[1]。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尤为重要。坎昆气候大会决议也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适应”和“减缓”同处于优先解决地位。
所谓适应性,是指系统的活动、过程或结构本身适应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化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等,减轻潜在损失、利用机会或对付气候变化后果的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纵观历史,通过改变居住地和农业模式、经济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人类一直在适应自然的气候变化。
然而,和自然的气候变化不同,现在的气候变化虽有自然的原因,但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结果。近几十年以来,全球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急剧上升。随着人口与收入的增长,人类定居地不断地向高危地区扩张,面临气候变化风险的人口数量和财富水平不断增加。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温室气体不断排放和累积,引起气候变化。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气候条件迅速变化。与此同时,近100多年来中国地面平均气温升高也很明显[2]。最近的50年,中国大陆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了1.3℃,增温速率为每 10年上升0.25℃[3]。
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带来的挑战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自我适应能力,影响面和影响程度加大,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重视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更要重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波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因而适应性气候变化的行动也应该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范围内进行的。虽然现有的研究还不能完全准确预测任意给定气候变化水平下的全部影响以及影响分布,但通常认为,人类健康、农牧业、水资源和海岸资源、林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这些领域正是开展适应性行动的重点领域。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不良的人类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迄今为止已经发现有几个方面的人类健康变化肯定与气候变化有关,还有潜在的数以亿计的人口面临着气候变化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危险。由于气候变暖,传染性疾病可能更加流行,传播时间更长。洪水、干旱和飓风、热浪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空气污染的程度加剧,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公共医疗系统还不尽完善,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农牧业的生产,大多数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气候变化通过温度、湿度的变化对农牧业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气候模式的改变,在植物病虫害分布的变化也可能对农牧业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农牧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严重;因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加大早春冻害,草原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增大。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近20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
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暖已证实的影响之一。近30年来,中国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国家海洋局2009年的年报显示,至2009年底,我国沿海海平面近30年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6毫米,累计超过70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温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近海养殖业将受到较大影响。
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是最早观察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气候变化对植物花期和鸟类迁徙及分布的影响也有大量的证据。自然生态系统对特定位置的特定气候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虽然一些可移动的物种,比如鸟类和大动物能够通过迁移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像树一样的植物的移动性就差很多,尽管理论上也可以迁移,但人类的发展已使很多生态系统的循环支离破碎,或者由于污染以及其它形式的破坏,限制或放慢了物种的迁移路线,降低了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巨大损失。
和过去一样,人们未来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取决于发展模式的选择。更高水平的发展可能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但不恰当的发展模式却使人们更多地暴露在气候变化的风险之中。制定执行经济政策来适应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生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外部性,在时间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经典经济学范围,需要用一种更大的视角进行研究。市场仍是配置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的基础性方式,适应性气候变化政策的作用在于影响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在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能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4]和激励约束等功能,促进我国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提高。
经济政策必须有利于提高地方、全国和全球几个层面的适应水平。从根本上讲,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地而异,适应的方法就必须符合地方的环境和特点。但是,适应性的地方政策必须得到国家政策和战略的支持,地方之间、国家之间需要有力的合作。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必须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气候变化信息的完善。二是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三是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农业比重大、经济能力不足,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并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的适应办法。四是有利于形成适应行动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五是有利于适应性技术的创新。和减缓气候变化一样,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有赖于技术进步,因此,适应性的气候政策必须有利于加快适应性技术的进步。
为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经济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快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相关知识的研究。目前,对气候变化最大的共识就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即气候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变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难以准确确定。因此,加强对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气候变化信息,有利于公众做好准备,提高自我适应能力。
二是加大对气候变化敏感领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能抵抗干旱的灌溉设施,建设储水设施,改善海堤结构,保护低洼地应对海平面的上升。改善公共卫生系统,监测和应对疾病的趋势,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等。
三是激励适应性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推广。为早期的适应性技术研发进行补贴,对适用性技术的推广提供税收优惠,在融资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适应性技术研究的投入。重点鼓励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技术等。
四是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生产模式的探索和推广。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产业政策作用,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纬度较高的地区,主动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尽可能获得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积极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模式,对已有的成功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模式大力推广。
五是鼓励适应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气候保险及天气类金融衍生品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金融政策应积极支持气候保险及衍生产品的发展。
六是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个体的自我适应反应。公众对气候变化知识的缺乏将减少公众的适应性反应。因此,举办各种各样的气候变化知识的培训,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适应性非常重要。
1 Stern,N.The Econom ics of C 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Camb 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丁一汇,任国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1).
3 任国玉,初子莹,等.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2).
4 夏和平,许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监管之法经济学思考[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5 周旋;梁玉倩,等.博弈论与我国环境稽查体制的构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