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祁,黄建伟
(1.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011)
试析比较视野中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
李湘祁1,黄建伟2
(1.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011)
从纵比和横比两个维度,将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分别与美国传统的英才教育观、同时代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教育观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得出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在比较视野中的特性。
三元智力理论;英才教育;比较
斯腾伯格(Robert.Sternberg)的英才教育观是美国当前极具影响力的一种英才教育观。对于这样一种有影响力的英才观,进行比较视野中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其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将首先以客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为参照系,即以相对主义的研究范式,采用比较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把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与美国传统的英才教育观、同时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教育观进行对比,挖掘其异同点,从而得出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在比较视野中特性。
首先,在英才概念的界定方面,斯腾伯格和美国传统英才教育都把较强的分析能力看作英才构成要素。分析性能力是斯腾伯格英才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传统的英才概念也以分析性能力为主要构成要素。
其次,在英才的识别方面,斯腾伯格也注意考察分析能力。斯腾伯格对天才和有才能学生的识别是通过斯腾伯格三元能力测验(STAT)来完成的。STAT测试的是学生的三种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是斯腾伯格比较看重的一种能力。而美国传统的英才教育在识别英才时,较多地采用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也偏重对学生的分析和记忆能力的考察,因此在英才的识别方式上,斯腾伯格和传统的英才教育具有相通之处。
第三,在英才的教学和评估方面,斯腾伯格和传统的英才教学都强调记忆性和分析性教学。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教学不是让教师停止记忆性和分析性教学和评估,相反,它是让教师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记忆性和分析性教学以及评估方式是斯腾伯格多元化教学和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国传统的英才教育较多地运用加速、充实的教学方法以及智力测验、学业成绩测验的评估方法。加速和充实是以记忆和分析性教学为主的教育,而智力测验、学业成绩测验也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
首先,在英才的定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斯腾伯格所描述的英才是智力天才。他主张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描述智力天才:天才个体的认知或内部世界、个体现实的外部世界、连接个体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经验世界。他认为英才是在以上三方面智力活动中出类拔萃的人。而传统的英才教育仅仅从一元智力:个体的认知或内部世界的智力活动来界定英才,因此,斯腾伯格英才定义的内涵远远大于传统的英才定义。
其次,在识别英才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斯腾伯格运用是全面的、多元化的鉴别方法;而传统的英才教育依靠的是单一、片面的鉴别方法。以三元理论为基础的STAT测验通过三种多项选择形式(文字的、计算的、图形的)以及短文形式来测试学生的三种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英才教育虽然有智力测验、学业成绩倾向测验和其它标准化测验,但这些测验都偏向于发现那些记忆和分析能力强的学生,而具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被严重忽视了。因此,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与传统英才教育观在识别英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再次,在英才的教学和评估方面也存在着不同。斯腾伯格主张用多元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和评估方式;而传统的英才教育运用的多是面向少数学生的单一、片面的教学和评估方式。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教学主张教学要与学生的能力类型相匹配,它不仅包括记忆性和分析性教学活动和相应的学业评估,而且包括创造性、实践性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它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优点,同时弥补自己的缺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功智力教学是与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类型相匹配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和评估方式,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能够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传统的英才教育一般采取加速和充实的教学方法,加速和充实的教学方法是以培养学生记忆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概括地说,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与传统英才教育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回答什么是英才以及如何培养英才的两大方面。在回答什么是英才方面,斯腾伯格超越了传统的高智商观念,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来描述英才,从而大大扩充了英才的定义;在如何培养英才方面,斯腾伯格主张运用多元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和评估方法,即成功智力教学方法。而传统的英才教育运用的多是面向极少数学生的单一、片面的加速和充实教学方法。
伦朱利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也是美国英才教育的领导人。他经过二十余年英才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于九十年代初期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英才教育新模式:全校范围的丰富教学模式。这种英才教学模式是以其三环天才概念(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giftedness)为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将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执著精神和创造力视为产生卓越表现的三大要素。全校范围的丰富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的有效模式。目前美国已有几千所学校在实施这一模式,并有大量实力研究支持。
加德纳是当今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对智力的研究和探索,他提出了这样一种英才观:多元智力教学和评估方式。他的英才观以他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早在1983年加德纳提出了7种智力(后来又增加了自然观察者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个人内省智力。加德纳认为英才就是在七种智力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出类拔萃者。加德纳针对每个人都拥有一种或多种智力的状况,提出了多元智力教学及评估方式。这种英才教育方式主张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取得成功提供多种选择。在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时,教师要采用与多元教学相匹配的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以使学生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与以上两者又有何异同呢?在比较的视野中,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
首先,斯腾伯格与伦朱利、加德纳在对英才概念的界定方面具有相同之处。斯腾伯格与伦朱利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他们都把创造才能引入英才概念。同斯腾伯格一样,伦朱利认为传统英才教育所看重的是分析能力,即接受书本知识、应对考试的能力;而另一种能力,即消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乃至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伦朱利称之为“创造才能,则被严重地忽视了。因此,伦朱利把创造才能引入他的三环天才概念。斯腾伯格与加德纳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他们对英才的概念都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之上,认为智力的结构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基于这样的智力观,他们都认为英才是多元智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英才的概念是“复数”,而不是“单数”。
其次,在识才观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斯腾伯格与伦朱利、加德纳都认为依靠传统的智力测验对学生进行是否是英才的鉴别是不正确的,他们都主张通过多重识别标准和多种识别方法对英才进行识别。
再次,斯腾伯格和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教学和评估观也具有共同点。如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教学模式,伦朱利的全校范围的丰富教学模式和加德纳的多元教学和评估方式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但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与伦朱利、加德纳比较,在以下几个方面又存在差异。
首先,他们的英才概念具有不同之处。斯腾伯格英才定义的内涵大于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定义。伦朱利把创造才能和个人的内部动机引入三环天才概念,因而相对传统的智商或学业天才概念来说是广义的。然而,与斯腾伯格相比,他所顾及的只是个体的认知和内部世界,这一点与传统的英才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天才概念虽然大大扩充了传统的智商和学业天才概念,但相对斯腾伯格来说,他也只是考虑了英才个体的认知或内部世界的智力活动。只有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天才概念涉及了个体认知或内部世界、个体现实的外部世界、连接个体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经验世界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因而比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概念更广义。
其次,斯腾伯格与伦朱利、加德纳在具体的英才识别方法上具有不同之处。斯腾伯格采取的识别和培养相区分的方式,即在培养之前就确定谁是英才的传统做法;而伦朱利和加德纳采取的是识别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地识别和选拔英才。斯腾伯格首先通过STAT测验识别出那些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英才,然后对这些学生实施与他们能力类型相匹配的英才教育。显然,这是一种在英才培养之前,就需要确认谁是英才的传统思路;伦朱利则把英才的识别与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伦朱利的思路颇具辨证色彩,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有效识别。在具体操作方面,伦朱利运用“全面才能综合材料”对学生进行动态的识别和评估。加德纳看重的是情景化的识别方法。加德纳把英才的识别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一个完整的学年中,老师和观察人员记录吸引学生的活动以及他们学习特定教材时的进步情况,在年终时父母就会收一份报告。这报告以短文的形式详细描述孩子的智能情况,向家长或社区提出建议,可以采用那些活动和方法帮助这个孩子,使他在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内都能有所提高。
再次,斯腾伯格与伦朱利、加德纳在具体的英才教学和评估方法上也存在不同之处。斯腾伯格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天才儿童采取的都是成功智力教学模式,而伦朱利和加德纳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天才儿童采取的是有区别的教学和评估方法。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教学强调与学生个体能力相匹配的教学,重视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与平衡,在重在个体的扬长补短;伦朱利的全校范围的丰富教学模式以培养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为目的,他针对学业优异的天才学生实施加速和充实的传统教学方法,针对具有创造才能和培养他们的执著精神;加德纳更重视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整体的智力发展特点出发,采取不同称谓的区别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斯腾伯格的英才观在比较的视野中,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在英才的界定方面,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概念比传统的、乃至同时代伦朱利和加德纳的英才概念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传统的英才概念,还是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概念,它们涉及的都只是英才个体认知或内部世界一个维度,而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天才概念涉及个体认知或内部世界、个体现实的外部世界、连接个体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经验世界三个维度,考虑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斯腾伯格的英才概念在广度上超越了传统的、乃至同时代的众多的英才概念。
其次,在英才的识别与测试方面,斯腾伯格所采纳的三元能力测验(STAT)是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识别与培养相区分的英才识别与测试方式。
再次,在英才的教学和评估方面,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教学模式是以传统的英才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1][美]斯腾伯格.成功智力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林编译.美国天才教育目标与作用的讨论——课程设置为少数天才还是为多数学生能力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1999,(4).
[4]桂勤,黄建伟.美国英才教育研究评析——以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2,(7).
[5]Robert J.Sternberg:Patterns of Giftedness:A Triarchic Anaysis[J].Roeper Review,2000,22(4):231-235.
[6]Robert J.Sternberg: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in Gifted Education[J].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2000,(15):4-21.
[7]Robert J.Sternberg:Raising the Achievement of all students:Teaching for successful Intelligence[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2,(15):10-17.
2011-05-04
李湘祁(1978-),女,湖南祁阳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