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制知识宣传模式探讨
王旭东
吉林省东辽县于2007年承担了“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服务合作项目(UNFPA)”,项目总目标是:提高在大众尤其是易感人群中的有关预防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及有效预防途径获取的可及性。项目周期四年(2007-2010)。按照项目的目标,我们探索了在全县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作文竞赛的新模式,本次活动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县共有20所中学的1万8千多名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对遏制艾滋病在我县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东辽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以农业为主,辖13个乡镇、234个行政村、1736个自然屯;总人口354,563人,农业人口占80.5%,常年外出务工农民5万多人。我县有初中及以上学校20所,在校学生1.8万人。我县于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7年,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例,属于低流行地区,因此东辽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集中在宣传教育领域。由于本地经济欠发达,常年外出务工农民有5万多人,有60%的初中生毕业之后甚至还未毕业就走入社会,也有部分人到发达地区从事商业性服务工作。他们流动性大,居住分散,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且只在节假日、农忙时返乡,他们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知之甚少,自我保护意识差,现有的干预手段无法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覆盖,形成了干预盲区,易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脆弱人群。然而,中学生在学校内获得防艾知识的途径十分有限。如我们对300名学生进行的基线调查显示,只有18.75%的中学生回答曾经在校内获得过防艾知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只有57.29%。
为了更好地让这部分人群了解艾滋病防制知识,我们探索了在全县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作文竞赛活动的宣传教育模式,使他(她)们能够正确掌握艾滋病防制知识,免受艾滋病侵袭的同时,通过依托他(她)们、带动家长及周围更多的人群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来普及宣传教育覆盖面,从而达到控制艾滋病感染率的目的。
2.1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 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成立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作文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卫生的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局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学校主管领导组成。在竞赛准备过程中,组长多次听取开展竞赛活动的有关报告,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成员部门共同在一起研究参赛方法,并做出具体时间安排,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广电局、县公安局、县计生局及各所中学校等有关单位给予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县教育局主管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各所中学校长参加的参赛会议,部署参赛作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各中学校长及老师对此大力支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2.2 精心组织,分段实施 为使作文竞赛活动有条不紊地顺利举行,活动小组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全县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作文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竞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拟定参赛人员、参赛时间、参赛方法和参赛要求,以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共青团东辽县委、县广播电视管理局联合签发了【东教联发】文件,并下发到各相关单位,明确了分四个阶段开展竞赛活动。
第一阶段印制宣传资料并下发到各学校每个学生手中。为了解我县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在活动开始之前,活动小组组织人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学生进行了基线调查。针对基线调查内容和生殖健康知识,印制了《中学生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手册》2万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人用4 d的时间将宣传手册送到各所中学校,各学校将宣传手册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确保人手一册,同时,各中学校领导积极组织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为学生讲解《中学生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第二阶段由学生选题进行写作。竞赛活动得到了各学校的积极响应,各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通过主题班会、作文课、健康教育课、绘画比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学生进行宣教,同时学校还实施了“共同参与行动”计划,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即学校号召学生家长、朋友积极参与作文的构思与写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参与作文构思、写作的家长及朋友3万多人。通过学生家长及朋友的参与,使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进一步在学生家长、朋友中普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准备,认真撰写,按时上交参赛作文。全县20所中学共完成参赛作文17565篇。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流畅的语言、不同的体裁,表达了对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抗击艾滋的决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阶段层层评选,评出获奖作品。本次参赛作品评选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次评选是以班为单位,由语文老师评选出10篇作文上交学校;第二次评选是以学校为单位由各学校评选出10篇作文参加全县总评选;第三次评选是由县卫生局、教育局组成的作文竞赛活动评选专家组对20所学校的200篇作文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学校优秀组织奖10名。
第四阶段现场颁奖活动。12月1日上午,东辽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作文竞赛颁奖仪式在宾馆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全县20所中学50名获奖同学及学校领导参加了颁奖仪式,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副县长和市防艾办副主任、市卫生局局长亲临颁奖现场并作了重要讲话,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团县委、县广电局、县公安局、县计生局及县疾控中心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仪式。
在颁奖仪式上,3名获奖同学代表宣读了获奖作品;市、县领导为获奖的学生及单位颁发了证书、奖牌和奖品;近百名参会人员在“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让我们共同行动”的横幅上庄严签字,以表达“共同行动抗击艾滋”的决心。
活动得到了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县电视台对竞赛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辽源市电视台、吉林省城市晚报、吉林省新文化报等多家媒体均派记者参加了颁奖仪式,并在各新闻栏目中进行了播放和刊登;新华网、新浪网、中国吉林网等多家网站对此新闻报道进行了转载。
为使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能在中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竞赛结束后,经国家项目办建议,我们编印了《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获奖作品选》分发到各学校,教育局还专门发文要求将该作品选作为学校作文课的必选教材,从而使艾滋病防治知识能够在学生中进一步普及。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终线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基线调查结果相比有显著提高(竞赛前57.29%、竞赛后95.95%)。中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仅学习和掌握了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而且还激起了更多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并把了解的知识告诉他人,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此次活动是一次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也是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和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范意识的宣传新途径。
3.1 政策支持是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的前提 我们在开展作文竞赛活动过程中,把决策层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为各级决策者提供建议,取得了领导层的重视、支持与配合,使竞赛活动得到切实的落实。
3.2 多部门合作是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的基础 艾滋病防制工作离不开多部门的支持,因此,我们在筹备竞赛活动的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并与各部门之间结成牢固、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了竞赛活动圆满完成。
3.3 广泛宣传是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的主要方法
竞赛活动只是一时性的,能够达到短期效应,但是要把知识转化为行为,还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持续性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和家长以及更多人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全社会都参与艾滋病防制工作的目的。
3.4 经费支持是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的重要保障以往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制和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有限,使中学生对艾滋病防制和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导致他们走向社会易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脆弱人群。作文竞赛活动形式虽好但所需资源较多,有项目经费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如果没有项目经费支持,宣传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推广都将面临挑战。
136600吉林省东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