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探讨

2011-08-15 00:50:45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主任院校

张 静

(太原大学 文法系,山西 太原 030032)

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探讨

张 静

(太原大学 文法系,山西 太原 030032)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重视不够,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失。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独特的心理现状和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重视并帮助大学生认真对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是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作为学生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拟着重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要性。

一、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现状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老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2]从工作职责来看,学生的思想问题属于班主任工作职责范畴,班主任有责任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疏导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工作内容来讲,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是最容易也是能最早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师。因此,在及时疏导学生思想问题上,班主任是不二人选,如若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能力,将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维护学校教育的安全稳定。

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3]高职高专院校对班主任此方面能力的培养也缺乏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一)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上有缺失

1.班主任多为新人,经验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班主任是由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对学校情况了解不多,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缺乏经验、难得要领,在管理经验和处理学生工作上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从学生的纪律方面入手,客观上造成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缺失。

2.兼职班主任精力分散,容易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的数量严重不足,只能由年轻任课教师或行政教师兼任班主任。这些兼职班主任,一些是忙于本职教学任务的专业学习和备课,一些是因为评定职称需要不得已担任班主任,都不能抽出时间来关心学生心理问题,更不用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能力培养。

3.班主任专业不对口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招聘班主任时,很少从专业对口的角度考虑招人,更多的是考虑学校缺哪方面专业教师,先将其引进担任几年班主任工作之后再转岗。这样就从根源上造成班主任专业不对口,这些引进的班主任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原则、方法等知之甚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是严重缺失。

4.缺乏系统学习和培训

无论是专职班主任还是兼职班主任,很少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或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老师,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术性较强、有一定特殊性的学科,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很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自如,遇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不仅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能有效帮助解决。

(二)高职高专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学校管理重点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展开。高职高专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心理咨询就等于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意味着做好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对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作用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只是一味的要求班主任要管理好学生。这一思想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班主任存在于学校高层管理视野上的盲区,即只明确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目标,而忽视培养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指导和关注,使得学生工作难以做深做精。

二、学生心理状况呼唤班主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网络时代的迅猛推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远不同于从前,目前,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严重频发群体。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社会的影响而烙下独特的时代印痕。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状况,都在呼唤着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在呼唤着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更好的为学生疏导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较重

多数就读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尽早参加工作而来求学、掌握一技之长,而是由于学习成绩不佳或高考失利所致。面对同样参加高考但考上本科院校的高中同学和对高职高专院校颇有歧视的社会评价以及内心对未来希望的不甘,大多数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绪。加之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办学条件不高,办学环境等方面都与学生心目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因此部分学生学习劲头不足、信心不足,认为上了专科就没有前途,从而丧失了努力进取、勇于拼搏的信心,在他们的身上更多地表现出较强的挫折感、失落感和失败感。[4]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会让学生们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些学生因家庭背景而产生自卑心理。一些来自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不愿将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让同学知道,在生活中尽量躲避群体活动,甚至在宿舍里都不愿和舍友过多交谈,有较强的自我封闭倾向。

(二)个人意识严重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已基本为90后,主要出生段为1990-1993年,其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明显不同于上一代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让他们养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导致他们自我意识较重,更关注自己而非他人,集体观念及互爱互助精神较为缺失,在群体活动中自顾自,对同学缺乏关爱、友爱之心,有的存在严重私心,个人利益当头,甚至为争得一己之私利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不能正确的对待和妥善处理,往往在自我调节方面失去理智,加剧心理的冲突,很容易产生意识消沉、报复等心理问题。

(三)缺乏人生规划和目标

由于年龄、知识层次等方面原因,高职高专学生对自身发展缺乏明晰方向和目标,往往认识不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希望老师能告诉怎么找一份好工作”的层次上,在面对选择时不知何去何从,不是被动等待就是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喜欢跟风,做事比较盲目。由于缺乏人生规划造成目标不明确、学习目标难以确立,导致在大学生活中迷茫,情绪低落,无所适从严重者甚至失去方向和辨别能力。

(四)就业压力大

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为自己的大专学历感到自卑,在目前求职竞争激烈的年代,他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能找什么工作?本科生都很难找到好工作,何况专科生。在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的现实情况下,那些考上自己不喜欢的专科,又学着不喜欢的专业的学生,就业更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压力甚大。这种压力会让学生为就业不辨真伪,不惜冒险,特别是遇到“传销”等外界不良诱惑时,容易误入歧途。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这些心理状况,迫切呼唤心理教育的指导和帮助。班主任作为和学生关系最亲密、接触最频繁的教育工作者,有着其他老师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最容易取得学生的依赖和信任,也是学生遇到问题,特别是心理困惑、情绪彷徨时最想诉求的对象。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有病的人才去心理咨询室”这一观念,因此,班主任就承担起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心理误区和摆脱压力的重任。因而班主任具备心理健康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顺应学生们心理健康现状的呼唤。

三、培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全方位教育活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班主任不同于其他任课教师,其承担着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传授专业课以外人生课程的重任,是陪伴学生渡过大学时光的“守望者”。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性教育,也是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培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仅体现了“守望者”的职责,还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日常学生工作

班主任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肩负着管理学生、指导学生日常行为举止、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的任务。培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可以使班主任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其中,有助于消除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效率,有利于维护学校的良好教学和管理秩序,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有利于更好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却是相互促进的。两者都是学生提高觉悟、自我升华的内心课程,如果脱离了日常生活中内心的感悟和提升,则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培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起着四两拨千斤的“点化”作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提高,便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课程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和升华,也有利于舒缓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三)有利于结合学校与家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单纯靠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对有心理健康隐患或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通过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能增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更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有助于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做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者,班主任如果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便可以准确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反馈至家长,以共同教育;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针对性开展心理预防和指导。

(四)有利于学生的人生成长

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纳入到了大学教育的范畴之内,大学阶段也是养成正确人生观、良好交际能力、提升抗压和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时期。培养人格健全、品格优良的做人准则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是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全过程的见证者和陪伴者,班主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可以切实帮助学生扫清成长道路中的心理障碍,实现上述目标,向心智成熟、身心健康的人生升华。

四、培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途径

培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着手:

(一)高职高专院校要重视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1.重视学生工作

良好的学生工作能够带动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首先,学校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管住学生不闹事、不出事,而是从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等多方面关心学生成长。思想成人,才是真正成人。

其次,号召全校教职员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上升为学校育人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循环。

2.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所在,没有制度约束的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或走过场。制定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制度,可以确保从制度层面上,贯彻和落实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考核措施和激励机制,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学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抽检,评选并奖励先进班主任,调动整个班主任队伍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3.开展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确保一个岗位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目标的必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学术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从事班主任工作所必备的工作能力之一。[5]无论专职还是兼职班主任,在上岗前都应参加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岗前培训,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在班主任岗位上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有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与晋级职称管理办法相结合,提高班主任参加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

4.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与加强,说到底是思想重视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学校给予的重视和支持最为重要。

首先,学校要鼓励班主任进修心理健康教育,并给予报销费用等政策支持。其次,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开办专题讲座或者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再次,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内交流会,方便班主任探讨研究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二)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除了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外,班主任也要加强自学,注重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过去那种粗线条的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和个性十足的当代大学生。在具体工作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灵活运用在日常学生工作之中。班主任只有与时俱进,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高等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助其成才成人。

[1]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蔡文华.高校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3]杨振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

[4]任春梅.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lass Tutors

ZHANG Jing
(Literature and Law Department,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32,China)

At the mo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n’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of the class tutors.The class tutors themselves have some deficiencies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ir uniqu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needs,s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lass tutor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lass tutors;psychological health;education ability

G451.2

A

1671-5977(2011)04-0071-04

2011-11-18

张 静(1979-),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大学文法系助教。

王丽平]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主任院校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