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浅析*

2011-08-15 00:43林雪珍
外语与翻译 2011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

林雪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泉州36233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浅析*

林雪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泉州362332)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时代意义。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思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觉醒的关键阶段,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都尚未定型,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而其经验和阅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对多样化的价值现象进行正确理解并做出正确选择,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理想缺失、信仰迷失、道德失范、价值迷惘等状况。因此,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进行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一)大学生坚定思想意识立场的迫切需要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在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风云激荡,高校校园成为各种思想争夺的主战场之一。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系。当前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事实表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高等院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国高校校园里存在的社会思潮现状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保证。

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要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导向、激励、鼓舞、内化、渗透等功能,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高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去占领,就会给其它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留下可趁之机。因此,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才能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思想推动作用。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建设和教育,而该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意识深处由知识转化为资源,由资源转化为能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始终把握正确价值取向的思想动力源泉。

(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力量

一个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凝聚全民族力量,推动全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说过:“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确信不移的思想,比一般思考对人的行为的驱动更坚定、持久、有力,理想越远大,所产生的精神动力就越是强烈而持久。”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理想信念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但其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在人生理想问题上有时还很迷茫,并且有较为突出的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牢大学生思想基础,让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大学生思想深处由意识转化为信念,由信念转化为动力,尽可能地创造理想信念在人才培养中的精神动力。

(三)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卓越的创造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多少年来,我们国家虽然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中华民族始终高举民族精神的旗帜奋勇前进。面对外强的侵略,我们靠这种精神支撑力量,同仇敌忾,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靠这种精神支撑力量,奋发图强,最终从贫穷走向富强。但是在新形势下,一部分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导致民族自信心不足、民族自豪感淡漠,甚至有少数大学生崇洋媚外。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大学生力量,让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只要大学生能在实际行动中自觉主动地弘扬民族精神,那么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撑力量,从而使民族精神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其必不可缺的精神支撑力量。

(四)坚持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思维

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催化剂,是在中华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今日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准。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思维,用时代精神鞭策大学生的行为,进而对大学生成才产生一种催化作用,最终创造出时代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精神催化力量。

(五)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现阶段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最全面、最系统、最准确、最通俗的表述。它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来看还是有积极向上的荣辱观,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旧的思想残渣和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大学生中还是存在是非颠倒、美丑不分、荣辱不辨的现象。比如说,在一些学生心中,奉献进取与索取享受观念错位、勤俭与奢侈观念错位、守法与违法观念错位等,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用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明确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变为大学生定型的基本品行,最终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01-17.

[2]江泽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N].人民日报,2002-05-29.

[3]周文华.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6).

[4]徐园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8,(2).

[5]刘琴.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教育与职业,2008,(5).

[6]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王军.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1).

2011-03-01

林雪珍(1983-),女,福建泉州人,讲师。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