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三级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2011-08-15 00:51黄秋妹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7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早产儿医学生

黄秋妹,张 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新生儿科三级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黄秋妹,张 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构建不同级别的教学模式,一级教学模式的对象为医学生,二级教学模式的对象为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三级教学模式的对象为儿科主治医师和进修培训的新生儿专科医生。不同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安排。构建分级教学模式,可让教学工作有计划、高效地开展,针对不同层次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新生儿科;三级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新生儿科诊疗对象为出生至28天的小婴儿,表面上看开展教学工作很受限制,但实际上,因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拥有现代化诊疗监护仪器设备及雄厚的专科医疗技术力量,故能系统地开展先进、规范的教学。现就我科构建三级教学模式作相关介绍。

三级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级针对医学生(见习生、实习生),二级针对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三级针对儿科主治医师和进修培训的新生儿专科医生。

1 一级教学

1.1 教学对象

见习、实习医学生。

1.2 教学内容

新生儿分类及其特点,新生儿常见疾病。

1.3 教学时间

见习6个课时(2个下午),实习2周。

1.4 教学安排

见习前3课时内容为新生儿分类及其特点,让医学生直观了解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及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如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和假性月经等,其中包括1课时的小讲座:新生儿黄疸。后3课时内容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新生儿败血症,让医学生对相关疾病形成感性认识。如RDS的临床表现、X线特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MAS的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及化学性炎症的病理性特征,阅读典型的肺不张、肺气肿、气漏的X线检查;HIE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重症病例的头颅CT检查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三不”特点(不哭、不吃、体温不升),其中包括1课时小讲座: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科实习教学为2周(儿科实习时间为4~6周)。每个实习生分管3张床位,负责新生儿口腔、脐部、臀部护理;根据胎龄、体重及日龄计算每日液体需要量;置鼻饲胃管;学会鼻前庭给氧法、吸痰、末梢采血测胆红素及血糖、头皮静脉穿刺、护送新生儿检查;学会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解答新生儿病情;临床认识新生儿特点及其常见病;对重症监护诊疗技术有一定了解,如呼吸机辅助通气、动静脉置管、血气检测等。

2周实习必须完成大病历4份,包括新生儿黄疸、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新生儿感染各1份。期间,新生儿科高级职称医师每周组织医学生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及教学病例讨论。病例均为新生儿常见典型疾病,如早产儿、窒息损伤相关病例。

新生儿科实行无陪制度,绝大多数患儿置于新生儿温箱或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身体大部分裸露,且有心电及脉搏饱和度监护,医学生容易观察各种临床特征,如腹膈式呼吸、呼吸节律改变、呼吸暂停、腹部肠型、蠕动波、踝阵挛、巴彬斯基征等(在新生儿为生理现象),教师可很好地示范各系统的望、触、叩、听,互动效果良好。新生儿科各种诊疗技术也让医学生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特性有了初步了解,利于培养医学生学习兴趣。新生儿科的布局和感染控制利于医学生树立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而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则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责任意识[1]。

2 二级教学

2.1 教学对象

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

2.2 教学时间

3个月。参照《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中的儿科医师培训标准,新生儿科轮转时间为2个月,重症监护2个月。但因监护仪器、气管插管、常频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集中在新生儿病区使用,故将新生儿培训时间设为3个月。

2.3 教学安排

培训最终目的是让医生掌握新生儿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巨大儿),各类新生儿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新生儿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新生儿常见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呼吸生理知识,能独立处理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正确操作监护仪、气管插管,正确连接各型呼吸机管道,如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死腔、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吸气峰压(PIP)等。

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度,分管6~8张床位,负责住院病历书写、病程记录、诊疗计划制订及实施;掌握桡动脉穿刺采血、周围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给氧、鼻饲管置管喂养、导尿、黄疸蓝光治疗及黄疸监测技能和医院感染控制基本知识;参加每周的教学查房及教学病例讨论;利用医患沟通技巧解答患儿家属疑问。

3个月的二级教学结束后,实行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内容为新生儿疾病,技能考核为新生儿体格检查及监护仪器操作。

3 三级教学

3.1 教学对象

儿科主治医师及进修培训的专科医师。

3.2 教学时间

1~3个月。我院属三级综合医院,并非专科儿童医院,进修培训人员为县级医院短期培训人员,新生儿科培训时间为1~2个月(若资历浅纳入二级教学对象);我科主治医师新生儿科轮转时间为3个月。

3.3 教学安排

开展正规的早产儿管理,临床指南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2006年制定的《早产儿管理指南》。要求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动脉置管,血气检测,脐静脉置管,换血治疗,全静脉营养配方,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主治医师在科室高级职称医师指导下完成相关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三级教学模式的构建,可让教学工作有计划、高效地开展,针对不同层次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利于培养教学对象运用知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学对象改进学习方法,从而使教学工作重点真正落实到能力和素质培养上,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

[1]马兵,贲道锋,卫伟,等.烧伤外科临床教学隐性课程设置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14~16.

[2]郑少燕,杨棉华,何萍,等.创新医学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70~71.

G421

B

1671-1246(2011)17-0063-02

Vol.29 2011 No.17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早产儿医学生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