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必要性研究*

2011-08-15 00:43游翔文
外语与翻译 2011年2期
关键词:交流大学英语教学

游翔文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15)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必要性研究*

游翔文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15)

文化和语言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际的传媒,因此,二者相互依存。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语言的习得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主要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中国文化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大学都在进行改制,逐步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因而,作为大学英语教育本身并不是仅仅让学生习得一门语言这样简单。

我国的大学英语是跨文化交际的主体,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作为交际主体而言,大学英语课堂一方面需要从西方引进优秀的文化,而另一方面,又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在这种双向互果的要求下,就需要大学英语教育肩负起中国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使大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树立起传播中国灿烂文化的使命感,使中国的大学生在国际环境的坐标中成为介绍中国文化的主力军。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晶,要学习外来的语言,必须要首先对自己的母语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语言的交流作用,实现语言的双向运动,因为只有在自己本国语言基础上的学习才能真正的实现语言的交流功能:既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外国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将自己本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并没有实现交流功用,还仅仅将英语的教学停留在对外国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在教育中,对母语的文化学习与传播还做得非常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并不能在交谈中对自己的本国文化、政治、经济等等为内容进行交谈。就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足,许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已经觉察到了在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且也在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各个方面对其采取措施,以达到提升我国使用英语的大学生有高层次和修养的交际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现状分析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只是掌握应试技巧,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学习使他们达到具有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使他们可以运用技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的能力。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却出现了与教育目的相左的地方,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西化教学,完全将英语的学习放在西方文化环境中,虽然这样的完全西化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当然对于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有帮助,但是,它却忽视了本国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文化是相通和互相融合的,只有基于本国文化基础上的外语学习,才能实现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交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正在逐渐的走向国际化,在此期间,需要不断的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的场合也越来越多,然而,怎样的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如何的树立起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都需要依靠中国文化的传递,而文化的传递必然要借助语言这一没接来进行。中国的大学生在能够熟练地掌握西方的文化知识的时候,也应该对中国的本土文学、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交流中使中国的文化品牌树立起来,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这一传播媒介的工具性也就实现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中国文化的缺失,这就造成了英语应用功能的缺失。如果一门语言,学习它知识用于考试,那么它是死的。只有当我们能够驾驭它、使语言为我们所用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语言学习。因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开设相关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教学时十分必要的。

(一)弘扬中国文化,提高世界影响力的需要

就目前世界发展情况而言,英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在世界的会议场所中,成为传播我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工具。通过英语这一工具来向世界介绍我国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政治思想、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让更多的外国人来了解我国的发展状况。由此来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式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将中国文化真正的融入到英语的应用实践中,才能实现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英语交流中,推介我国。

(二)英语学习置换环境的需要

将外语本土化,这是任何一门外语学习的必经过程,也只有将外语本土化,才能真正的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相互融合,这既能够达到对本国文化传承的目的,也能够使中国的语言内涵更加丰富。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既可以更好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又可以传承本国的文化,用英语来诠释汉语文化,使两种文化走向融合贯通。

(三)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

学生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英语学习,对西方的文化知识有充分了解后,才能自如的应用语言。从本质上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文化的鉴别、选择过程。不同民族、国家文化背景都会对语言的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在西方英语中,宗教文化就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当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同样在汉语中有所体现。熟练掌握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精准度,使其翻译的结果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涵义。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这种质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途径

在现代的英语教学中,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中国文化,这是英语教学的必须。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把握住英语教学本身内容的基础上,配套增设一些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并开展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活动,但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有双方都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有可能以科学的方式促进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水平。

(一)在教授内容中,增加中国文化特色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其衡量标准是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掌握情况。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往往忽视了怎样用英语表达来介绍中国文化,这种困扰主要表现在英汉的互译中,纵观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材克制,其中有关翻译的练习非常少,教材内容本身的缺失使我国“以教材为本”的教学出现了空白,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应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要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实现改革,提高其应用的实践性,就必须从教材入手,对其实行改革。这就需要在教材中增设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教学课堂上增设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内容。

(二)以东西文化之间的对比为切入点,有效的组织英语教学

以语言为目的的英语教学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教学,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本身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对语言的学习可以有巨大的帮助,许多的常用语、管用表达方式以及才会都是来源于文化。重视不同国家的文化,并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差异,从而使学生能够游刃有余的使用语言。以这种文化比较观为切入点组织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搜集来帮助学生寻求英语学习的动力。以东西文化之间的对比为切入点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时表达的准确度。

(三)提高英语教师的质素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规定,除了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有所调整之外,还要提高教师的质素。虽然在新的教育观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淡化,但是无可否认,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肩负起语言教学的任务,而且也要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所具备的交际能力的大小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对于各国文化的掌握情况来决定的。作为大学教师,要求他们拥有深厚的英语功底,并且还要兼具一定的本国文化素养。这是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所必备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设备、报纸杂志以及网络资源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科书是主要的学习资料,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积极的利用如影视节目、录音、广告、图片资料学习。这种多渠道的信息接触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异质环境中去感受英语,使得英语的学习更能发挥其运用能力。

四、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渗透的基本内容

英语和汉语二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日常见面的问候、只写以及道歉等等的方面。这些差异直接对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能力的时候,就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意识的去识别语言学习中所必须要渗透的文化内容。

(一)称呼语

在中国,对于人的称谓一般都用比较具体的称谓,包括一些亲属间的称谓也常常的带劲日常见面的问候称呼中,如张叔叔,李阿姨,舅妈,舅舅等等,而在英语中,则不如中国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的那么清楚,他们一般对男的都称为“叔叔”,对女的都称呼为“阿姨”。再例如在英语中,我们都称呼老师为Sir,或者Mis,然后带上姓氏,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存在的尊师之礼,将其直接翻译为先生或者小姐,就不符合中国文化的用语习惯。因此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只有知道二者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有效的把握谈话的尺度。

(二)答谢用语

中国文化史内向化的。亲人之间的感情表达也相对来说比较含蓄。他们不会直接的对自己的亲人表示谢意,因为这反而拉远了两个人的距离,显得生分。而在英语国家中“thank you”则是最一般的礼貌用语,说这句话完全是出于礼节的需要。

(三)关于“隐私”

在中国来说,第一次见面的人会表示自己对你的关注或者对你的感兴趣,就会通过问你家里的情况以及你的年龄还有收入等等这些相对比较隐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英语国家却是禁忌。因而在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切记不要鲁莽的问别人这些问题。

(四)考虑事情的出发点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把“舍己为人”当做优秀的美德,在实际的交往中,也常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如:“你需要帮忙吗?”这样的句子,其是以“别人”为主体的,是站在对方是否需要的角度来考虑,因而句子的主语也是“你”。但是在英语国家却恰恰是相反的,因为他们常常是从“我”能否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常常会问“can I help you?”所以,掌握中国的传统文虎啊,才能真正的在这种差异中区快速的把握英语文化。

(五)词汇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中国的汉语还是西方的英语,其每个词汇背后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西方国家里,就禁忌13,这是因为耶稣的第13个弟子出卖了自己,因而,在西方这象征着不吉祥。而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说法。同样中国的“红色”象征着“吉祥”,这也是西方国家不曾有的。因而有效的掌握中国文化传统,就可以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注意到,并将其用英语的形式讲解给外国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宣传中国文明的过程。

五、结语

总之,面对中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育,我们应该正视中国文化在教学中的缺失现象。在课堂上以英语教材为主,并以文化对比教学法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增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这一切的实施都必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作为保证。

[1]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2]江平.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9).

2011-04-11

游翔文(1984-),女,山东菏泽人,助教。

猜你喜欢
交流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