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翻译人才培养刍议

2011-08-15 00:49丁岚
中国商论 2011年13期
关键词:译员商贸语篇

丁岚/文

(作者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的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我国自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之后,在世界大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显,强大的国家实力和良好的国际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或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对外商业活动的增多使国内商贸翻译人才随之走俏,因为无论是商务庆典还是生意洽谈都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桥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高级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专业界限明晰的原则,学科设置单一化倾向较重,于是造成了学翻译的人不懂商贸常识、学商贸的人不能胜任翻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现实。如何尽快填补人才缺口自然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贸翻译的特点

商贸翻译,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商贸文本,它以翻译为根本任务、以商贸业务为主要特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怎样才能做好翻译?德国翻译理论家Kussmaul(1995)研究发现,“初学者常缺乏整体翻译策略,有明显的代码转换倾向,过分依赖词典,将翻译视作一种语言练习,忽视原文文体及译文对象”。作者也曾在执教高校做过类似调查,不少学生都有先查生词再译词组最后联句成篇的习惯。这说明他们对翻译的单位认识有误。

不少人都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他们往往从“小层面”译起,采用“自下而上”的翻译方法,每前进一步都要面临从众多词义中挑选最合适解释的烦恼。”“自下而上”的做法在对每个语言层次的处理中均无视相关语境的制约,结果只会使译文偏离原文主旨。众所周知,翻译公司里职业译员接到的翻译任务绝少是单一的句子或词组,几乎都是内容完整、衔接紧凑的语篇。快速而准确的语篇转换能力是优秀译员必备的从业素质。翻译学习者以具备职业译员的翻译能力为目标,因此,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之前,首先要培养语篇意识,明确树立语篇作为翻译基本单位的观念。这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中应采用“自上而下”的视角,站在语篇的高度通过语境分析把握文体特征,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意象后再确定段、句、词的意义。

商贸文本作为一种专门用途文本,涉及领域广,词汇跨度大,包含多种文体,主要有公文体(如商业信函)、广告体(如商务广告)、论说体(如经贸评论)、契约体(如商务合同、协议)、应用体(如招商通告、请柬和说明书)等。虽然它们都属于商贸文体,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实现着不同的功能。简单地说,公文体要求表达准确、用语礼貌;广告体希望通过情感召唤达到劝顾客购买的目的,契约体强调内容完整、条理清楚;应用体则突出与译入语国家一致的书写格式。德国学者莱斯(Reiss, 1971)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为实现功能对等的目的,译者在商贸文本翻译中应充分重视各自的文体特点并力求在译文中加以重现。

商贸文本的内容均与商贸活动相关,因此在语言上表现出浓厚的行业特色:专业术语多、经贸行话多、句子结构较为紧凑复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不但要力求信息等值传递,更要杜绝外行话、流水文的产生。

商贸翻译人才的培养思路

商贸翻译人才的培养旨在为我国经济领域输送能满足对外商贸活动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除了扎实的语言驾驭能力,他们还应熟谙商务礼仪、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谈判沟通能力,能够利用外语直接从事对外经贸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强调以“老师—课本—考分”为中心,造就的都是“经院式”的译者,面对真实商业洽谈场面往往手足无措、无力应对。为了革新培养模式,笔者结合商贸翻译特征提出以下三条原则。

以全面的商贸知识为基础

翻译的步骤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正确理解原文是确保翻译成功的先决条件。商贸文本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语言上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果没有全面的商贸知识背景,就会很难把握作者意图、理清业务关系,或者在表达中由于用语不够专业而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因此,笔者认为系统学习国际经贸知识是商贸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具体地,学员应该了解这些内容:国际商务总论,商务组织,贸易术语,经营方式,海运保险,国际贸易支付,提单,国际商务函电与谈判等。此外,校方应给学员开设英美国家概况、西方文化简史、《圣经》选读等课程,让译者广泛了解异域的风土人情,推动中外双方的良好沟通。此外,校方还应安排学员定期参加政治学习,通晓正式商务场合社交礼仪,诵读中国典籍提升文化修养,在对外交往中表现得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以娴熟的翻译技能为保障

商贸翻译人才的根本任务是顺利完成翻译任务。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商贸知识的基础上,译者要经常进行实务操练,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与小说、戏剧、诗歌不同,商贸文本自成一体,其译文的质量高低显然无法沿用文学作品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加以衡量。在内容上,商贸文本直接涉及洽谈双方的经济利益,要求译文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在目的上,商贸翻译主要为双方的意见沟通服务,要求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笔者认为商贸文本翻译应遵守“规范、准确”二原则。

规范的原则要求我们注重强化学员的文体意识。教师可以发给学员分属于公文体、广告体、论说体、契约体、应用体的汉语商贸文本各一篇,让他们结成小组对照细读,从语场、语旨、语式的角度分析每个语篇的语境和语体特点,总结五篇文章的共性和个性。然后教师发放对应于每篇中文的英语原文,让学员评价译文是否实现了原文语篇的整体功能和交际效果,是否在谋篇、造句、选词上与原文语篇达成了文体对等。

准确的原则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员的独立翻译能力。教师按照文体的不同制定计划,把同一种文体的商贸文本材料集中发给学员练习。经过前期文体意识的强化训练之后,此时学员大多已养成“从上到下”分析文本、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义的翻译习惯。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适时讲授语言层面的知识予以翻译技巧上的指导。概括地说,汉语重意合多重复,在句子结构上多个分句线性铺排,以意相连,形态上没有明显的语义标记,在语篇的宏观模式上常先设时空,后揭主题,呈狮子状结构;英语重形合忌重复,句型呈空间立体布局,显性形态标记清晰,往往先述主题,后以分题逐级论述,呈孔雀状结构。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局域网络,学员先在各自的电脑终端上独自翻译文本,再经老师安排调看小组成员的译文进行对比学习,然后集中讨论个人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通过主控制台随时监查每个学员的翻译过程,及时给予一对一的帮助,并主动参与小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评价学员的译文,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老师做“译审”、学员做“译员”的“翻译工作坊”形式部分模拟了翻译公司的日常活动,为翻译学习者营造了真实的工作氛围。

以动态的社会需求为导向

商贸翻译人才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在学员培养中应密切注意联系社会真实需求。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有商贸翻译课程,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考试成绩,然而到用人单位举办的商业活动中实战时却屡屡受挫。笔者分析认为,原因主要在于课堂上所学内容太过陈旧和书面化,与社会实际生活严重脱轨。

商贸翻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堂上老师创设的商务情景教学环节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终究有欠真实,无法锻炼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校方领导和老师应走出校园,亲赴当地和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一方面咨询相关负责人对商贸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多听取在岗翻译人员的工作感受。拿到社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以后,校方开始拟定人才培养计划,教师着手搜集材料、编写教案,一切都以让学员胜任实际工作为目标。

其次,校方还应争取与一些知名企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建立联系,最好能签订商贸翻译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学校可聘请合作单位的全职翻译和高级管理人员作客座教授,以短期培训或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工作经验、介绍商界最新动态等。同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参观,以助理翻译的身份参加他们举办的商业活动,学习职业译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最后,学校应为学员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可以邀请当地的合资企业或其他对外经济机构与学员签订短期工作合同。在真实的训练基地里,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前期的商贸知识储备,展现自己练就的翻译技能,感受实际工作带来的苦与乐,积累更多切身体会,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结语

商贸翻译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为译员提出了严格的从业要求。翻译工作者既要像职业译员一样具备过硬的翻译能力,还要像商业人士一样熟悉对外商贸业务。更重要的是,作为向外宾展现我国民风的一个窗口,商贸翻译人员还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加民族文化积淀,在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不忘弘扬我国传统美德,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坚持平等对话、平等交流。

猜你喜欢
译员商贸语篇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画像即墨商贸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