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探讨

2011-08-15 00:49牟羡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社工高校学生工作者

牟羡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探讨

牟羡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文章从社会工作视角探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社会工作应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高校学生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社工;社会工作;社工介入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采用“以院系为单位的辅导员制”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一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已暴露出自身的缺点,时代呼唤一种新的学生工作方式和理论。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指导性理论

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理论基础十分贫乏,虽然有学者对此有所思考,但都是以自己的经验、见闻为基础,提出一些零散的、缺乏实际操作性的观点,目前还没有一套具有指导性的理论。而在欧美高校学生工作中,主要理论有实用主义、新人文主义、存在主义和理性主义四种主流派,国外及香港多以学生为主体,服务观念比较强。

(二)学生工作者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一般由辅导员或团委书记直接负责,有时安排从事学生工作的人数还比较多,但真正具有专业水平的没几个。这些人一般都是刚进校的年轻老师,专业背景多是本系所设专业,缺乏学生工作的理论和经验,而且学生工作一般被视为老师的适应和过渡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工作的长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香港,学校社工早已是一种制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理念落后

目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烙印的学生工作模式还有很大市场。首先,“管理主义”在各高校中仍根深蒂固。很多人认为学生工作就是管理学生,以管好学生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为目的。其次,我国高校中一直是学校、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工作对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当代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在西方高校早就提出服务的理念了。

(四)学生工作事务化

学生工作为学生服务有两个方面:事务性和学生本身的需要。在我国,学生工作事务几乎成了学生工作的全部,以事务性的工作代替精神心理方面的工作,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整天忙着报材料、填表、写报告等而没有时间和学生谈心。当学生心灵孤独,面对学习、生活产生疑问时,感情受挫时,对人生迷茫时,面对重大抉择时,学生工作者却为事务所累、无暇顾及。学生工作的真谛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并非繁杂的学生事务。

二、以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其原因

(一)缺乏专业的学生工作者

学生工作是一门科学,仅由一些非专业人士凭经验和感觉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须走专业化道路。由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时间短,不太受重视,因此学生工作的培养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了高校缺乏专业的学生工作人才。虽然某些高校聘用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或者由一些年长的老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学生问题是多方面的,心理咨询师就不能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不能给贫困学生提供现实帮助。西方高校社工借助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健全人格以适应未来生活。而我国专业的高校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缓慢、困难重重。

(二)服务理念淡薄

社会工作理念决定了实践水平。我国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是以政治教育为主导,集体管理为主要形式,工作方式偏重于灌输式教育和规范式约束,缺乏服务理念,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服务性的学生工作以为广大学生服务为工作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而指导和服务学生。在国外,服务性的学生工作已经形成了专业化、职业化和垂直管理的典型特征,而我国由于社会历史原因,管理的观念在高校中仍占绝对主导,学生工作者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服务理念无从谈起。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缴费上学使大学生利益主体的地位和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还应更多地指导学生、服务学生,建立起服务理念。

(三)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相互信任

学生与学校、老师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是平等的主体。学生工作者能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是因为他们比学生拥有更多的权利,而是因为具备的专业知识和阅历。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是同一工作的两个方面,做学生工作必须保持一颗平等的心灵与学生对话,对待每个学生主体平等,对问题要一视同人。从法律、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看,大学生已具有自我管理的条件和能力,学生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的人格、个性予以充分的尊重,其工作也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配合。而在我国高校中,学生工作被当做行政工作,依靠行政权力和学生无条件服从,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相互信任。

三、高校学生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方法及技巧应用于教育机构及其设施中,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互动,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良好关系,构筑教、学、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社工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社工的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1.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就是在学生工作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满足学生需要,发展学生才能,实现学生价值。学生工作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以学生为本要求学生工作从训导型向咨询服务型转变,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人性化,尽量为学生多做实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以学生为本是人本主义在学生工作上的反映,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要以社会需求、时代文化为背景等等。

2.助人自助的理念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最基础的理念。秉承这一理念,学生工作者就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工作者应多引导少命令,多为学生提供信息和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如就业、情感、经济等方面,尊重学生的选择,少替代学生作决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学生工作者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积极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助人自助的理念能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

(二)社会工作介入学生工作的工作方法

1.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它可以促使工作对象改变心理姿态、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强化其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能力,促使其潜能的进一步发挥,以促成建设性的自我发展与成长,促进其人格发展。学生工作者察觉到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或学生本人求助,即可提供个案辅导。工作的形式首先是对需要辅导的学生作初步评估,然后拟订计划进行辅导。可以约见学生,需要时还可进行家访或约见家长,或与其他有关人员(如朋友、同学等)联络,必要时召开个案会议或转介至其他机构,例如心理咨询治疗服务等。个案工作分为调查了解、研究分析、治疗处理三个环节。针对不同的案主应采取不同的询问了解方法,运用不同的专业辅导方法和技巧。学生工作者在工作时,必须尽力表现出承担着专业职责的“专业自我”,对学生案主的各种反应保持相当的理性和高度客观中立的态度。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兴趣、学习知识与获得技能;学习独立成长,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责任感,关心且敏锐地察觉别人的感受和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友谊与同伴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存在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有意识地建立各种小组,设计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如“远离郁闷”小组,一起探讨快速摆脱不顺心事情的方法,并给予专业参考;“面试种种坎”小组,帮助毕业生掌握面试技巧,应对就业第一道难关;“关怀残疾儿童,热爱生活每一天”小组,带领大学生走进特殊学校,体验和感悟特殊人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幸等等。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适合采用的小组工作模型主要有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互动模型、修正模型、任务中心模型和个人成长模型。我们可以根据小组目标、工作过程、领导方式、成员构成决定小组的形态,开展相应活动。

四、高校学生工作展望

(一)学校社工和以院系为单位的辅导员制度的比较

学校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的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建立友好关系,以备现在及未来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我国目前的辅导员制度注重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来达到教育目标。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高校辅导员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从学习到生活、行为到思想,一般是一到两个班配备一名辅导员,全校的学生工作由学校的主管领导负责,学校设学生处来处理日常事务,各系的学生工作由系主任或系书记负责,下设年级辅导员;而学校社工则打破了院系年级的管理模式,直接面对全校所有学生,为他们服务。现代的学校社工建立在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同时还借以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辅导员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自己的理论。学校社工的工作原则有:尊重学生、援助自立、资源充分利用、公平公正等;而辅导员制也有自己的经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民主集中和与时俱进等。两种制度的不同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借鉴。

(二)学校社工是高校学生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学校社工是市场经济时期解决学生困难的产物,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特色。学校社工作为一种职业,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理念为背景,运用技巧和实务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满足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应立足于实际,同时注意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建立自己的学生工作体制,走出一条本土化的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贡献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社工将很快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的学校社工,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成长、发展等问题,而且还要协助党政干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及形势政策教育。这为我国高校社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挑战。有国外的经验可借鉴,采用新专业方法和理论来做思想工作,相信学校社工一定会启发大学生的觉悟,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报效祖国的能力。

[1]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3.

[2]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3]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4](美)Paula Allen-Meares.学校社会工作[M].陈蓓丽,蔡屹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5]林文亿.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探索,2009,(1).

[6]管向梅.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及其启示[J].社会,2004,(4).

G645

A

1673-0046(2011)10-0113-03

猜你喜欢
社工高校学生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青春社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