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华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地理组,江苏 南京 210008)
其实,关于教育的概念,原本可以方便地借助专业词典、相关文献或者百度百科查出。我于题目中发此一问,并非研究出了什么新理论,来试图颠覆人们心中对于教育已有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一个问题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这个问题背后所隐藏在其中或者引发出来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当然,关于教育,一直不乏有深度有见地的思考,特别是关于“如何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方面,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著作、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果喜人。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当人们一窝蜂思考“如何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这些问题时,却相对忽视了“教育是什么”(即有关教育内涵和理念的探究)这个不应被逾越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反观现阶段的教育,就会发现,由于受到某种驱使,有些所谓“探索”和“实践”的脚步已经远远超前于“思考”,特别是有意义的深度思考。印第安人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个古老的习俗:无论到什么地方旅行,行走几天后,总要停下来待几天。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回答:走得太快了,要经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别让灵魂迷失了方向。
有人会说,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诚然,实干的精神值得推崇,“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勇气也值得赞赏,但是“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却令人担忧,如果“教育是什么”这个导航仪或者指向标仅摇摆于肤浅的“坐井观天”而未明确其真正内涵,那么做法与目标就会越来越远。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思考永远不会过时,做法需要时时更新,但首先应该更新的是理念,当然,更新与创新不是目的,我们更愿意看到的并不是所谓“创新”的教育,而是“适合”的教育。
因此,很有必要加深对“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继续思考。本文旨在引起大家对于当前教育的重新审视,抑或是一种时常回望式的反思。实际中,大可不必急于走得太快太远,而应该经常反思我们当前所实践的教育的定位,不妨多问一次“教育是什么”,多深究一次“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
“五严”规定执行以来,很多地区或者学校在尝试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可是,我们却遗憾地发现,许多改革改来改去仍然逃不出一个固有的模式,即“教师中心”或者“教师本位”,同时,有的所谓“标新立异”也没有真正改变这种模式的实质,那些“新课改”专家们不知从何处搬弄来了一些新理论、新名词,并没有真正地“换汤换药”。这个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牢不可破”——就像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地球(生)永远以太阳(师)为中心,运行在既定的公转轨道(教学模式)上。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被直言不讳地称作“教书匠”,甚至“教学机器”,究其原因,就在于过分地贯彻了“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的教学理念,导致“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将课本和考纲上的内容毫无生气地进行移植和复制,移植到教案上,再搬到黑板或者课件上,再让学生抄写到本子上,灌进脑子里,最后复制到试卷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匠气味”浓郁而“人情味”不足,其致命缺陷就在于:教育教学成了机械式活动,没有融入教师的情感,甚至没有教师独立思考的声音,更可悲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也只不过是等待灌注的“知识垃圾”回收站,被教师批量地“格式化”。
教育教学本应是“活”的,却被固定为所谓的“模式”;教师本应是“活”的,却成了没有人情味的“教学机器”;学生本应是“活”的,却成了没有生命和活力的“学习机器”……这些表象的背后,不正隐藏着某种理念的缺失么?长年累月地机械复制,使得教师虽然对考点考纲烂熟于胸,却没有对“教育是什么”进行足够的深入思考,从而产生了对教育理念解读上的偏差,而对于教育理念的解读有偏差,则会导致其在执行教育的过程中走“弯”路。另外,教师虽然对学生本身及其学习成绩熟悉,却不懂得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教师成了教育和学生某种程度上“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没有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度解读,就没有教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真正理解,也就没有学生对教育的理解,更谈不上教育的顺利发展。
唯有带着自己的工作进展,时常多想想、多问问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进而才能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分析和梳理,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教育才能够取得探索和实践中的进步。
2011年暑假里,我于公交车上无意中听到两个学生的对话,抱怨学习没趣,作业累人,然后干脆“烦不了”(学生原话),不谈学习转而大侃网络游戏,谈得不亦乐乎。现在,学生厌学已是普遍现象,无论我们承不承认,它就在那里,不容忽视。
深究起来,学生厌学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被教师当做执行教案的工具,只是教学中任教师摆布的一枚棋子。或许不太恰当,但是相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言,我们不妨大胆设想:教师姑且可以认为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具”——只不过这个“教具”有生命,有思想;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然而学生才是教育中无可厚非的“第一主角”。所有对教育的理解,说到底,本质上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灵气,对于知识,哪怕是很陌生的知识都有着一定的建构和理解。既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要尊重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应该是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洗脑”,即毫无保留地抹去他们头脑中对于知识原有的理解,将其换成另一种理解,而是应该将这些原有的不太系统的知识作为一种“原料”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进而经过他们自己的重新思考和理解转换成新的“成品”资源。所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经过自身的思考进行重新建构和认识,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东西,实现所谓的“学会”、“融会贯通”甚至“运用”。
这就要求高度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没有其思维和潜能的真正发展。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才能够“一条龙”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主体的参与中,才能够学会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自己真切而独特的感悟,在感悟中运用,运用后总结反思,不断促进自身成长。
教育对于学生而言,理应是一种成长和发展中的体验和感悟,无论遇到成功或者挫折,经历欢乐或者忧伤,这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充实着。因此,多多思考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多多思考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以及学生对于教育的真正需求,对于反思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社会舆论的背景下,有关教育的问题,显然并不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唱双簧戏。
原本,对于教育,掌控主流意识的的社会舆论应当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和评价、监督、激励等功能。然而,近年来,作为舆论喉舌的新闻媒体,对于教育事件的报道,给予了相当重的分量,有媒体甚至把教育宣传作为重要的“热点”和“卖点”。
不可否认,媒体关注教育,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容乐观的是,社会媒体在教育宣传方面存在诸多误区。例如,过分地仅仅关注了考试成绩、升学指标、择校择业等话题;素质教育推行时,又片面地将其自己理解的“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对立;甚至有时过度倾向于报道教育的负面新闻……这些做法无形中给教育狠狠地插上一刀,在社会上产生了错误的导向,对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社会舆论对于教育的不当宣传和评论成为教育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
某地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门曾对中小学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没想到社会对这次学校时间调整反应非常强烈,尤其是一些高中学生的家长十分不满,他们打电话、写信甚至上访,媒体借势炒作,直接使很多重要领导对此事作了批示。结果是,教育部门不得不做了退让,使得高中生的放学和休息时间再次推迟。究竟减负还是不减负?真是个问题。类似的事件往往使得教育部门和学校叫苦不迭,心里憋屈地喊着:“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
分析原因,这种现象与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价值取向不无关系,但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社会对于教育和人才的“不理解”上。教育长期被社会看做是对学生的“塑造”与“改造”,于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就一相情愿地成为教育的目的,如此引导,抹杀了教育所应有的“人性”温暖,使教育显得太过于急功近利。可以设想,一个社会如果不注重人性和人格的健全,而仅仅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成名”、“成功”,这种风气会有多么浮躁。而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负责任地夸大事实,或者解读教育政策方面仅仅抓住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在引导方面有失偏颇,则实在令人痛心。
教育是全民的教育,需要关注,但更需要关心与关爱。媒体不应“抱着看戏的心态”以局外人的身份对教育指指点点,或者仅仅发表些无关痛痒的嘘唏评论,除了树立扬正惩恶的旗子外,社会舆论更应把教育也当做自己的事情,多多推广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多为教育出谋划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入探究“教育是什么”、“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是看似普通、简单却急需思考的问题。
[1]李明高.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江苏人民出版社.
[2]王军.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师道,2002,(11).
[3]娄先革.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对我国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文教资料,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