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曼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教育研究与探索]
药检专业德育教育浅析
康曼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药检专业)主要培养药品检验相关人才,其学生的德育素质高低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所以药检专业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药检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药检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特点、药检专业德育教育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药检专业学生德育教育进行了浅析。
药检;德育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技术过硬,素质也要过硬。我院药品质量检测专业(以下简称药检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能力和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监控能力,主要从事药品开发、生产、贮藏、销售、使用过程中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的工作。如何有效对药检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我院药检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在校生一样,大多数为90后,且为独生子女,在家从小娇生惯养,基本上是有好饭吃、有好衣穿、有书读,这就构成当代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思维活跃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很少经受物质稀缺的痛苦,不懂得人生幸福的真正意义,存在意志薄弱、信仰迷茫、上进心不强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行业的稳定。“药品安全、人命关天”,作为主要培养从事药品开发、生产、贮藏、销售、使用过程中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药检专业来说,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药检行业的稳定,进而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
近年来国内药品安全事件如“齐二药”、“欣弗”等假药、劣药事件时有发生,“齐二药”事件缘由即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采购和质量检验人员严重违规操作使假冒药用辅料制成假药投放市场,有关药品监管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工作严重失职(国务院定论),造成数人受害。这一个个假药、劣药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与药品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下有很大关系,所以提高其职业素质迫在眉睫。另外,笔者在一线多年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劳动意识都比较薄弱,以上状况更加显示出药检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内容的丰富性。药检专业开设药物杂质检查技术、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综合实训等多种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施以丰富的德育教育。通过列举行业中的大量实例来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专业课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授课过程中,学习到高压蒸汽灭菌锅这一实训项目时,教师就可以以“欣弗”事件为例展开说明,生产于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欣弗”注射液,医学名称叫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少患者在用后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也有数人死亡,造成“欣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2006年6-7月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这一血淋淋的事件向学生们展示了灭菌彻底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但掌握了专业技能,素质也得以提升。
二是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目前,药检专业所授课程教学方法多样灵活,教师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每次上实训课,要求学生规范着装,即在进入实训室之前应穿好白衣、戴好白帽,这样做除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外,也是药检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我们培养的多数学生是企业一线的药检人员,而规范着装是药检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但实际上,实训课时部分学生不戴白帽或白帽戴得不规范,例如有的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戴白帽时将帽子轻轻放在头顶,不将头发全部收进帽子里面,这样做是不规范的,也有少数学生穿白衣时不扣扣子。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一定要衣着规范,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示范作用,试想一个着装不规范的教师,有什么资格要求学生衣着规范呢?其次,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不扣白衣,不戴好白帽的危害。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是形式的多样性。目前,药检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理论课和实训课,有校内课程、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通过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师傅之间的各种活动关系,引导学生掌握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养成尊重团结他人、乐于助人的思想品格。
药检专业培养的药检人员在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药品的卫生学检查,这与微生物打交道比较多有关,所以树立有菌意识非常重要。以革兰染色技术这一实训为例,实训中用到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整个染色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无菌操作,牢固树立有菌意识,不能让实训菌种污染到外界环境,也不能让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实训菌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严格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贯穿于整个微生物实训中,无菌操作是药品卫生学检测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但在实训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在染色的过程中有菌意识薄弱,表现为:取菌前着烧灭菌接种环或灭菌不彻底便直接取菌,取菌后接种环不经火焰灼烧便直接摆放在实验台上,或者灼烧时未先将近环处镍丝置于火焰中,使环上残余菌液干涸后,再将接种环以垂直方向于火焰中烧红,而是直接烧灼,使残留菌液因突受高热而爆裂四溅,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也有部分同学在打开菌种试管棉塞时,未将棉塞上端夹于右手小指和手掌之间,而是将其任意丢放于试验台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有菌意识不是很强,还没有深刻意识到上述操作行为的严重危害性,鉴于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穿插、演示这方面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让学生们了解这样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在学生们顶岗实习的时候,通过学生们的亲自实践,使其深深意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自觉规范其行为。
一是加强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渠道。“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按照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精神和道德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美德的口袋。解放的德育就是要实行人格化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开放的德育在开发中吸纳时代精神,在开放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关注教学过程,注重现实性,掌握针对性和紧跟时代性革新教学内容,坚持开放性和超前性,强化学生的创造感和坚定的创新意志改进教学方法。塑造创新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与德育过程变革教学模式。走出灌输误区,避免空洞说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二是重视专业课程中德育教育。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往往把德育仅看作是专职政工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认为各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对高校“教书育人”的要求,也只是理解为一部分人“教书”,另一部分人做德育工作,结果造成教育与教学“两张皮”,“教书”与“育人”相脱节。实际上,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是既有智育目标,也有德育任务,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德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和最基本的途径,它集教书育人于一体,这应当引起高等学校及其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专业课程中有很多德育的题材,教师可以适时地选取一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巧妙随机地将德育知识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道德素养也得以提升,例如药检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中学生实验报告的填写。尊重客观事实,诚实守信,如实填写检验结果是对每一名药检人员最重要的要求,所以专业教师在上实训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个学生,要让学生们时刻谨记“药品安全,人命关天”,要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以后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与特殊性。要做到这点,就应该从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微生物抓起,从每次实训抓起,而能否如实填写实训报告单就是很好的一个训练。遗憾的是,笔者在实训中发现实验报告单上互相抄袭、弄虚作假的现象较多,为此,教师可挑选一些如实填写实验结果的报告,重点进行表扬,并适时地讲述实验报告认真、如实填写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将尊重客观事实、诚实守信深植于学生的脑海中。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地对药检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德育素质的目的。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全面发挥教学各个因素、各种力量的协同作用,以形成高校德育合力。充分认识并科学发挥高校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必将有助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实现药检专业的育人目标。
[1]龚晋文.思政课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J].医药高职教育,2011,(1):6-7.
[2]罗绍康.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5):151-154.
[3]康曼,李榆梅等.如何在微生物实训课中进行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08,(23).
[4]王兴国.加强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2):136.
[5]左玲.高校德育工作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技信息,2010,(5):181.
G641
A
1673-0046(2011)11-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