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 愈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
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阳光课堂教育
◆窦 愈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
阳光课堂教育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育而言,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提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以新课改纲要为基石,以引导师生形成一种阳光和谐的学习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实行一系列以师生为本的“阳光环境”的打造和“阳光教育”的实施,来实现师生精神灵魂的升华和教学品位的提升,因而是一种既富有教师个性又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高效课堂教育。
传统课堂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老师死讲,学生死听的单向被动信息交流方式。即使以谈话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仅仅是老师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的浅层次问题。这种交流实际上流于形式,是在做“无用功”。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念,你抄;我给,你收”的僵化被动模式。老师高高在上提问,学生战战兢兢回答。课堂始终是老师的“天下,”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区别非常明显:老师凭高视下,发号施令。学生正襟危坐偶尔窃窃私语。如果师生有冲突,老师永远绝对是对的。“教什么”“怎样教”总是老师一人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精神世界被残酷地禁锢在循环重复、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下,无法体验学习的幸福与快乐,学生天性好奇、求异好动的朝气也被扼杀在苦闷的课堂中难已显现。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直至退学。而教师虽然苦教无法提高效率,学生虽然苦学无法扭转现状,家长虽然苦供无法改变命运!
新课程下的阳光课堂,是师生积极参与、张扬互动、生命奔放的舞台。也是师生舒展个性、敞开心灵、灵魂对话的平台。还是师生创造未来、探索世界、奔向成功的窗口。它尊重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还原教育的原本功能。帮助学生提升生命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以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使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它改变教师负重工作,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老师传统的方法,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改变传统校园文化的氛围。让生命之花在课堂中绽放,为学生的成长负责,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新课程下的阳光教育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师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愉悦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想说就说、独立思考。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长期以来,广大师生甚至部分家长都在寻找一种既可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又能全面提高教学成绩的好模式。为此很多学校到一些名校取经学习,或者请专家面对面传授经验。但多数是简单的移植、克隆、复制,甚至是换汤不换药。建立阳光课堂的关键突破点是实现师生关系的突破,师生换位思考,变被动课堂为主动课堂。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唯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只有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才是高效阳光课堂。而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惟有在平等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绝对权威。师生关系非常不平等,所以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在师生间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使师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交替进行。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交流彼此的情感、分享彼此的思考,这才是教与学的真正互动,也实现了教师由“一言堂”的“堂主”向“平等中的首席”的根本转变。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新课程理念下的阳光课堂应该是一种百花盛开、千姿百态的大花园,是充满温馨生机的。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否能够喜欢、接受、掌握和应用。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更有心去主动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教难于学,因为教所要求的是让学生学。优秀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本身——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而非其他。如果学生不能寻找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即使他能背出一些问题的答案——甚至百分之百正确,其结果是还是学不到什么!因此,凡是老师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都应当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感受。如果学生感受理解不了,一定要激发学生问问题的热情。
阳光课堂,更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课堂真正“动”起来。充分照顾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整为零”、“变大为小”实现小组间的合作学习。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构建。
要真正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整套科学的措施。首先,要科学分组。学习小组的成员组成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能简单将学生按座位就近原则分到同一个小组,要按照学生男女性别、知识基础、能力高低、交往和谐的原则分组,优生、差生、中等生都有。这样可以实现优生带差生,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优生的学生任务加重不敢玩——因为他不仅要自己要清清楚楚,还要让不如他的人也要明明白白!试验表明,在单位时间内,由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他们只能记住10%左右,学生自学能记住60%左右,如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教学生学习,他们能记住80%左右。当然,这个数据不一定特别准确。但也说明了科学分组对合作学习成败小组的重要性。其次,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充分讨论。教师一定要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千万不能出现因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而匆匆忙忙走过场。特别是当学生正在激烈讨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而武断地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而终止学习!不仅仅是给学生留下遗憾,更重要是将会浇灭学生学习的热情,还会埋下不爱学习的种子!让学生以后产生敷衍了事不钻研的不良习惯。除此之外还要要求小组成员热情参与,小组人人参与、个个踊跃发言就可以集思广益。让人人有活干,人人能干好,却是无闲人。做到了这些,老师最后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点评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间的有效竞争。
总之,阳光课堂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堂教育探索。在实施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积极实践、科学实施、善于交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多些理解,少点抱怨,理性接受,大胆实践。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