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下颌无牙颌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1-08-15 00:42:18张运奎于西佼杜毅袁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5期
关键词:无牙颌基牙固位

张运奎 于西佼 杜毅 袁方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义齿修复的要求及期望值越来越高。义齿修复需以患者自我预期的美观和需要的功能为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效果非常理想[1]。种植义齿修复设计灵活,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临床应用大大拓展了口腔修复的空间[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口腔医生开始尝试种植修复治疗,联合应用常规修复手段,解决临床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固位差的问题[3]。

济南市口腔医院自2008年起,逐步将种植体支持套筒冠固位义齿应用于临床,以解决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固位及稳定难题。现将采用韩国OSSTEM系统GS种植体支持、套筒冠固位下颌半口义齿修复的13例全口无牙颌病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前往济南市口腔医院就诊的老年男性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65.8岁,共选取13例。纳入标准[4]:①无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压及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全口无牙颌患者,曾行常规全口义齿修复且效果差。③有较高消费水平,理解能力强,能积极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种植系统 13例病例均采用韩国OSSTEM种植系统进行修复。一期手术共植入GS种植体(4.1×10)36颗。基台高度均为4.0 mm。

1.3 治疗方案

1.3.1 术前制取研究模型,拍摄曲面断层片,确定牙槽骨质量、高度及宽度。在研究模型上制作手术导板,辅助精确定位。

1.3.2 采用嵴顶切口,充分暴露术区,一期手术植入种植体。共植入GS种植体(4.1×10)36颗。其中5例患者于33、43、35、45位点植入20颗种植体,8例患者于33、43处植入16颗种植体。术后拍摄X片及曲面断层片,确保种植体获得初期稳定性。术后给予冰袋冷敷,口服抗生素3 d。术后1周拆线。

1.3.3 术后3个月,再次拍摄X片,观察种植体骨结合情况。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安放愈合基台,2周后安装基台,高度4.0 mm。

1.3.4 3 m硅橡胶制取下颌印模,安装替代体,灌注超硬石膏模型。技工室制作上颌铸造半口义齿及下颌套筒冠义齿。

1.3.5 术后6、12、18、24个月定期随访,复诊检查种植体周牙槽骨吸收情况及义齿使用情况,进行种植体周维护治疗。

2 结果

13例患者共植入36颗OSSTEM系统GS种植体,直径4.1 mm,长度10 mm。随访期间,所有患者临床检查未见种植体松动及损坏。多数义齿固位及稳定性可。X片显示种植体周骨组织稳定,无明显吸收。

其中,5例患者10颗种植体曾出现种植体周黏膜炎症,经种植体周维护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6颗种植体修复1年后发现少量骨吸收,骨吸收量为1.5 mm。8例患者修复后局部黏膜压痛,义齿下沉不均,固位不良,经调合重衬后好转。

术前取研究模型,制作手术导板,一期手术植入OSSTEM系统GS种植体(4.1×10)2颗修复33、43。术后3个月进行二期手术,连接基台,高度4.0 mm。3 m硅橡胶取模,制作上颌铸造半口义齿及下颌套筒冠覆盖义齿。义齿初戴就位良好,固位及稳定性可。戴用1周后出现双侧磨牙后区黏膜压痛,发现义齿不均匀下沉。后予以组织面重衬处理,临床症状好转。义齿修复后6、12、18、24月随访复诊,未见种植体松动及损坏。义齿固位及稳定性可。X片显示种植体周骨组织无明显吸收。

3 讨论

3.1 种植系统的选择 本研究均采用韩国OSSTEM系统GS种植体。该系统种植体性能稳定,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易为医患双方所接受,非常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经大量文献报道及我院长期临床观察[5,6],OSSTEM系统种植体能够与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这为其在无牙颌患者修复中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随访观察发现多数种植体周骨组织稳定,骨吸收量属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应用OSSTEM系统GS种植体作为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的基牙,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3.2 套筒冠固位体的设计与制作 与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相比,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所需种植体数目少,费用低,无需大量植骨,临床应用范围更广。其修复成功关键便是种植上部结构的合理设计与精密制作,即对套筒冠固位体的设计与制作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本研究中,种植基牙设计为双侧对称设计,临床选择在33、43及35、45牙位处设计种植基牙,手术植入时通过手术导板及平行杆参照以获得共同就位道。义齿远中为游离端设计。套筒冠内冠聚合度一致控制为4°,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固位。利用平行研磨仪制作内外冠蜡型,采用失蜡铸造法制作。义齿的精度及密合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3.3 种植基牙的数量与位点分布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非垂直向咬合力加载对种植体近远中骨吸收的影响需长期观察[7]。本研究中,所有义齿均为远中游离端设计。临床观察到种植基牙数量与位点分布与临床修复结果关系密切。3例双种植基牙患者修复1年后出现少量骨吸收,骨吸收量为1.5 mm。四基牙修复患者未观察到上述结果。提示种植体数量越多,形成面支持式分布,越有利于修复体的固位及稳定。

由于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为骨结合,受力后不存在天然基牙的牙周膜缓冲,缺牙区骨吸收造成义齿下沉不均匀,对种植体产生扭力。临床上多数患者均曾出现磨牙后区黏膜压痛,需定期复诊衬印,以获得平衡的咬合。

3.4 后期随访与维护 由于老年患者自我维护口腔健康能力较差,部分患者曾出现种植体周黏膜炎症,经种植体周维护治疗后好转。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都需要本身容易清洁为前提。因此,要求内冠与基台密合并高度抛光,以方便患者自行清理及临床维护。

[1]张富强.圆锥型套筒冠可摘义齿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7,6(3) :125-127.

[2]饶念静,施斌.套筒冠式种植义齿研究.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2):155-156.

[3]李元新,陈宇,谭诗英,等.套筒冠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失.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1998,2(2):72-77.

[4]林侠,腾南平,赵旭娇.套筒冠固位体在老年人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可摘义齿中的应用.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0,1(4):217.

[5]胡秀莲,崔宏燕,林野,等.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7):391-394.

[6]叶展超,徐淑兰.下颌套筒冠固位全颌覆盖种植义齿即刻负重的临床研究.上海口腔医学,2007,16(6):578-581.

[7]饶念静,施斌.套筒冠固位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应力分析.口腔医学研究,2004,20(2) :156-158.

猜你喜欢
无牙颌基牙固位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7:46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口腔医学(2021年1期)2021-02-27 07:35:04
长箭头卡的临床应用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可摘局部义齿前部基牙邻面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两种固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应用研究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