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英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统计局,江苏 常州 213025)
基层名录库维护工作之我见
刘云英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统计局,江苏 常州 213025)
建设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是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基本单位名录功能的日益完善,其作用与地位日益彰显。基层在名录建设维护中存在制度保障缺乏、技术标准没有规范到位、统计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建议各级统计部门以经济普查为基础、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立足基层、加强统计标准化等方面来开展基层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和维护工作。
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
近年来,基本单位名录库在统计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全面、信息内容完整、统计分类标准、数据更新及时、查询方便快捷、系统运行安全的名录库系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经济政策的重要条件,是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基础,是统计部门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开展各项统计调查、做好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尤其是经过两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部门已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基本单位名录库基本功能的日益完善,名录库开始应用于统计调查、国民经济核算和部门资料共享等诸多方面。
统计调查要有客观存在的调查对象,每个调查对象必须建立“户口”,这个“户口”就是基本单位名录,统计调查要按照这个“户口”搜集原始数据。调查对象填报的原始数据反映的是单个调查对象的情况,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就形成了各类综合数据。因此,调查对象信息的客观准确是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的前提。建立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信息化时代统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也是当前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本单位名录库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础信息库,包含着各类单位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经营状况、基本情况等非常丰富和极具价值的基础信息。通过各种统计分类汇总,可以研究基本单位的行业分布状况、行业优势和潜力,分析经济总量、资产总量、从业人员总量等现状及其变动情况,分析产业、规模、地区和劳动力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动情况,分析资本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国有或其他经济的现状、问题及走势,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变化等。因此,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可以为统计分析研究提供大量统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综合经济部门提供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和咨询,并为宏观管理及微观分析提供诸多服务。
统计工作的规范统一既是提高统计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要求,还是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要前提。目前,各级统计部门正加大对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力度,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库,并实行分级管理,同时与其他职能部门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有利于健全统计标准,统一基本统计调查制度,规范统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也有利于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推进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统计、工商、税务、民政、编办、质监等政府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管理的需求,各有一套名录库系统。统计上现行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建立在经济普查数据基础上的,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时依据普查数据资料对名录库的单位进行了全面更新。在非普查年份,对名录库进行定期维护,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资料。从这几年基层的工作中发现,名录库的建设维护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各级工商、民政、编办等部门是基本单位审批登记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单位一经上述部门批准,就具有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与其他单位进行交往的各种法律权力,可以从事各种经济与社会活动。统计名录库的及时更新和维护缺乏制度的保障,使统计部门名录库工作非常被动。统计部门本身不具备行政登记这项行政职能,从单位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来说,也不需要到统计部门进行登记,这就给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单位名录数据造成很大的困难。
1.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不能有效共享。由于各部门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各自对单位活动登记的认定和标准不统一,各部门登记信息资料分散,标准不一,信息无法完整比对,加工处理易造成混乱,使有效的字段不能完全共享。
2.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互换制度。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是一种松散型、被动型的合作关系,统计、编办、民政、税务、工商等六部门虽然联合下发了文件,要求各部门共同参与实施,但在非普查年份并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也没有具体的实施要求,造成部门之间沟通和协作存在许多困难。
3.维护的不及时性导致指标数据质量不高。统计上单位的登记不是伴随着基本单位的创建、变更或者撤销进行,而是通过布置报表来代替统计登记,过长的滞后时间必然导致某些指标数据质量不高,名录库的动态维护更新很难实现。
4.单位的“生”“死”难以把握。非普查年份名录库中注销单位的取得主要依靠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但由于单位对注销登记缺少主动性,致使已关闭多年的单位在工商税务资料中仍然存在。另外统计上判断企业的“生”“死”标准与各主管部门不完全一致,对名录库的更新维护也带来很大的难度。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维护人员需要很强的业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还需要相对的平稳性和连续性。但基层统计部门受编制和经费的制约,人员力量比较薄弱,且变动频繁,致使工作前后不能衔接,不能统筹兼顾,严重影响基层名录库数据质量,影响名录库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加快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给名录库的建设和维护带来更大机遇和挑战。统计部门应认清形势,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协调好各方资源,把握重点,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
在经济普查年份,政府会动员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参与普查,基层才有能力动员足够的人力,进行“地毯式”搜索,按统一标准,上门逐个登记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基本单位库。同时,普查是一项政府性工作,对各部门有明确的职责要求,而且各级政府领导非常重视,这是整合部门资源的最佳有利时间。因此,普查年份是统计部门实施方法制度的最好机会,是全面清理、更新名录库的最佳时机,统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在普查工作中的有利地位,争取各部门的最大支持,并为非普查年份名录库建设形成稳定的工作机制。
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一个综合性的名录库,涵盖了工商、民政、编办、质监等部门的单位情况,这就要求统计部门必须掌握主动,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资源,明确各部门在名录库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实现部门之间信息的有效衔接,以提高名录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其他职能部门的资料如果能及时、准确、完整提供给统计部门,可以减轻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工作。建议各级建立行政登记资料交换制度,规范和明确资料交换的原则、范围、内容、格式等一系列细致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确定专人负责资料的交换工作,保障单位信息的收集渠道畅通无阻,不断提高名录库管理工作水平。
随着“四大工程”的推进,对调查单位的核实将是基层的工作重点之一。单位是否存在、单位信息是否真实,这些情况都需要基层来核准。明确专职的基层名录库维护人员,是健全名录库的基础。基层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是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基层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单位统计制度,认真核实单位情况,认真填报基本单位调查表,认真登记更新单位信息,以确保名录库内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要实现多部门资料互换共享,进行多种标准分类汇总,名录库建设必须坚持统一登记标准,实现管理标准化。名录库建设涉及到多种统计标准的执行,标准的制定部门在国家层面,而标准的具体执行者一般是各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实际从事的都是非常具体的工作,对执行标准的重要程度往往认识不够。在统计内部,上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统计标准的执行,基层必须严格规范统计标准的实施,以达到数据标准化的要求,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在外部,各部门行政登记的管理标准、口径、指标必须强制统一规范,共同解决一系列细致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实现部门间数据的有效共享,以提高名录库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从目前的行政管理实际来看,政府有必要在行政管理服务中心恢复统计登记窗口,与各部门共同负责登记管理工作。在单位进行行政登记的同时,完成统计行政登记,这样既可方便单位办理,又能加强对基本单位的管理,使统计登记能够动态地反映基本单位创建、变更和消亡的全貌,改变基本单位名录库资料不全、信息滞后的现状。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7.023
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