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1-08-15 00:51:36王维铭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7期
关键词:德国培训职业

王维铭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2010年6月29日至7月9日,我校3 位教师参加了福建省外事办公室组团赴德国莱法州进行为期2周的学习交流活动。重点考察德国莱法州的职业教育,主要参观了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双元制教育职业院校、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并在莱法州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培训,与德国同行进行了友好交流。总体感受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进了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了解,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笔者将在德国期间的学习收获与大家共享。

1 德国莱法州概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中欧,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200万。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地区3级,共有16个州。德国工业高度发达,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2009年国民总收入34847 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42560 美元。德国是欧盟成员国、欧元区成员国、申根协议国。

德国莱法州位于德国西部,西临比利时、卢森堡,南与法国接壤,下设3个行政专区,管辖12个市24个县,面积19846 平方公里,人口400万,首府美因兹市。德国莱法州与我国福建省于1989年缔结为友好省州关系,福建省泉州市、宁德市分别与莱法州诺伊斯塔特市、施佩尔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厦门大学与特里尔大学结为友好大学。近年来,福建省与德国莱法州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环保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取得了可喜成果。

2 德国职业教育启示

2.1 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堪称“欧洲师表”,在世界享有盛誉,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意义深远。

双元制教育指受教育者(培训对象)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者结合从而完成职业教育任务。学校培训占1/3 时间,企业培训占2/3 时间。双元制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以职业而不是以专业为导向,以能力而不是以知识为导向,以学生而不是以学校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德国人重视职业、崇尚劳动技能、务实创新。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德国职业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双元制职业教育方案根据手工业条例法律规定,有超过340 多种行业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合同由企业和学徒签订,是特殊的工作合同,学徒可获得每月600 欧元的补贴,培训时间为2~3.5年。学习时间分配是每周3~4天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1~2天在职业院校学习理论知识。

德国小学学制4年,中学分为文理中学(9年)、实科中学(6年)、职业预科(5年)、综合中学(6年)等类别。中学毕业后由个人决定是否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学生自行联系就业企业,在试用1~2月之后,与企业签订合同,按企业要求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学习期满后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执业资格毕业证书(徒工满师证),即成为合格的专业技工。在职期间,参加技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完成大师傅课程(脱产学习或者在职学习600~1200 课时),获得大师傅证书,之后可以选择成为企业经理人、自主创业或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深造等成长之路。

德国职业学校不设学生管理机构和班主任,小班教学(每班10~20人),学生不住校。对学生的管理以教育为主,依靠心理辅导、社工帮教等手段,没有行政处罚。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满足学习者接受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优化职业院校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如何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如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贯通,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等,任重而道远。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实际价值。

2.2 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德国莱法州有1700 多所各类学校,近4万名教师,2009年参加培训的教师有3.3万名。职业教育教师每年需参加5天的继续教育培训。莱法州教师实行公务员待遇,每月3~4 千欧元,每周上25 节课,每年有10周假期。男女教师均年满65岁退休。教师都能安居乐业,具有敬业精神。

德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平均每户1.4个小孩,小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一些地方频频关闭小学。教师工资由州政府负责,教学楼等设施由地方投资兴建。职业教育教学大纲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全国统一适用。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具有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学历,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实训课教师必须是掌握一定理论的技术专家。德国有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职业教育本科教师每年必须接受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从而保证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特别是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逐步形成教师理论研修与企业实践并重,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并举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积极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2.3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外,还注重学生个人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现代设备、系统,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全面了解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独立、负责任地按顾客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个人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独到见解,有自信和创新精神。方法能力要求学生深思熟虑,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工作技巧。社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责任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冲突能力、领导能力及知道不同场合的举止与行为方式。个人独特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勇于承担责任,具有较强判断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

在能力范围中,专业能力、社会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方法能力、个人能力随时间变化而不断稳固。德国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诚信、创新,团队工作能力强;善于学习,并能卓有成效地学习;有毅力,工作热情高,任劳任怨;在工作中精神集中、勤奋,以顾客为导向地工作。这些要求成为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的教育任务。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学生不应只具有专业能力,还必须具有跨行业发展的能力;学生不应只学一种技能,还必须具备跨工种的就业能力。教育方法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同时为其创造尽量多的实践机会。

我国汉朝文学家刘向曾说:“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政理22》)。德国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脑、手、心结合,是完整的培训过程。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实践和全面学习的观点都是相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德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不以获得学历为目标,而是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除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外,学生综合能力也成为职业培训中的关键技能,成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成为校企合作(双元制教育)共同的教育基础要素。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正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坚持德育为先,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德国培训职业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军事文摘(2023年3期)2023-02-21 13:09:26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0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德国弃煤的烦恼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1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