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宇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电影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范宏宇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电影赏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听力口语水平,了解文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教师要在合理选择电影题材、科学设计课堂活动、适当安排课后活动等方面优化课堂,使电影赏析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上达到最大效果。
英语教学;电影赏析;课堂活动
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学习英语,要在听力、口语、写作、翻译、文化、文学等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以多媒体为手段播放的英文电影将英语语言与具体的图像、剧情相结合可以同时满足各个方面的教学要求。在英语教学中穿插电影赏析将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给学生直观的英美文化现象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如果英文电影能恰到好处地在课堂当中利用,或是专门安排英文电影赏析课,将会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文电影源于生活,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故事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以及声像并茂的影视材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比书本上的文章更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2.包含英美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是语言的精髓,因此学习英语不能仅仅了解语言知识,更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学生与当地人交流时,容易因不了解其文化而造成误解或障碍。电影语言内容丰富、地道,是最接近生活的会话语言。同时,电影也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一定背景下的一个国家的视觉特点,包括其建筑、习俗、气候、社会组成都能够通过电影有效地描述出来。另外,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历史传统、非语言行为等也可以在电影中充分展示。因此,看电影是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电影的文化教育功能与语言习得相结合,有利于形成语感,从而成功实现电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导入。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影片中当地人庆祝节日的场面向学生讲述西方某个节日的由来以及习俗;或是通过人们宴请的片断讲述西方人的餐桌礼仪。从影片《乱世佳人》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而通过欣赏《憨豆先生》和《窈窕奶爸》,则更能体会到英式幽默与美式幽默表达的不同。如涉及著名大学主题时,可结合《蒙娜丽莎的微笑》中Catherine Watson老师为学生Joan报名申请耶鲁大学,最后Joan考入又放弃的情景来加深对美国著名大学的学习了解,高年级学生还可展开对Joan这种行为的讨论。《喜福会》有对美国第一、二代中国移民观念冲突的描述。《阿甘正传》更是反映了美国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如南北战争、猫王、黑人运动、黑白人同校、越南战争、中美建交、乒乓外交,细微之处亦涉及国情、风俗习惯,如上学的校车、橄榄球运动和小学、大学的学生生活等。
3.提高听力水平
日常生活会话中,人们在相互交流时经常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说话习惯,或是放慢语速或是改变措词,英美人交流时也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能听懂录制得很标准的磁带内容,但听不懂外教的话。而英文电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电影当中会出现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如大量的俚语、俗语以及很多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用语。有时在同一部电影里出现美语与英语,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两种发音的差别。另外,电影当中出现的语速也是非常自然流畅的,能使学生融入到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有助于提高语感。
4.练习口语,扩大词汇量
与标准听力材料中很标准的阅读相比,口语中常用的连读、弱读、失去爆破、语调等发音规律会出现在电影当中,学生跟读可以提高语音水平。与阅读中出现的书面语相比,电影当中更多出现的是口语化的语言、英语惯用语。当教师提供给学生这些俗语的意思后,在电影情节的背景下,学生更容易把握它们的使用场合。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跟读台词学习情景化的语言.或者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仿经典对白。学生模仿带有某种故事情节背景下的对白更有兴趣、激情、主动性,因此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地道口语。
5.了解文学知识
由文学著作改编的电影是原文学作品的浓缩版本。观看这样的电影,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以一种生动的方式了解故事梗概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回读原著。
6.提高翻译能力
在精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把影片提供的台词与自己从中文台词汉译英后的台词作对比,进行批判性的学习。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使学生在电影赏析中收获最大化。
1.合理选择电影题材
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应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影片的内容以及语言水平。电影内容首先要积极健康向上,生活气息浓厚,且尽量与教师所授课的教学内容相一致。例如,英美文化课就要选择可以反映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的电影,文学课则选择由某小说改编的电影,以让影片服务于教学。如果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与学生专业相一致的电影题材,如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涉及法律的影片,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因此,选择电影时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电影与要学习内容的相关性。
在语言水平方面,选择的影片要语言量大,英语地道,发音标准清晰。例如,一些好莱坞大片主要注重动作、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情节复杂,台词中有很多生僻词汇,这种电影虽然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对英语的学习帮助不大。另外,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要选择的影片的英语的水平。对于语言基础较薄弱,听说水平有限的学生可以选择情节简单、语速较慢、发音纯正的影片,如迪斯尼卡通片《狮子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影片,但也不能选择俚语过多的电影。观看时,播放英文字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台词对白,而且可以防止学生过多地关注中文字幕而忽略了听英语的练习。
2.科学设计课堂活动
教师要超越自己仅仅播放电影的角色,使影片不仅仅是学生的消遣娱乐,而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就应对学生给予语言、文化、主题的指导,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
(1)观前活动
课前,教师应先把影片中涉及到的俚语、生词、复杂句子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熟悉,对下一步电影欣赏评析做好语言上的准备。教师还应就影片中讲述故事的背景、剧中男女主角简介和故事的大体情节用英语作引导性的介绍,并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测剧情,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另外,由于时间限制,教师也可以选择安排学生提前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电影,上课时就可直接放映片断,或直接对电影进行分析。
(2)观中活动
观看时,可以对某些部分进行精看。例如,教师可暂停播放,就一些人物对话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电影设置的语言情境中。例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与一所公立学校校长谈话时,面对一个低智能孩子,校长并不是直接地骂他“stupid”或“idiot”而是这样委婉地对他母亲说“your boy’s different”。这时可启发学生“Why did he say so?Why did he put it in this way?”对话中最妙之处是他的最后一句“Is there a Mr.Gump?”很含蓄地问到了冈普的家庭。而冈普太太的回答更妙“He’s on vacation.”暗示她不愿告诉别人冈普的父亲已去世,免得儿子受欺负,也回绝了校长想见她丈夫的要求。对话中的语言如此简练,却蕴含着很多内容,可组织学生适当讨论,使他们融入到影片中,学着去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体会,并且对于英语的委婉语、英美人的价值观(如英国人的绅士情结,美国人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国梦的追求)有更感性的认识。除了有语言行为,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英美人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如衣着、手势、服饰、表情及日常生活习惯等同样能起到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教师可对影片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明确指出,让学生与身边事作比较,使其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印象。
(3)观后活动
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情节,这样学生既可以回忆故事情节,又锻炼了口语能力。教师还可就电影反应的社会现象问题,不同社会制度和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和认同差异、生活观念(在对待家庭成员、工作、教育和社会方面的态度等),人物形象分析,一句有蕴味的台词等提供讨论话题,题目要有趣且有争议性,促使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升华主题,深入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就《阿甘正传》中一句经典的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将要得到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内涵。
另外,教师还可提供时间让学生尝试为电影经典片断配音。配音时,教师将电影的原声关掉,让学生演绎其中的对话或者旁白的基本顺序是:确定情景片——利用电影进行听说教学段——播放——准备台词——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加工——确定角色——边播放边演绎——师生点评。应要求学生力求做到流利,且富有感情。教师还可以选取合适段落向学生呈现中文字幕,听写这些段落,锻炼学生的听力水平,或者回放一个片断,让学生看中文字幕,说出英文句子,与原声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对电影的观看不应停留在课内,应鼓励学生课外重复观看已看过的电影。课后重复观看可以使学生不再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影片情节上,而是集中精力在语言的应用上,因此每一次观看学生都会有新的收获。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来完成,使学生的重复观看更有意义,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片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应提供相关电影片段的资料,分小组活动,力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任务。主要步骤有:准备资料——角色选择和分配——熟悉角色和台词——课外准备和排练——角色扮演——反馈等。(戴宁熙,2008)角色扮演不仅要强调台词意思不能有大的出入,更要强调演员间相互配合的默契、感情的投入、语音语调的契合、恰当的发挥,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进行再创作,使角色和语言更贴近现实和生活。布置任务时,教师应给出学生最后评判的标准,使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还可让学生学唱影片的经典主题曲。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看完电影的感想写成观后感,或者根据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以及自己查到的有关电影的评论写一篇影评。
[1]戴宁熙.利用英文电影改进大学英语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8,(3).
[2]车路路.如何利用英文电影将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J].电影文学,2009,(13).
[3]胡红辉.欣赏英文原版电影学习英语语言文化[J].电影文学,2011,(2).
[4]李洁.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9,(6).
[5]卓娅.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研究,2009,(2).
[6]郭开文.英文原版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9,(18).
[7]贾永青.运用电影片断优化英语教学[J].电影文学,2009,(11).
G718.5
A
1673-0046(2011)08-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