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业思想探析

2011-08-15 00:45马家骧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粮食工业农民

马家骧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邓小平农业思想探析

马家骧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在粮食安全又成为国际热点话题时,重温邓小平同志有关农业与粮食的经典论述,愈感到其思想之伟大。

邓小平;农业思想

一、确立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而且,人均占有耕地和淡水资源极其贫乏,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一个稳定和推动的作用。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农业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确立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1.粮食是农业发展的重心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也出现过盛世时期,但终究没有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老百姓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所以,邓小平在农业发展中特别强调粮食生产问题,把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抓。在抗战时期,粮食普遍缺乏,为了有力打击日本侵略者,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资作保障,为此,在敌后根据地积极组织粮食生产,保障了抗日战争的需要。在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时,邓小平指出:“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粮食的自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极“左”思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近20年时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后退,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送来了春风,中国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对粮食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他说:“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要达到多少斤才算过关,这要好好计划,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在经济发展中他又指出:“一是农业,主要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从现在起,每年要增产一百多亿斤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同时,他对粮食生产问题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人民吃饱肚子,其他事情就好办了。吃饭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占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正是对农业尤其对粮食的高度重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逐渐实现了基本的小康。用占世界7%的左右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不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是在全世界也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2.农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他又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村生活能不能好起来。”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农村实际情况入手,确定了改革首先要从农村开始,谈到把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的原因时,他说:“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穷,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穷。”足见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明确了农业发展的思路

1.农业发展要靠科学技术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从而成为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本质,邓小平有着独到的论述,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意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公关。”

2.农业生产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按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组织生产,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对于因地制宜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他又进一步指出:“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业与工业在发展中互相促进。

农业是经济的基础,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农业,同时还需要工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反过来,工业为农业生产出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资料。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农业与工业发展的相互作用,特别强调了农业发展中工业能够起到支援农业的作用。他提出了工业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他说:“恢复农业的另一方面的政策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第一,为农业需要的工业不能减弱,还要改善,总之,支援农业的工业不能减,而且要搞好。”“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又反过来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我给四川的同志写过信,告诉他们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3.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结构

在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重中之重的同时,邓小平又提出了实行多种经营的思想。“要想办法搞点轻工业,增加积累,重要的是要发展经济作物。今后几年宁肯继续进口粮食,也要加快发展经济作物。”他还指出:“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破题。”他认为,既要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又要重视经济作物的生产;既可以发展畜牧业,也可以发展养殖业;既要发展加工业,又要发展运输业,实现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4.生产关系应采取多种形式

在农业发展问题上,邓小平认识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他认为农业本身的问题要从生产关系的形式上解决。他进一步认识到,在实现生产关系的形式上,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按照农民的意愿来确定。他指出:“生产关系以什么形式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他还提出了在生产关系的形式上可以多样化的想法,“在农村,还得要调整基层的生产关系,要承认多种多样的形式。照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形式比较好。”为农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农业现代化是当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世界农业大国都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延续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农业发展的判断,指出我国农业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农业现代化之路。但是,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实际,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他指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者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这就为今后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强调提高农民收入

邓小平深知农村条件的艰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农民收入的减少必然会打击农民的生产热情,他认识到调动农民积极性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只有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民得到实惠,尝到甜头,农民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

1.通过政策给农民鼓劲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一开始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并没有摆脱贫穷,主要是在西北干旱地区和西南的一部分地区。改革使绝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其中一部分人已经通过勤劳的双手致富,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有些人开始担心提前致富会不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时,邓小平及时地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他又说:“农村、城市要先允许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劳动致富是正当的。”也就是说,只要通过辛勤劳动而使自己富裕起来的,取得的收入都是合法的,国家承认和保护这些收入,对这些人要进行鼓励。改革使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一部分人又担心国家的政策会不会改变时,1991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八中全会,大会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1984年12月,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我们现行的方针、政策、战略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应该长期贯彻实施。如果改变现行的各项政策,必然会使国家和人民受到损失,人民不会赞成。他说:“农村政策一变,他们的生活水平马上就会降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农民解决了思想上的后顾之忧,农民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中。

2.提高农产品价格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产品价格由国家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发展工业,形成了严重的“剪刀差”。而农产品价格过低,造成了农民收入的减少,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加快改革的步子,邓小平进行了物价方面的改革。他指出:“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的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通过物价改革,进一步理顺了物价问题,农产品价格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我国资源总量大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多,许多项目都排在世界的后面,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两大要素——耕地和淡水,都远远低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量还在下降。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他说:“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参加、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地,多少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在我国农村改革中,不断下放权利,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极大地发挥。农村改革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农村基层单位和农民创造性地发展了乡镇企业,在短短几年里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农村带动了各种行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邓小平认为,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他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出路。”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D929.421

A

1009-6566(2011)02-0059-03

2011-02-22

马家骧(1963—),男,甘肃清水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粮食工业农民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我的粮食梦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