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昌华
(泰山学院历史系,山东泰安 271021)
灵渠又称秦渠、兴安运河,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部的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通航运河之一。虽然其本身只有 36.4公里的长度,但却接通了湘桂走廊的南北水上运输之路,连接了湘江与漓江,进而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其的建成对于秦国统一岭南的事业,以及促进岭南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与举世闻名的长城一起都是秦始皇统治中国时所建,因此,一个时期以来广西方面一直拿灵渠来与长城相比。甚至,一些文化著作里也写进了中国“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词句。[1]其真的能与长城相媲美吗?可比的地方在何处呢?其兴建的具体时间是何时?主持者是何许人也?笔者拟在此作一“知识考古”。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说法的来历,据有关资料可知,此说提出的时间在 1963年,提出人是郭沫若。
该年的 3月 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举行成立大会,郭沫若应邀出席。3月 28日,其在夫人于立群与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历史学家翦伯赞的陪同下,一起前往兴安县游览了灵渠。为灵渠工程的精湛工艺所感动,郭沫若当时曾填词《满江红·灵渠》一首:“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两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将军墓,三人葬。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这首词的自注是:“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往兴安,观秦始皇三十三年史禄所凿灵渠,斩山通道,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不久,他又余兴未尽,作《兴安观秦始皇时史禄所凿灵渠》诗一首:“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铧嘴劈湘分半壁,灵渠通粤上三台。江山一统泯畛域,工匠三人叠主裁。传说猪龙深作孽,英雄伟绩费疑猜。”应该说,郭沫若关于灵渠的词作与诗句中,是蕴含有深刻洞见的。的确,灵渠斩山通道,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是世界之奇观。
但是,必须对灵渠的设计艺术、科技含量,以及它的工程规模与施工难度等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考察,才能证明其此观点的成立。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灵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开凿的世界最古老的运河。它与我国此前稍早一些时间开挖的古运河邗沟有大的不同。邗沟的建造是在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之上,并且大半是利用了天然湖泊,建造主要是对之进行挖掘沟通。而灵渠则是开山与筑堤,主体工程主要是在山区。总体上,灵渠是一条山上的运河。
明代诗人俞安期与清代著名诗人袁枚都是实地考察过灵渠者。俞安期在《舟过秦渠即景》一诗中写道:“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苑转中间穿水去,孤舟长绕碧莲花。”袁枚是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到兴安的。其在《兴安》一诗中则写道:“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在群峰之间建成了这样的人间天河,其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最能体现灵渠的设计艺术和科技含量的是它的大小天平、铧嘴、南北渠、泄水天平四个部分。
大小天平成人字形,是建于湘江上的拦河滚水大坝。大天平长 344米,小天平长 130米。坝高 2~2.4米,宽 17~23米。汛期洪水可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平时可使渠水保持 1.5米左右深度。因其能平衡水位,故称天平。它们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而又最有科技含量的大型阻水溢洪滚水坝。比如,其运用了“水浸松木千年在”的筑坝方法。
秦人当时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坝底,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滚水坝的上部则用竖的石板并排垒成,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抗击冲刷,二来当石板出现缝隙时流水带来的细沙可以随时给坝体灌浆,使之更加牢固。因此,2000多年来任凭洪水怎样冲刷,大坝仍巍然屹立如初。
拦河滚水坝中间前出的铧嘴与都江堰前部的鱼嘴在功能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筑在分水塘中大小天平之前,形如犁铧,使湘水“三七分派”,即七分水经北渠注入湘江,三分水入南渠流进漓江。另外,铧嘴还可起缓冲水势、保护大坝的作用。因此,其又俗称分水台。我们现在看到的铧嘴,其从大小天平交汇处至嘴端长 90米,宽 22.8米,高 3米,为一用条石垒砌而成、内部充填卵石与沙土的平台。平台的前部呈不规则的三角形,最前端部分的北边边长 41米,南边边长 38米。从湘江上溯来的船只只要绕过了铧嘴就可以进入灵渠的南渠南下漓江,同样,从漓江沿南渠上溯来的船只只要绕过了铧嘴就可以进入灵渠的北渠北上进入湘江。1988年兴安县有关部门的考古发掘发现,原来的铧嘴比现在的要长得多,总长度为 186米。并且其基础很深,在河床之下两米多,发掘时曾挖出了松木的桩础与部分大型的石条。
南北渠是沟通湘漓二水的水上通道,是古运河灵渠的主体工程,全长 36.4公里,平均宽 10余米,平均水深 1.5米以上。它们同时还兼有今天我们所知晓的保持水位平衡以便船只通过的船闸的功能。今天人们所说的秦代贯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世界最古老的通航运河兴安运河,就指的这两段大型的通航渠道。
灵渠的南渠从湘江拦河滚水坝组成部分之一小天平的尾部南陡起,至漓江支流之一的灵河河口止,共分四段,总长 33.15公里。其的第一段,即从南陡到和尚陡入灵河上游支流始安水的一段,虽然总长度不过 4.215公里,但工程艰巨而浩大。该段通航渠道全部是巨石筑造或开山而成的人工天河。郭沫若在《满江红·灵渠》中提到的“秦堤”就在这一段。
实地考察得知,灵渠南渠最初的走向大致与湘江平行,仅有一道全部是人工砌成的巨石石堤将两者分离。亦即,它下临湘江,上承灵渠的南渠。这道石堤从南陡阁起至大湾陡止,全长 3.1公里。其自秦代建立以来基本完好地保存了原貌,因而被人们称为秦堤。秦堤堤顶最窄处 4至5米,最高处有 8米之多,外墙全部用经过加工的大型石条垒砌。尤其是从南陡至泄水天平的一段,称作公堤,远望就像一道高大的城墙,甚是宏伟。另外,秦堤从接龙桥到大湾陡的一段,南临山脚,北为渠田,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
灵渠南渠的越城峤开山凿渠工程也在这一段。越城峤今称太史庙山,山岭宽在 350米以上,高 20余米。在当时还没有炸药发明出来的情况之下,当时的灵渠南渠建设者硬是将这座山头凿开了一个 15米左右的豁口。并且,使这 350多米长的渠道的水深还低于了其它的河渠段。该段的渠深大都在 1.8米以上。由此想到,它比同是秦人建设的都江堰工程还要艰巨浩大。比如,都江堰工程的宝瓶口开掘是最艰巨的。在没有爆破技术使用的情况下,宝瓶口建设者采用以火烧石使岩石破裂等方法硬是在玉垒山上开出了一个宽近20米、长 80米、高 40米的豁口。但是,从总的开石数量上看,宝瓶口的工程还是要小于灵渠南渠的越城峤开山凿渠工程的。大概,宝瓶口的开石总量仅为灵渠南渠越城峤开山凿渠工程的二分之一。很可能,当年越城峤开山凿渠工程的建设者们也是采取了以火烧石使岩石破裂等方法的。不然,如此巨大的工程仅凭锤钎开掘,要想在短时间里完成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灵渠的北渠由大天平尾部的北陡门起,向北曲折迂回,流程为 3.25公里,经过几个几字形的蜿蜒之后,最后再回到湘江的下游河道。虽然,北渠在长度上仅为南渠的十分之一,是在平畴沃野之上开挖而成,但其设计艺术与科技含量亦高。
前面提及整个灵渠兼有船闸的功能,此点在北渠上体现的最为充分。前已述及,湘江拦河滚水坝大小天平已经把湘江拦腰截断了。如果没有北渠的话,漓江来的船只尽管能沿南渠绕过小天平进入到大天平前部了,但它面对的是拦河大坝,还是不能再前往湘江下游航行。同样,如果没有北渠作为航道的话,从湘江下游来的船只也没法越过大天平这个拦河大坝,进而绕过铧嘴进入南渠,再南下漓江。延长北渠河渠的长度,目的在于缩小河渠水的单位落差,使船只能上行到湘江拦河大坝的前部。
灵渠的泄水天平建于灵渠渠道上,南渠二处,北渠一处。在功能上,其大体上与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平水槽与飞沙堰溢洪道相同。它们的开口方向都是湘江,可补大小天平之不足。当非常情况下南渠或北渠来水太多时,灵渠的泄水天平能在渠道内二次泄洪,以保渠堤和附近城镇与村庄的安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们今天考察或游览灵渠时所看到的灵渠南北渠还各建有多处陡门。陡门亦称闸门。前已提及,郭沫若在《满江红·灵渠》一词中曾说灵渠“闸水陡门三十六”。陡门是通过启闭渠道上安装的水闸调节渠内水位,以保证船只常年正常通航的辅助性设备。据唐人鱼孟威的《灵渠记》记载,秦人所修灵渠当初并无陡门,其系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创建于唐宝历元年(825年)。李渤当时创建的陡门有多少史无明确记载,但总数没有超过 18座。至咸通九年 (868年),也就是 43年之后,鱼孟威重修灵渠时,才将陡门增至了 18座。北宋嘉祐四年 (1059)始增至36座。李渤初创的陡门,非常简陋。“杂束筱为堰,间散木为门”,用不了几年就坏。鱼孟威稍有改进,陡门悉用坚木排竖,禁用散材。但木做的陡门,不管用多坚硬的木材,也易损坏。因而后代修建的陡门,悉用石建,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陡门。当然,现存的陡门已大部经过清代重修或重建了,但其形式,与唐代系一脉相承。
1986年 11月 25日至 12月 2日,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在灵渠召开,到会专家学者在考察灵渠后对灵渠的设计开凿给予高度评价。1988年 1月 13日国务院公布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 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组织全球 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到灵渠考察。他们一致认为,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则是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的建成时间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 219年 (秦始皇二十八年),另一种说法是前 214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其中持前一种观点的人比较多。而有的学者则是原来持前一种观点,后来又持第二种观点了。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即灵渠的建成时间应是公元前 214年。
我国知名的已故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先生就是后一种情况,其本人对此也予以承认。他曾在所著《秦汉史》的一条自注中这样写道:“关于灵渠修成时间及(秦王朝)进攻南越的统帅,历来有不少说法。如灵渠修成时间,以往多数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年),笔者在拙作《秦史稿》中也延续了这一说法。但据广西教育学院编的《兴安灵渠》载,该渠完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年)。拙见以为,这是可信的。特修正以前说法。至于率兵将领,《史记·主父偃列传》作:‘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攻百越。’但《史记·南越列传》中则无尉佗攻南越事。梁玉绳《史记志疑》中提出:‘无尉佗攻越事,乃尉屠睢也。’但拙见以为梁玉绳的说法亦缺乏根据。可能任嚣、尉佗、屠睢三人均为统帅。从以后的地位推测,断定任嚣为主帅,大概不会有出入。”[2]。
林剑鸣先生修正自己以前的观点,在这里坚持灵渠公元前 214年建成,这一做法是正确的。理由是一与《史记》中有关的记述一致,二是与相关的历史史实也契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戎。”[3]由此可知,秦王朝是公元前 214年才正式在灵渠所在的桂林地区置郡,正式将这一地区纳入其版图的。
灵渠所在的桂林以北的兴安地区地处湘桂走廊之上。由于该地区原来就是楚国的南疆,很可能是秦国灭掉楚国之时就对其进行了军事占领。比如,今天可考者,秦人曾在这里的大融江与小融江之间建有“秦城”,城北三十里处还建有“严关”。[2]但是,从当年秦国统一中国的整个格局看,其开凿灵渠的时间最早不会早于公元前 219年。因为,据研究,秦王朝对岭南地区大举用兵的时间是在该年的冬天。[2]只有有供应大军给养的迫切需要才会有开运河之议,因此,其开建时间再早也不可能在公元前 219年。加之工程如此艰巨与浩大,建成需要较长的时日。很可能,其建设时间为公元前 218年至公元前 214年之间,最后建成于公元前 214年。
目前,人们关于灵渠的主持建造者为史禄的说法,是源自于一位叫严安的汉代人的上书,见于《史记·主父偃列传》。其的原话为,“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掘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3]除了本文前引林剑鸣先生的研究成果之外,从其他的有关历史记载来看,《史记·主父偃列传》中所记严安这段话中所提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也都是可靠的。比如,其中所记的秦王朝使尉佗将卒以戍越,该书的《南越列传》中也有记载。其中记述到,尉佗本是今河北省境内正定(真定)人,本姓赵。秦时担任过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后来其得以在南越称王,得益于南海郡郡尉任嚣的提携。
这里要说明的是,一、其中所提及的主持掘渠运粮之事的监禄本不知道其姓;二、监禄不是如今天广西方面所说的是什么“越人”,应该是位北方人士。并且,其应当是位握有兵权的人。进而,灵渠开掘的主力军很可能是士卒。
秦人记事只记名不记姓的实例很多。比如,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语书》中有“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之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秦王“十六年九月,发兵受地韩南阳假守腾”之句,《史记·高祖本纪》中有“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之句,《史记·曹相国世家》中有“攻秦监公军”之语。对于上述的最后一句话,《集解》引《汉书音义》解释说:“监,……公,名。秦一郡置守、尉、监三人。”需要指出的是,《集解》这里的解说并不适合于秦朝新开拓的岭南地区。从有关的记载看,当时的岭南几郡只有尉与监,而没有守的设立。尉是各郡的军政主官。大概,与这里当时是秦王朝的新区有关。
在秦代,郡监的权力甚大。其又称作监御史。一方面,他们是代表中央来监督与控制地方的。就像《后汉书·百官志》本注中所言:“秦有监御史监诸郡”。另外,又像以上所引《史记·高祖本纪》与《史记·曹相国世家》中的有关话语中所明白揭示的,他们同时又是直接带兵的地方军事将领。据此推知,当时具体负责灵渠开掘的监禄也应是如此。并且,我们有理由进一步推测,当年灵渠开掘的主力军是南征秦朝军队中的一支。
人们本来并不知监禄的姓氏,为什么现在称其为史姓了呢?这是在唐代才被人加上的。此事是个“以讹传讹、流为丹青”的典型事例。研究表明,晚唐人莫休符在他的《桂林风土记》中称监禄为“御史史禄”,这是人们称监禄为史姓的开始。
另据最新的研究,监禄后来到了今广东一带做官,曾一度出任过今广东境内揭阳县的县长。最近发表的《史禄是秦末揭阳县长》一文中指出,开凿灵渠的监禄后来曾任代理揭阳县的县长,此事见于明万历版《广东通志·潮州府》和清康熙版《广东通志·人物》。这两部省志的《史禄传》中都有这样的记述:“史禄者,秦时以史监郡也……,及屠睢死于粤,禄遂家揭岭长,子孙因焉以史为氏……。”在这里,“家”应该就是“假”的通假字。与之相呼应的是《史记·南越列传》中的“(赵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之句,说的是赵佗在代行南海郡尉一职之后便利用严酷的秦朝律法诛杀了属下各地原有官员,而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去任代理长官。秦汉之际,冠以“假”字的官员很多,如项羽是假大将军,韩信要封假齐王等。据曾昭璇先生的考证,秦朝当时在岭南设置的郡县,其实都是武装据点,目的都是为了镇压越人。当时的揭阳县也不例外。清雍正版《广东通志》在标明秦始皇三十三年潮州府为南海郡揭阳县之后就非常认真地注上了“晋裴渊《广州记》载,‘秦守五岭,其一揭阳’”之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大庾岭》中也载:“秦,南有五岭之戍,谓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县也 ”。“守”和“戍”都是军队驻守、镇守的意思,可见当时的南海郡揭阳县政权是极具军事性质的,说白了只是为了驻军。军队驻地揭阳岭或叫揭岭,是现成的行政中心,因此揭岭和宋以后的榕城 (邑)一样很快便成了揭阳县的别称,两部省志所说的“家揭岭长”,其实就是“假揭阳县长”。与之极相类似的旁证是,明贤郭之奇的《宛在堂集》各卷均署有“揭岭郭之奇仲常甫著”一句。该文章的最后指出,结合《史记》和两部广东省志的有关记载,史禄任揭阳县长的时间应在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 208年。
笔者认为,以上所举文章中所述之事中有可信的成分。曾出任过郡监的禄前往“假”揭岭长,符合当时秦代官职转任的一般逻辑。比如,赵佗作为征服南越时的尉,在被任嚣提携主持南海郡郡政之前,也只是南海龙川县的县令。很可能,监禄的前往“假”揭岭长,与赵佗之此时已经控制了南海郡郡政一事密切相关。更进一步,赵佗的所以任用监禄为家(假)揭岭长,与他们同是南来的北方中原人事有关。
通过以上对桂林兴安灵渠设计艺术、科技含量、工程规模以及其建成时间和主持者的具体考察,联系世界史上的相关历史与现实实例,笔者认为,一、一项人类文明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治上的专制与集中;二、这种政治上的专制与集中是把双刃剑。在短的历史时段内它促进文明向前发展的作用可能更大些,但是,从更长一些的历史时段看来,它却有着阻碍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巨大历史消极作用。
另外,由灵渠问题更进一步推开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应充分弘扬我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文化。之所以如此,正如当年傅斯年所设想的,一是能让人们远离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思想;二是进一步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与技术意识。
[1]张谦,沈东子.品位桂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林剑鸣.秦汉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司马迁.史记 (第一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