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研究

2011-08-15 00:49:04刘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异域移情跨文化

刘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研究

刘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在使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科学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使人们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愈来愈看重。随着医疗需求的提高,对医护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能否用外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涉外护理;紧缺职业;文化移情;跨文化交流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意味着现代护理人才必须掌握跨文化护理知识,即研究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护理要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便向病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有意义的护理工作。多元文化的演进将过去仅限于医院机构的需求所形成的护士角色扩大到医院——社会综合服务角色,其职能范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同时赋予护士教育、管理、护理、协调和研究多种角色。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是医护和护患之间进行交际时,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诸如世界观、价值观、习俗、交际模式等多方面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交际障碍,从而导致误解或交际失败。如何消除这些障碍,减少摩擦,进行更有效的交际,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最佳途径就是进行文化移情。所谓文化移情,言而简之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摆脱自身文化的影响和约束,超越本土文化,如实感受、领悟和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论文通过实证调查,了解我国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碰到的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障碍与文化休克;通过英语教学改革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护士们在涉外护理过程中主要碰到哪些障碍和问题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英语的交流能力

在英国,护士是病房的管理者,要独立地作出护理诊断、护理计划、评估病人等。例如病人入院后,在通知医生的同时,不等医生作出医嘱,一名称职的护士就应该已经根据病情作出决定,包括需要对病人做的各种检查、护理等级、出院计划(在病人入院时就做好出院计划)。由于当时病房里可能没有医生,一旦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护士应在通知医生的同时开始对病人进行检查,例如生命体征、心电图等。如有必要,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等都可以由护士实施。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必须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检查,并做出了初步的诊断,以便为医生的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医生可能随时来查房,有时夜间也可能来看病人,这都要护士跟随对病人进行检查,听医嘱,并参与制定治疗计划。在病房里,会经常看到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认真地交流病人病情,医生很尊重护士的意见。

在我国,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定位还未达到欧美国家标准。涉外护理专业与一般护理相比,课程提高了用英语交流的内容,给学生学习增加了学习难度。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用英语学习相辅相成,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英语交流与行为模式的根本。任何一项的缺失都不能促使涉外护理工作的完美进行。涉外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不断改革更新,促使学生在有限的三年内达到更高的护理水平。

2.主体文化换位能力的缺失

我校在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100位同学做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以异域文化为内容,涉及到语言表达差异(称谓差异、礼貌用语差异、告辞用语差异、邀约用语差异比喻用语差异)、思维习惯差异、道德观念差异、生活消费差异、饮食休息差异、宗教信仰差异、民族精神差异、历史地理差异、身体素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对异域文化的缺失极为严重。异域文化的缺失致使护理行为在医生、患者、家属三方面充满矛盾,导致医护服务的直接失败。加强涉外护理学生的文化换位能力是迫切需要行之的内容。

二、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异域文化感知能力,使学生主动从主体文化氛围移情到异域环境。在主体文化氛围下,建立异域文化的联系方式,从而使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接近异域文化,大脑与行为不间断重复和映射,从而使学生对异域文化感知能力敏感而细腻,行为能力得到提升。异域文化感知能力的训练是突破行为交流的重心,是跨文化交流准备的聚焦点。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语言的教育中,充分创造条件,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接近于异域文化的氛围,是促使学生高效快速成长的根本。

1.课堂场景模拟

护士出国考试如CGFNS(美国护士资格鉴定考试)、NCLEX(国际护理考试)等,都大量涉及到对护理文化的考察。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了解国外的护理文化。例如这道CGFNS题:“A client of his religion would most likely refuse alood transfusion,even if his were ineopardy.”A.Hindu B.Jehovah’witness C.Jew D. Mormon旨在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宗教对服务对象的行为有很重要的影响,护士必须了解服务对象的精神信仰。笔者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提出本组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笔者对大家的回答给予点评,给出了正确答案是B并讲解,此宗教禁止接受任何血液或血液制品,包括血浆。他们不会吃任何带血的食物,体内不允许输入血液的衍生物。在必须输血否则威胁生命的情况下,孩子们受到法院的保护可以接受血液。然后又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宗教信仰及禁忌。这样,通过一道题学生就对国外医院中常见的宗教文化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

2.重视外教作用

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状态下,国家与国家的交流已经越来越频繁。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邀请外籍教师前往中国授课。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内的英语老师赴海外生活的机会并不太多,所以外籍教师这一资源犹显宝贵。不得不承认,外籍教师进行外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异域文化的链接起到一个重要窗口。外籍教师以英语为母语,拥有标准的发音,不仅是课程的讲授人,还是异国文化的直接载体。外籍教师能够有效地纠正中国学生的语言错误,帮助学生学习异国文化及社会习俗的细节特征。鼓励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并频繁接触,熟悉规范、礼仪,以及特别禁忌的行为特征。外籍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在校学生实现了文化移情的目标。

3.开展广泛阅读

作为实现学生文化移情的目标,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信息环境。鼓励学生读取国外报纸书刊、杂志、短篇小说。文学作品往往贴切于生活,是生活的直接反映。通过对大量的文学作品描述,间接地接受异域文化。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价值观、思想观。文学作品,可视为文化的传播器,直接培养了学生异域文化敏锐的感知能力。

4.利用影视剧节目

在英语教学中,影片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当代文化传播模式,有所谓的一图胜千言的说法。电影可以促进两个国家的交流,通过影视可以有效地给予人们直接的文化感官。电影在引进国外文化上有着突出的优势,其中不仅是语言因素:发音、语调、单词、语法等,但也有许多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手势、行为模式、社会和地理环境等,可直接感知,容易被语言学习者拾起。

例如在教学中选择使用美国电视连续剧《Emergency Room》和《Scrubs》这两部片子,尤其是《Emergency Room》这部片子,是以医院急诊室为背景,讲述了在急诊室发生的故事,非常适合作为医学英语的教学片,笔者从中精选了一些能反映国外护理文化的代表性的片段,如家庭暴力问题、人权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给学生播放。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观看认真。观后会问学生刚才看的片子涉及的是什么问题?大家都对哪些情节感触很深?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我国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可以不用举手或起立,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发言。比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未成年女孩怀孕了,护士并未直接将妊娠试验的结果告诉在诊室外等候的母亲,而是先征求女孩的意见。大家看到这个片段时议论纷纷,觉得不可思议。表示如果在中国,护士会直接把结果告诉女孩的母亲。笔者说在中国是这样的,但是在美国如果护士未经女孩的同意而把检查结果告诉别人,她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

5.提供讲座

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突飞猛进。安排外籍教授讲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讲座可以针对不同的讲述目标,例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禁忌,中国与他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等等。在讲座之后,可以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揭示人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关系。这样的讲座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克服文化障碍,消除对母语的干扰,改善跨国文化的交际能力。

科学和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已经使全球交流越来越便捷,人类文化的碰触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必然要接触异域丰富多彩的文化模式。如何接纳吸收这些文化,直接决定了护理工作的成败。护士和医生、护士和病人的文化误解、交流风格不同,必然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在校教师与学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文化移情的目的。

[1]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G642

A

1673-0046(2011)08-0142-02

猜你喜欢
异域移情跨文化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异域寻踪⑧
异域寻踪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