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郝 丹 刘 莉
前瞻·引领·开放·践行
——“2010国际远程教育前沿论坛”综述
□ 本刊记者 郝 丹 刘 莉
[编者按]2010年10月10日至11日,“2010国际远程教育前沿论坛暨北医网院十周年庆典大会”在北京召开。论坛由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北京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共同主办,由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发起并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应邀担任论坛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担任论坛主席。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前瞻·引领·开放·践行”,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相关领域的进展与成果进行了探讨,试图站在理论、实践和政策的前沿,观照远程开放教育未来发展的新使命、新机遇和新挑战。
从研讨情况看,针对业界所熟知的领域和论题,与会者们的分析视角和提出的观点,对于进一步探讨一系列较深层次的问题颇具启发意义,如怎样更密切地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认识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与趋势,怎样在创新探索中更切实地把对教与学的关注落到实处、更好地强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怎样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怎样顺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大趋势,怎样更系统地认识政府与政策的角色与作用,等等。本刊记者对论坛研讨内容作一简要综述,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相关进展。
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Denise Kirkpatrick在题为《开放和远程学习的趋势与方向》的报告中,从远程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帮助,以及技术发展对远程教育的积极影响与促进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远程教育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看法。她认为,一方面,虽然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多国家政府大幅度削减对远程教育的资金支持,但扩大教育的压力依然强烈,远程教育对于各国经济复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重新培训失业人员,让员工保持就业力,使雇主和组织始终处于生产前沿,等等。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使学习能随时随地发生,学习的协作性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日益集中于职业教育,以及满足学生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上。高校不再“神圣”,开始走向盈利。她认为,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的生活方式。的确,世界在发生变化,教育机构需要充分利用技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各种学习体验,教育者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新的学习工具,以此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在谈及新技术时,Kirkpatrick特别提到了虚拟技术和云计算。她说,虚拟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协作性,扩大了学习者的交流圈子,有助于学习者及时获得更新的学习信息;云计算的出现,不仅使远程教育不再被某一种技术所束缚,学习者借此可以以一种整合的、统一的方法开展自主学习,而且还能节约大量成本。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学习者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对于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丽在探讨中国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时,着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题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创新、挑战和趋势》的报告中,陈丽首先分析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已有的三项创新——办学主体多元化、学习支持服务社会化和人才培养专业化,随后着重探讨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当前面临的三个挑战:第一,体制与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各种形式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仍处于分散尝试阶段,无国家层面的系统规划;国家缺乏终身教育体系构架,传统体制与机制制约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宏观层面的观念和系统管理创新的步伐落后于实践;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双重混乱;政策不健全,战略性政策不够。第二,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具体表现在:对有效学习和教学的认识依然延续传统教育中的观点;课程资源、教学活动、课程内容、平台功能、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等方面依然不适应远程学习需要。第三,质量保证水平有待提高。具体体现在:质量观混乱;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质量目标制定遇到困难,质量目标差异较大;质量声誉较低,实践者对质量结果普遍不自信。陈丽认为,中国远程教育如果未来在这三方面不能有所突破,其声誉必定会受影响,众多机构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实践机会也会因此而受影响。
关于未来发展,陈丽主要谈到了三个方面的主张:其一,重视社会性学习,重视文化和社会关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支持和促进社会性学习;其二,构建支持自主学习的服务体系;其三,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和服务。终身学习的突出特点是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为此就必须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长尾”现象做更多的探索,为学习者提供更便捷的学习。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高澍苹在回顾北医网院十年发展历程时特别谈到,创新实践是学院持续进步的根本秘诀。她介绍说,学院自2008年12月开始探索混合教学模式,用项目开发的方法设计远程教育课程,依据调研结果形成课程大纲,建设丰富适宜的培训课程资源体系,组建学习平台,提供阶段性网上学生支持,并开展包含客观评价、学生评价、单位评价、课程评价和实习考核在内的综合教学评价。学习者的满意是她们不断创新的动力。总结多年的探索,他们的经验是:设计远程教学模式时应遵循规律,以学习者为关注焦点,培训中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方可确保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选择要遵循市场规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张凤茹介绍了他们“三维”学习环境促进网络学习发生的实践。据张凤茹介绍,学校在开展远程教育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学校大环境的支撑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创设,构建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并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各种环境的有效组合。其目的,不仅在于让网络学习活动的发生成为可能,而且还要使网络学习活动进行得更科学、更有实效。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伟介绍说,上海交通大学在远程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科技先导、校企合作、市场定位的办学方针,努力从教学模式、资源建设、专业团队、统考成绩等方面保证质量,致力于混合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基于ADSL、IPTV、卫星和移动网络开展实时交互多媒体远程教学,提倡“教育无处不在,内容时刻更新。”实践中的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服务社会发展非学历培训;资源共享,支持西部高等教育;立足上海,参与建设学习型社会。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研究中心总监、网络教学中心执行总监张伟远介绍了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他简单总结了网络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提出:第三代网络教学就是强调设计和整合的网络教学模式,核心是双向互动:学生与界面、教师、同学、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多媒体资源、时间管理之间的互动。使用方便、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是第三代网络教学的特点。为了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香港大学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的平台,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的课程,以及,提供第三代网络教学的员工培训。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缺少学习功能,所以在第三代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大量的可以互动的创新学习功能,同时开发了一系列评价与质量保证的功能,增强了交流和合作的功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需要接受专门培训后再上岗,帮助学生有效地通过网络去学习。
华医网集团总裁王昆在总结面向基层卫生人员的远程教育创新实践时介绍说,华医网致力于适应基层网络状态,满足互动需求的硬件设备研发,实现教学与管理设备一体化;同时开展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努力让教学模式适应基层学员需求,指导授课老师熟悉学习者特点,并要使开发的课程符合学习者工作实际。截至2009年,华医网开展了四十万人次的培训。王昆认为,下一步需要做的是改进不连贯的内容,让真正优秀的专业技术真正投向基层医务人员,让医学远程教育普及到县一级、村一级医务人员当中。他认为,这个群体是最需要远程教育关注的一个群体。
爱思唯尔医学部大中国区及韩国区市场总监李兆基介绍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情况。作为全球较大的出版商,爱思唯尔在致力于医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时候,将管理与培训整合,将传统媒体(杂志)与在线媒体(网络)整合,提供基于网络和纸质媒体的学习,并提供学分,尝试通过其整体和灵活的运营思路,充分体现“创新”。
韩国Ajou University教学研究中心教授Jongah Yoo则介绍了应用自动化讲课录音系统的情况。据她介绍,他们的自动化录制系统存在着很大的潜力,能帮助学习者在反复地观看中达到真正的掌握性学习,也能让教师有机会自我监控、自我反省。
美国Trivantis公司全球副总裁Scott M Sloan认为,网络学习未来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互动性和交互性,同时能降低成本。相应地,网络学习课件制作工具就必须努力适应未来课件更多互动、更多交互的特点,要让已经创建的课程更容易更新,创建完成后的课程资源应更容易组合、更容易被用户搜索到,工具要支持在线合作开发。
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从经济的角度,阐释了互联网的根本特征——开放性。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在线支付企业能为现代远程教育带来更趋人性化的缴费技术,使远程教育收款实现电子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资金管理服务,提升网络教育财务网络化进程;标准化和体系化的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远程教育增值服务;开放的服务平台,提升远程教育公共服务。
英国开放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Monica Dowling主要结合社会工作和社会关怀专业的学位课程,介绍了他们的质量保证措施。他们的质量评估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通过外部评估人和对三种独立材料的反思阅读来保证教学材料的质量,对教师评分进行追踪,引进外来测试者和实体检验标准,要求全校各个层面提交年度质量和标准报告。据Monica Dowling介绍,最近该社会工作系的社会工作学位项目接受了General Social Care Council(GSCC) 的五年评估,课程的质量得到了高度评价,证明了其在教学、学习和评价中的学生支持非常成功。
英国开放大学地球科学系Robert Andrew Spicer教授则介绍了在自然科学课程设计和开发中提高课程质量的经验。Spicer认为,最好能够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开发课程,这样能带来较高的开发效率和成品质量。同时,要在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情感的因素,从学习者的“情感”入手,将技术适当地运用到远程学习当中,在远程教育课程中“复制(面授学习中常见的)情感的联系”,也会切实提高课程的质量。比如,设计特别的环节来激励学习者,为其提供及时的反馈,保证课程界面整洁有序以方便学习,等等。另外,Robert Andrew Spicer还介绍说,他们在课程开发中,还大量采用了虚拟技术,从而为远程学习者特供丰富的视觉资源和操作机会。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资源部主任沈旭东介绍了应用引领式教学模式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据沈旭东介绍,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2006年正式开展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师资培训的北大模式,即引领式教学模式,以及金字塔型虚拟教学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他们针对以往网络教育中对网络教师不够重视的现象,建立了网络教师胜任力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聘任、管理和考核教师,同时注重为教师提供完善而高效的支持服务体系。这些做法,获得了学习者较高的满意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副教授蒋国珍在发言中聚焦如何通过面授教学提高网上教学质量的问题。他介绍说,自己曾专门对远程学习者的面授学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中央电大北京学习中心学生的面授情况。根据在研究中的发现,他认为,对话教学是促进学生参与的好办法;开展基于经验的学习非常好,但要注意经验一定要是学生的经验,而不是教师的经验,同样,案例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案例一定要和学生的经历有关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定要特别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蒋国珍特别强调,好的方法和好的设计,只有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才可能得到期望中的好效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穆肃就远程教学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发表了看法。她认为,课程要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应当是“经验+学科+技术”,而远程课程的现状却是“课程即学科”或者“课程即技术”。穆肃提出,在远程教学中,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设计需要做一些适应性调整,适当淡化小组学习活动,适当调整对各阶段活动的要求;整个设计当中要分别以教学方和学生为主体开展设计。她在研究中发现,经过上述调整的基于问题的学习,选择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能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因此比较活跃,有较广泛的参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目标清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学到所需要的东西;同时,辅导教师基于网络实施的辅导工作目的明确,有利于师生教学交互的切实发生。
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峰阐述了他们在企业数字化学习评估方面的探索与思考。据吴峰介绍,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对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E-learning状况展开了调研。在调研中他们看到,企业E-learning是对企业学习方式的“颠覆”。企业当中天然存在着对E-learning的需求,高层管理人员对E-learning的认识深化更是企业E-learning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学校中的E-learning相比,企业E-learning有很多特点:战略服务性,学习动力强,关注效果,注重投资回报率,以及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联强等。他认为,我国企业E-learning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其焦点就是个性化学习、主动学习、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E-learning学习。据此,正在尝试建立一个企业E-learning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个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
“《规划纲要》为继续教育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而人才规划纲要是为我们高校继续教育如何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指明了具体方向。”中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谈了他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高等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严继昌在主题报告《学习贯彻人才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势主要体现为普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缓慢下降趋势,。当前我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新的矛盾与问题不断出现,亟需教育改革。对此,他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成人教育体系改革,坚持成人学历教育体系整合与改革的“三统一”方向,即统一采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统一培养目标和标准;统一采用学分银行。他并提出,可以坚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但必须对业余学习者加强网络学习支持,提高办学质量,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改善教育秩序。严继昌认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促进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进程,今后应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大力开发更多的优质教育培训项目,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严继昌在报告中多次提到应关注教育发展政策,国际远程教育协会的主席、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校长Frits Pannekoek在其报告《政府:开放和远程学习》中,也特别讨论了政府在促进开放和远程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世界各地很多地方远程教育实践的考察,Pannekoek博士了解到,在最近的三十多年间,高校学生总数增长了5倍,未来还将达到3亿的惊人数字,其中,较大的增长出现在亚非拉地区,北美和欧洲则已趋饱和。面对如此态势,他认为必须提供远程学习方式,以尽量满足迅速增长的教育需求,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去构建传统的大学,而数字改革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加廉价和容易获得,也能让院校获得更高收益。在数字化教育革命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Pannekoek在发言中历数了加拿大远程教育院校面临的困难:各省有不同的规定,没有全国性认证措施,没有考虑到远程学习者的学生贷款制度,等等。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统一法案法规则限制了学习者接受外国远程教育。Pannekoek认为,这些由政府政策带来的办学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远程教育的发展,政府需要考虑如何监管这个行业,如何确保教育质量,以便下一代能够取得优质教育。Pannekoek建议,政府的干预或监管要强调结果,而不是强调过程。他希望能挑战政府现有的决策,推动政府改变想法,重新思考网络教育的结果,而不仅是去关注网络教育的过程,政府应当承认远程教育的学分,建立全国性的远程教育质量标准。
(综述内容系根据会议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 方 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