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云和县工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1-08-15 00:45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年7期
关键词:云和县工业经济

赵 晔

(云和县统计局,浙江 丽水 323600)

浙江云和县工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赵 晔

(云和县统计局,浙江 丽水 323600)

近年来,浙江云和县的工业经济发展势态良好,作为“第一经济”的地位趋向巩固,但还存在总量小、增幅慢、附加值低、能耗高、行业单一、投资不足等问题。面临“十二五”规划纲要出台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机遇,建议科学定位,发挥云和县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发展生态工业,完善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支撑,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创”和市委“三市并举”战略,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以提升木制玩具产业和积极发展金属铸造行业及轴承行业为重点,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强自主创新,强化节约资源,有效地推进工业经济增长。

一、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云和县工业经济较快发展,情况如下。

1.经济总量较快提升。从2000年到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数从1195家增加到1920家,从业人员从15756人增加到25005人;工业总产值从88709万元增加到541836万元,增长6.1倍,年均增长19.8%。其中,规上企业产值从48260万元增加到419267万元,增长8.7倍,年均增长24.1%;2010年有7家亿元企业,户均产值达到3.06亿元。

2.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00年的24.6∶41.9∶33.5调整到2005年的14.3∶46.9∶38.8,再到2010年为9.7∶52.8∶37.5;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3.5%上升到2005年的37.9%,再到2010年的42.9%;轻重工业比例由2005年的46.3∶53.7调整到2010年37.9∶62.1。

3.支柱行业初步形成。云和县委、县政府努力在扶持壮大传统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当前,木制玩具制造业、铸造行业、轴承制造业和电力生产行业四大支柱产业已成为云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主体;产业格局由2000年的木制玩具行业占半壁江山,发展到2010年的木制玩具行业和金属铸造行业并驾齐驱,轴承行业和电力生产共同支撑的发展态势。

4.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云和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由2000年的78家增加到2010年的260家。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362197万元,是2001年的13.9倍,年均增长33.9%,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6.8%。从2006年正式实施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工程以来,园区开发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是“十五”末的1.6倍。当前,园区成为云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平台”。

二、差距和问题

云和县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地区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小,增幅慢。2010年云和工业总产值54.18亿元,是2000年的6.1倍;比同期丽水市工业总产值是2000年的7.8倍之差距扩大1.7倍。全市工业总产值中云和县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5.2%下降到2010年的4.1%,下降1.1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10年,云和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3.6%上升到42.9%,同期,丽水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6%上升到42.3%,占比差距拉大3.4个百分点。10年间,云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8%,比丽水市平均增长水平低2.9个百分点,比年均增长最快的青田县低8个百分点,增幅排位全市第八。

2.新兴产业附加值低,能耗高。近年来,云和从周边地区引进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阀门制造等重工业企业。这些新兴行业产业链短,原材料和销售都在外,属大进大出行业,运输成本高,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重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工业用电量迅速上升,节能降耗压力明显增加。云和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2000年69.2%上升到2005年的72.5%,再到2010年的73.8%,年均增长均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和生产总值的增幅。

3.工业行业较为单一,波动性大。云和工业行业较为单一,新兴产业诞生时间短,近年才形成四大支柱产业。行业单一容易受国际国内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大的行业发展不顺畅直接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如:四大支柱行业之一的水电行业直接受当地年降水量的影响;2003年受“非典”影响,以出口为主的玩具产业同比只增3.9%;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县工业总产值同比只增长5.7%。

4.工业发展制约因素多,投资不足。一受土地要素制约。“九山九水半分田”的地形特征,决定了云和县几乎没有整块土地可以开发利用,致使工业企业落地和发展难。二受资金要素制约。2006年始实施开发低丘缓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财政支出压力骤增,使许多企业融资更显困难。三受人才要素制约。人才总量不够,人才需求不足,人才结构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四工业投资不足。“十五”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9%,比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长低3.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成“V”字形发展,2000年、2005年、2010年占比分别为32.2%、17.0%、26.4%,工业投资与工业产值较快增长及工业增加值逐年上升不匹配,存在工业投资不足的现象。

三、云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重点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效益农业,建立生态保护机制等。

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促进金衢丽产业带快速成长;海西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对云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联动发展,为云和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建议云和县政府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在“十二五”期间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成型与转型并重”,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四、云和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定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显示:当一个地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大于40%时,就进入工业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云和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2.9%,表明当地工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面对“十二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25%的目标,云和县应当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发展工业,提升产业层次,完成转型升级加速发展,顺利实现新跨越。

五、加快云和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发挥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发展的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和各种机遇可称为“后发优势”。云和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并将引进外资和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木制玩具产业具有低能耗、高就业等特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金属加工业要逐步推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2.发展生态工业,形成多元支柱产业。从经济发展的眼光看,云和现有的支柱产业显然不够。因此,一要延伸原有产业链,加速其发展;二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形成多元支柱产业的体系势在必行。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林、水等生态资源优势,围绕水果、蔬菜、食用菌、有机鱼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使其成为云和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加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3.加快平台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支持现有工业园区的扩容和提升。一要利用政策,积极向省里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加强规划引领,加快拓宽工业发展空间;二要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等形式加快园区土地开发、标准厂房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4.加大招商引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选商引资借力发展。一要创新理念。积极引进高端化、高科技产业,充分认识“差项目是负担,好项目是财富”的理念。二要创新方法。注重实效,找准方向,招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以资本密集的增量带动产能的存量调整和结构升级。三要创新机制。要在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等方面提高效率,积极推动在谈项目时尽快签约,签约后尽快落地,开工项目尽快实现投产,产出效益。四要开放合作。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在发达地区寻求发展机遇,建立山海协作工程。

5.争取财政扶持,强化金融服务。积极向省里争取资金扶持。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要加大金融支持。一是对龙头企业、高新企业要给予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二是进一步拓宽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

6.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科技人才是关键。一要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培育政府和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二要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努力营造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三要加大云和县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全民创业和充分就业。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7.020

(责任编辑:施越霞)

猜你喜欢
云和县工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民宿”实践与建议——以云和县“漫享书屋”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工业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云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经济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