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委员会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新尝试

2011-08-15 00:49许素华杨志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学生公寓公寓

许素华,杨志亮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处,广东 潮州 521041)

业主委员会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新尝试

许素华,杨志亮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处,广东 潮州 521041)

随着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行政分工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业主委员会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是一种新的学生工作机制,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公寓;业主委员会;管理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本的环境,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工作是高校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课堂教学及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环节。

学生公寓作为大学校园内一个相对固定的存在区域,具有本身的传承性与创新性,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品格,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高校应该将学生公寓社区建设纳入到具体工作与育人轨道中,打破传统观念中宿舍只有居住功能的思维定势,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来实现学生公寓社区的隐性育人功能。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我校进行了业主委员会模式下学生公寓管理新尝试,把现代社会公寓管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做出该尝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群体的特殊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高校,公寓管理服务任务越来越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素质差、过于自我、安全意识弱、自制力不强等缺点,很容易使他们在宿舍生活中彼此摩擦、藐视规章制度、难以接受批评、对后勤服务要求脱离实际。然而,大学生群体又存在知识水平较高,法制观念、主体意识、交往意愿较强等优势。针对管理服务对象的特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精神,让他们站在主人翁的高度去监管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捍卫他们自己的利益。

二、大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用于学习的费用逐渐增加,教育的产业化使学生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消费者。从经济角度思考,作为消费者,有权利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像居住社区的业主一样,缴纳一定的物业管理费就可以享受到物业公司提供的社区服务,如果对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时候,业主委员会就对其进行监督,促使物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学生缴纳住宿费用,后勤部门提供有偿服务,当两者出现纠纷时需要一个机构保障双方利益,学生公寓社区业主委员会的管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三、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转变

高校后勤改革中新出现的大学城,高教园区等学生公寓,大多实行完全社会化的管理模式,高校在学生公寓建成之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来管理学生公寓,虽然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管理工作比较到位,但在经营管理理念上,社会物业单位很难摆脱普通社会企业片面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习惯性思维,不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政工作,单纯的“物业管理”色彩太重,在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时,容易与学生处在对立面,并且非常容易激化矛盾而影响学校的稳定,因此,在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组成业主委员会,带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活动,多种合力推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四、新时代高校学生公寓社区的新特点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和组成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然而,多元的文化冲突在寝室这一学生最集中、思想交流机会最多的场所不断接触、碰撞、融合、消解,使寝室成为各类矛盾冲突的中心,单纯依靠有限的几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已无法应对诸如卫生、安全、环境、心理等各类问题。因此,必须将管理的各部分任务交由学生宿舍区业主委员会带领众成员自主完成。

五、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公寓社区的育人功能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地改革培养模式,使得“班级”模式不断被弱化。此外,随着各个高校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往往学生公寓区与教学区的距离相对较远,不利于学生“班级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更愿意在公寓区开展活动,这样使得公寓社区成为学生活动相对固定的场所,也成为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能力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接触到班级以外的同学。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不同的性格特征,彼此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参与居住环境建设,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及安全,社会生活能力在这里得到演习和训练。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业主委员会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顺应高校学生宿舍发展趋势,也符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要求,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创新模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体现了该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创新管理模式

1.设立宿舍管理科

在学生工作部(处)内设立宿舍管理科(简称宿管科)主要负责制定宿舍管理相关制度,并指导各系组织实施,对各系宿舍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另外,对社会化公寓管理部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成立宿舍辅导员办公室

针对我校学生宿舍区较多、较为分散的特点,在每个宿舍区设立宿舍专职宿舍员,作为专人具体指导学生开展学生宿舍区管理工作。各区专职辅导员由学生处宿管科统一管理,是学生宿舍管理者当中的一线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在学生宿舍区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人员,有效解决了没有专职老师具体负责,学生工作执行力度不强,学生出了问题老师还不知晓等管理上的漏洞。

3.成立学生宿舍区业主委员会

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化地位。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由各个宿舍区的宿舍专职辅导员担任业主委员会主任,在学生当中以勤工助学的方式民主选聘若干学生,根据各宿舍区住宿学生人数而定,分别担任副主任、委员、楼长、副楼长等职务。业主委员会中的各个成员由各区宿舍专职辅导员统一管理,直属学生处宿舍管理科。他们来自于学生,代表着学生群体向学校要权益,促进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缓解了学生对以往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抵触情绪。

(二)适当放权于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

1.学生拥有监督权,实现自我管理

学生有权对后勤服务进行监督,由业主委员会牵头,每栋宿舍楼成立监督小组,对门房值班情况、卫生情况、维修情况进行考核,让学生拥有为管理员的绩效打分的权利。每月评出卫生、服务、管理、安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楼栋及个人,并给予奖励。对态度散漫、玩忽职守的职工,由学生反馈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做进一步的处理。来自基层学生的评价是最真实、最客观、最有效的,让后勤的优质服务有所保障,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管理部门的距离,搭建沟通桥梁。

2.贯彻例会制度,确保宿舍管理服务落实到位

每周定期召开业主委员会成员、学生会及团总支干部、各班班干部开会。例会的召开方便把宿舍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了解宿舍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由于班长和团支书的参与,很多要在宿舍开展的事情我们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安排到班级里面去,我们还可以从班级中了解最基本的宿舍情况。在例会里,经常进行宿舍规章制度的教育,各人员工作职责的落实,对好的宿舍或个人进行表扬,对违纪的小集体或个人进行批评和教育,各系各班形成一个竞争的良好的风气。

3.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尽管普遍采用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建立大多只考虑校方管理工作的需求,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考察。制度虽然可以发挥原来的效力,但是制度的终极目标却是为了保障成员及整体利益。缺乏人文关怀的制度即使公益性再充分也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因此,在刚性的制度面前添加一些富有人情味的服务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同。例如,针对学生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的行为屡禁不止,可通过业主委员会组织各楼层学生业主代表大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有的学生确实因身体原因需要使用大功率电器熬药、熬粥,可考虑建立正规的申请渠道,由业主委员会成员在宿舍中另辟专门的房间解决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业主委员会负责监管,安排好轮值制度,确保用电安全。另外异性学生互窜宿舍的行为也是高校宿舍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有些学生借工作之名,在异性宿舍长时间逗留,甚至留宿,学校三令五申,明文规定杜绝此现象,但收效甚微。因为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同学们面对此现象也敢怒不敢言,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可以填补这个管理上的漏洞,制定学生进入异性宿舍审批表,由业主委员会主任审批后履行相关的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并限时离开。学生发现有异性长时间逗留宿舍区,可随时向业主委员会投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因学生工作需要进入异性宿舍的正常诉求,又有效遏止学生长时间逗留异性宿舍的现象。

(三)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公寓文化空间

众所周知,公寓文化设施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平台,因此,扩大公寓文化空间,就要结合公寓实际需要,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比如建立公寓活动室、读书室、自修室和会客厅,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交流和娱乐的文化场所,营造良好的公寓社区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娱乐功能,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技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例如,可以在公寓社区内,指导学生自己创办阅览室,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把自己看过的书捐赠出来,由公寓区辅导员办公室统一管理,提供一个书刊资源共享平台,每一个同学都可以通过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分享到这些公共资源,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资源,营造一个浓郁的书香氛围,又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让同学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我们宿舍区在构建“宿在其中,享我所乐”(取名“瞳乐”)图书阅览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捐出自己心爱的书刊,共同营造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平台,让图书承载的知识得以传播。

2.积极引导学生,创建美好和谐宿舍

和谐校园首先应从和谐宿舍做起,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才有更丰富的内涵。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独立生活,面对来自天南地北的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很多一开始难以适应,再加上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的差异,同学之间难免产生摩擦,要让他们懂得求同存异的道理,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引导他们以宽容之心去善待身边的人,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磨合期”。大学岁月是一个人一生的金色年华,是最渴望经历,最需要友情的年代,狭小的宿舍应该成为他们温暖的避风港、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上最美好的记忆。因此,营造一个文明、健康、优美的宿舍环境是每个同学的义务,在坚持健康的思想性原则下,宿舍区应该多举办美化宿舍、寝艺展览、文明宿舍评比等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宿舍成员齐心协力用双手去共同打扮和维护优美整洁的宿舍环境,用美德和智慧去营造和发展团结友爱的宿舍人际关系。

3.以生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设施

为充分体现亲情化服务,倡导以生为本的精神,业主委员会还可以自发地推出一些方便学生的贴心服务。可以提供一些人性化的便民服务设施,如体重计、形象镜、服务台、日常生活工具、雨伞等,这些便民设备不仅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也是公寓文化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比如为每栋宿舍安装天气预报牌,及时更新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注意防寒保暖;为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业主委员会成员联合各系学生干部成立临时服务小组,为即将离校的师兄师姐提供各种帮助。这些看起来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服务文化,能够从整体上点缀着公寓的和谐环境。

[1]刘晓青.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高校后勤研究,2006,(2):92-93.

[2]王振洪.社区的思维方式: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角度的一种新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2004,(5):52-55.

[3]伍炜,赵怡.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湘潮(下半月),2008,(1):44-45.

[4]邓荣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22-24.

[5]顾书.创新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 创建和谐高校环境[J].社会视窗,2010,(5):234-235.

G647

A

1673-0046(2011)10-0130-03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学生公寓公寓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宿舍远程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