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丽娟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镇江:212003)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人们要想更有效、更快速的传达信息,就必须建立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翻译就是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需要不断地修饰和完善以致无限地接近于完美。因此,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提出了动态对等(亦即灵活对等)翻译,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的再现原文意指。他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指出,对于一个译文来说,“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与奈达长期合作的金堤教授在《等效翻译探索》中做了进一步阐述:“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这就叫做等效或基本等效,这个目标应该适用于一切种类的翻译”。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必须重视译文效果,即好的译文必须尽可能的等效。
其实,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一直提倡的“神似”也与奈达的等效理论颇为一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对其“神似”也做了如下说明:“倘若认为译文标准不应当如是平易,则不妨假定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傅雷认为翻译时必须要使得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也就是说,要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信息。如此一来,译文不仅要译出原作的意思,同时还需保留其“精神”。那么,这里的“精神”就是傅雷所谓的“神似”中的“神”了,它与意义共存于译文中,任何文体都离不开它。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使译文等效于原文,或者取得傅雷先生所倡导的“神似”效果呢?笔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即语域理论的角度,提出可以通过研究语域理论的三个变项:语场、语旨、语式来评价或提高译文。
语域 (Register)这个概念最初是Reid在1956年研究双语现象时提出来的,并由Jean Ure进一步发展和阐释。但多年来,相关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不一而同。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register”被定义为一个变体,同时又指出语域被不同的语言学家运用于不同的语言变体。例如:Peter Trudgill把跟行业或话题有关的语言变体称为语域。Bernard Spolsky语域主要与职业、行业或行话有关,其表现主要是专门术语(technical terminology)。Ronald Wardhaugh也认为语域是跟职业或社会群体相关的语言变体。尽管语域概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我们发现各种定义下隐含了这样一个共同点即:语域是语言变体。
目前广为接受的语域定义是由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与其他学者认为语域只是狭隘的与职业有关的一种语言变体不同的是,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一种更加精细,更为全面地从语言情景解释语言的理论。他的语域理论是建立在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和弗斯(Firth)的语境思想基础上的。前者通过研究南太平洋岛民语言,首先提出了语境的概念(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将语境研究与语言研究相联系;后者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理论,并进一步指出意义深植于人类所生存的社会中。韩礼德在1964年研究“语言规划框架”(institutional linguistic framework)时,对语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语言将随着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到1978年,他改变了这一看法,而把语域看作是“通常和某一情景类型(situation type)相联系的意义结构”。
韩礼德给“语域”下的定义是:语言根据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场合用的语言不同。Halliday认为,语域是由语言特征组成的,与语言情景特征相互联系,具体体现出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 (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 (mode of discourse)的特点。这三个特点即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三个变项: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是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或正在谈论什么话题。语旨是指交际过程中参与讲话者是哪些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角色关系。语式指交际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媒介进行的,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是否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以及这种交流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三个变项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改变,进而产生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类型的语域。同时,这三者共同决定了选择意义的范围,以及所采用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这三个变项共同决定了语域,并分别体现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部分,该理论已经被应用到包括翻译研究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在翻译过程中,一般译文与原文越是对等,译文质量也越高。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翻译交际观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并指出“语言交际产生于社会场合,把它从这个场合中抽象出来,它就不可理解。相反,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环境中加以分析,其中包括话语参与者与语言的关系,话语参与者作为特定语言群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把信息源发者和信息接受者串连起来的方式。”由此看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使译文再现原文的语域特征,恰当地表现原文赖以产生的语场、语式、语旨,使译文与原文的语域特征达成一致。最终获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即达到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或取得傅雷先生所倡导的“神似”效果。
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现在主要对Harriet Beecher Stowe(斯托夫人)的Uncle Tom’s Cabin进行英汉翻译分析。该小说无情地揭露了美国历史上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面目,是美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斯托夫人的原著自1852年问世至今,相继被译成42种文字,不仅对后世作家及小说流派如“黑人小说”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深深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近代西方史学家认为该书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就连林肯总统也曾把斯托夫人称为是“发动南北战争的妇人”。历经一百五十多年仍然流传不衰,足证其实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同样,该书在我国也大受欢迎,尤其是王家湘的译文《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黄继忠的译文《汤姆大伯的小屋》最受推崇。王家湘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1982年获得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从事女作家及美国黑人作家的研究。主要译著有《沙堡》、《沧海茫茫》、《死的警告》、《汤姆叔叔的小屋》等。黄继忠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任与新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钟情文学翻译,并多年致力于经典著作翻译。其著作如《黑人短篇小说集》、《比尔麦凯大哥》、《鳏夫的房产》均获佳评。两位译者均由英语专业出身,中英文功底深厚、译文妙笔生花且各有所长,同时,译著颇多,广受欢迎。
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和社会行为的性质,即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例如,文学语篇、科技语篇、广告语篇等。它相当于语篇的主题,关系到谈话的目的以及交流的主题,对话语发展有导向作用。语场分析揭示小说主题,并且通过人物在谈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变体和话题揭示小说中人物的背景,包括人物的职业,教育背景以及社会地位。它决定交际的性质、构成话语的主要范围,并影响词汇和话语结构的选择和使用。
(a)原文
Indeed,could our readers fancy a bull-dog come unto man’s estate,and walking about in a hat and coat,they would have no unapt idea of the general style and effect of his physique.[1]89
(b)译文
王家湘:确实,如果我们的读者能够想像一只变成了人形的恶犬,带着帽子穿着外衣走来走去,那么他们对他外表的总的格调及其效果的推测就不会十分离谱了[7]63。
黄继忠:读者诸君如能设想一只变成人形、身穿人衣、头戴人帽、模仿着人的模样儿走路的叭儿狗,那就不难臆测这个人的一般外表极其效果了[8]59。
(c)译文比较分析
此段原文所描写的是奴隶贩卖者汤姆·洛克的形貌特征。由于他行事一贯凶残、冷酷,作者对他充满了愤恨。而此时他的出现又将迫害一个黑人奴隶及其孩子,可想而知,作者肯定是悲愤而激动,恨不得将其唾骂一通以解心头之恨。所以译文中“变成人形、身穿人衣、头戴人帽、模仿着人的模样儿走路”以排比的手法,反复使用“人”字与后面的“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在作者眼里,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人”,而只是一条披着人皮的狗。同时,排比手法加重了语气,增强了气势,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当时的语场要求,当然也充分做到了“神似”,读者读到此处,似乎那个凶神恶煞的奴隶主已浮现在眼前了。而王译本中只是简单地译为“一只变成了人形的恶犬,带着帽子穿着外衣走来走去”,虽然意思正确,但不如黄译本那样更符合语场的需要和“神似”的要求。
语篇的语旨展示了交际参与者的关系,主要包括礼貌,正式程度,以及参与者的相关地位,而这些所有层面则会影响整个的语言选择。它主要体现的是说话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文化修养、职业、时代背景、地域环境等因素的个人基调和反映如劝说、告戒、训导等交际意图的功能基调。语旨不仅揭示小说人物的性格,而且还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a)原文
"Bah!"said Tom Loker,who had listened to these stories with ill-repressed disgust,—"shif’less,both on ye!My gals don’t cut uup no such shines,I tell ye!"[1]93
(b)译文
王家湘:“呸!”汤姆·洛克说,他一直怀着压制不住的厌恶心情听着这些故事,—“你们两个都是无能之辈!我告诉你们,我的姑娘们从来不这么胡闹!”[7]66
黄继忠:“啐!”汤姆·洛克极不耐烦地听完了他们的故事说。“你们都是些窝囊货!老实告诉你吧:我的黑娘儿们可不敢这样瞎胡闹!”[8]61
(c)译文比较分析
此段原文是黑人贩子汤姆·洛克在听完同行黒利(Haley)讲述他的一次经历之后所发表的言辞。(当时黒利的一个黑人女奴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被卖掉,最终跟孩子一起跳进河里淹死,黒利也因此遭受损失)很明显,汤姆和黒利是臭味相投,当听到黒利与奴隶的经历时,也早就跃跃欲试,想说说自己的高明之处,这也就是原文称为“ill-repressed disgust”的原因。而他们之间地位平等,说话随便,用不着客套,而且又同为奴隶贩子,所以他们心狠手辣,加之知识水平不高,所以很难说出一些能称之为“雅”的词语,在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些粗鲁、低俗和不标准的语言,这从原文词句也能看出。所以,“窝囊货”和“黑娘儿们”要比“无能之辈”和“姑娘们”更能体现当时汤姆身为奴隶贩子那种粗鲁、暴躁的脾气以及当时与同行之间无所顾忌地交流。“无能之辈”和“姑娘们”可能给人一种错觉,即汤姆是一个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都还不错的绅士或者至少非奴隶主的形象。当然,“窝囊货”和“黑娘儿们”使得汤姆当时得意、骄横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语式指的是语言在具体语境中所起的作用、采用什么体裁、通过什么渠道(口头还是书面或介于两者之间)和修辞方式等。语篇的语式决定了交际的方式。它表现了独特的讲故事技巧,包括独白,对话,多角度叙述以及创作性的书写方式。
(a)原文
"None o’your sa’ce!"said Rosa,"I saw you hiding something,—I know yer tricks,"and Rosa seized her arm,and tried to force her hand into her bosom,while Topsy,enraged,kicked and fought valiantly for what she considered her rights.The clamor and confusion of the battle drew Miss O-phelia and St.Clare both to the spot.[1]443
(b)译文
王家湘:“少回嘴!”罗莎说,“我看见你藏什么东西来着,我知道你的鬼花招,”罗莎抓住她的胳膊,硬要把手伸到她怀里去,托普西火了,英勇地又踢又打来保卫她认为是自己的权利。这场战斗的吵闹声惊动了奥菲利亚小姐和圣·克莱尔,两人都赶了过来[7]316。
黄继忠:“你放老实点!”罗莎说。“我刚才看见你把一样东西藏了起来。你的鬼把戏我全都知道,”罗莎一面说,一面又抓住托普西的胳臂,硬要伸手到她怀里去;托普希急了,就用脚踢她,她认为她是在为自己的权利英勇搏斗着。这一场纠纷的喧闹声惊动了奥菲利亚小姐和圣·克莱亚,他们立即就赶到了现场[8]300。
(c)译文比较分析
原文中作者用“rights”“battle”“spot”等字眼,明显是渲染当时两个黑奴之间的吵架和争斗,同时,以大词小用和正式的手法令读者感到诙谐与幽默。对于原文来讲,这就非常清楚地向读者展示了黑奴之间也存在着矛盾、竞争甚至是斗争的社会现实。既然是大词小用和正式的手法,那么“battle”就该译为“战斗”而非“纠纷”。也就是说王译更佳。
同时,笔者认为“又踢又打”比“用脚踢她”更恰当,因为前者将踢和打并用,体现了当时托普西对罗莎蛮横的搜身时所表现出来的本能的又急又火的反映,而后者既有用词累赘之嫌,在气势上不能表现出托普西当时出于无奈的反映;另外,王家湘译文既然是“战斗”就与“吵闹声”不搭配,而黄继忠译文既然是“为自己的权利英勇搏斗着”和“现场”就与“喧闹声”不协调。
最后,笔者认为可以译成:罗莎抓住她的胳膊,硬要把手伸到她怀里去,托普西急了,英勇地又踢又打来捍卫她认为是自己的权利。战斗的吵嚷声与厮打声混成一团,惊动了奥菲利亚小姐和圣·克莱尔,两人都赶到了现场。
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变项构成了语域,同时,又共同决定了语域。笔者通过语料分析,认为在系统功能语法下的语域理论能够系统而且客观地指导小说的翻译过程,对反映小说人物特色以及小说作者意图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语域理论给文本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译者如果能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的把握住原文的语域特点,并恰如其分地用尽可能对应的目的语翻译出来,那么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等效”和“神似”之效果。
[1] Harriet Beecher Stowe.Uncle Tom’s Cabin[M].Central Compilation&Translation Press,2009.
[2] Gregory,M&Susanne C.Language and situation:Language Varietie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M].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Led,1978.
[3] 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 Halliday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London:Edward Arnold,1973.
[5] Quick,R.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2.
[6] 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 Foreignb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 王家湘.汤姆叔叔的小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 黄继忠.汤姆大伯的小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9] 窦 莹,窦 晴.从语域角度比较《红楼梦》人物语言的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5-46.
[10] 黄利花.论翻译中的语域对等[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8-51.
[11] 刘俊彪.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3-109.
[12] 吕 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13] 苏承志.语言变体框架中的语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4,(3):127-132.
[14] 苑耀凯.全面等效—再谈“等效论”和“神似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21-37.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