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因素调查研究

2011-08-15 00:51李玉斌杨小堂姚巧红侯琳琳
中小学电教 2011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专业

☆ 李玉斌 杨小堂 姚巧红 侯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81)

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因素调查研究

☆ 李玉斌 杨小堂 姚巧红 侯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81)

本研究从教育信息化的宏观背景出发,对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环境因素进行了调查,以寻求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与动力措施。

一、调查结果与讨论

我们对参加“L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研训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2份。为获得更加全面细致的信息,研究者还先后与13位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认真“倾听”了一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状态的评价、遇到的挑战及其对专业发展的期望。调查结果和发现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业绩缺乏制度保障

调查表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还承担着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和指导等工作,课内课外的任务相当繁重。具体如下:

(1)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包括课程教学、培养特长生、指导学科竞赛、组织参加相关教研活动等。

(2)信息化教学指导工作,包括对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或辅导、协助其他教师准备公开课、制作课件等。

(3)信息化环境维护工作,如学校网页制作与更新、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各办公室计算机维修、网络系统调试等。

(4)学校的其它日常杂事,如学校报表录入、领导讲话稿打印、学生月考读卡、实验室管理等。

在受调查对象中,只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不足 10%,承担两项及两项以上工作的教师占91.4%。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自己的“业余工作”,其它三个方面的工作才是“主业”。电脑维修、读卡阅卷、网络管理、给其他教师拍摄公开课、制作电子文档等琐碎工作占用信息技术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差不多与电有关的事情,基本都落到信息技术教师的头上”。信息技术教师尽管承担了如此重、繁的任务,但一些工作业绩却缺少制度的保障。例如:有78.6%的信息技术教师协助过其它学科教师获得各种奖励,但只有18.4%的教师获得过回报(奖金、署名或业绩),即使一些教师获得过回报,大都是由于领导高兴或觉得确实付出太多而酌情给予的,没有相应的业绩评价制度或奖励规定。

2.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复杂,在专业发展上没有话语权

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结构十分复杂,有63.4%的教师属于“半路转学科”、“兼职”或“等待退休状态”。有的教师由于是“电脑爱好者”,在学校小有影响,就给安排了信息技术课。例如一位教师所说的:“我是体育教师,平时没事玩玩电脑、上上网,校长说反正你的课也不多,电脑玩得好就教信息技术课吧”。有些教师由于年龄比较大或资格比较老,不再担任班主任或主课教师了,甚至是等待退休,于是学校给这些教师安排一些所谓的“轻松任务”,教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些教师本来是学物理、化学、数学等专业的,由于多方面原因不能担任所学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没办法,总得生存”,于是半路转专业成为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背景的复杂性,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群体在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以及对专业的认识上相差甚远,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在学科发展上难以一致发声或发出有力的声音,结果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如何发展难以在学校层面施加影响,难以平等地获得各种发展机会和资源。在受调查教师中,有67.3%的教师认为学校很少给他们提供公开课或示范课的机会,有57.6%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其它学科教师在评优机会上不平等,有53.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时被占用过。

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缺失,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2]、《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3]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4]三个重要文件,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于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制订了各自的课程发展计划,区域内各学校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直没有制定。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文件支持,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遇到诸多困难,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受影响。据受调查教师反应,信息技术课程刚刚开设时,上级部门经常进行督导和检查,信息技术教师的教研和培训活动比较多,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这种“热潮”很快就过去了,最近几年几乎没有新的发展规划和资金的投入。课程标准的缺失,还使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设置,也给教研活动安排、教学实施和课程管理带来很多的困难,教师对指导纲要中规定的一些内容不知道如何上,也不知道上到什么程度,结果是“信息技术课程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

4.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偏低,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我国各地区基本上已经把信息技术课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尽管国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非常重视,但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没有被列为升学考试的范畴,信息技术课受到了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冷落。在调查中,有83.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学校课程体系中最低的课程,14.4%教师认为课程地位比较低,只有1.9%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成就感被压抑、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低,职业倦怠感严重,甚至有些教师认为之所以上信息技术课主要是谋生的需要,有条件就不当信息技术教师了。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相关建议

前文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仅依靠完善专业发展内容、创新专业发展途径、增强专业发展信念等内在措施难以奏效,还需要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国家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在制度体系设计、制度落实、绩效评估等保障措施方面进行改革,寻找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保障机制和动力措施,以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主动性。

1.调整学校工作管理、岗位评价制度,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

当我们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动因放在学校工作管理和岗位评价制度中加以考察时就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小学现有的管理工作、评价模式是造成信息技术教师生存边缘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信息技术教师来到学校系统后,完全以一个“技术员”的角色进入到现有的学校制度视野中,其存在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具有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在这种“技术本位”观念的影响下,外界缺乏对信息技术学科和教师本身特性的理解和关怀,造成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缺失。[5]由于制度的缺失,虽然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学科内外承担了的大量工作,辛劳的付出却不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其它学科教师的赞赏,与所谓“主科”教师相比,工资待遇明显偏低,奖金几乎没有,评优基本没份,这些都使信息技术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有关教育部门亟需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学校管理体制,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起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从制度上保障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工作积极性。例如: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量核算以及岗位考核等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规定;在学校管理层面上切实放权给信息技术教师,使其能够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变革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决策权等。

2.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性建设,形成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6]中明确强调,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就能做好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不是“电脑爱好者”或“上网高手”就能胜任的。但就目前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组成队伍来看,计算机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科班”信息技术教师还比较少,部分学校仍选择一些数学、物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师改行或兼职做信息技术教师,而他们中一些对信息技术课的内涵以及专业发展缺乏深刻的认识,更有一些抱着“混日子”、“得过且过”、“有条件就不当信息技术教师”的态度。这样的队伍组成现状,很难使信息技术开展像其他学科一样的“传、帮、带”教研活动,很难形成信息技术专业共同体,同时也非常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从长远看,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建设,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和能力标准,形成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研共同体,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3.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范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标准对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7]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以及实施建议等,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依据。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缺失,整个课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设置,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例如:小学已学过Word、PowerPoint等内容,在初中又开设又要重复学习;初中学过的一些知识点高中又重新涉及。“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多变使很多学校无法把握对此课程的评价,学校索性就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8]课程标准的缺失也给教研活动安排和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不知道如何上?也不知道上到什么程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副课”行列,一遇“非常时期”,信息技术课就得为传统的“主课”让路,一些学生则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放松课、游戏课”。

目前,指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2000年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一方面,该纲要出台已经十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出现,有些内容已经不适用,无法指导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该纲要仅仅是对三个学段(小学、中学、高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框架式规定,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缺乏详细和明确的阐述,且与新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难以再用来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个别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例如:江苏省于2007年研制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该纲要作为第一份省级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不仅推动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还对其它省份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毕竟不是国家标准,其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认可。

课程标准的制定,使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国家层面的法定文本,可以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区域的信息技术教育规划提供指导,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评价、考核、教材开发、教师培训提供了依据,使“国家级研修——省级培训——教材培训——校本教研”等多元化的专业发展措施有了更实质性内容。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人力,尽快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范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4.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升学评价体系,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一些学校开始从“校校通”向“班班通”发展,一些领导对于信息技术课的价值也有了较深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真正纳入学生升学评价体系,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仍然很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还需要把信息技术课程真正纳入学生升学评价体系,和其它课程同等对待,信息技术课程才能得到家长、领导、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得到相应的资金、机会和政策支持,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才不会被占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围环境才能切实得到改善。以江苏淮安市为例[10],在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之前,乡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占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教师总数的比例不足的10%。自从该课程被列入中考之后,相关教育部门多途径筹集专款为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从师范院校招聘教育技术、计算机师范专业毕业生充实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所有初中均由专职教师担任初三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明确要求,计划“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还承担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他们的专业发展质量将会影响到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落实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目前,这支新型队伍的职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十分不理想,还需要格外的关心,建立适宜的保障制度与动力机制,以实现从“求生存”到“健康发展”转变。

[1][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EB/OL].(2000-11-14).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45/200503/6317.html.

[3]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EB/OL].(2000-11-14).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327/200409/2965.html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0-11-14).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27/200409/3792.html

[5]李葆萍,孙双.从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反思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0,(1):37-40.

[6]教师资格条例[EB/OL].(2000-9-2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20/201005/xxgk_88523.html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7-10-1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4/201001/xxgk_78 359.html

[8]程琳.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6):100-103[EB/OL].(2000-11-14).

[9]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7-4-103).http://www.dtjy.org/Item/721.aspx

[10]王卫全.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34-36

[11]齐晓华,李玉斌.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0,(6):91-95.

[12]陈庆国,颜丽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3):53-55.

[13]李岩,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信念重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15.

[14]张文兰,刘斌.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1):43-46.

[15]董玉琦,包正委.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7):1-4.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08-02].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30.htm.

[17]林万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0,(03):101-104.

[18]舒慧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审视[J].教学与管理,2010,(15):29-30.

刘少颖]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专业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